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一军专利>正文

一种以液体为媒体的传热传质方法及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03460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15: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以液体为媒体的传热传质方法和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传热传质通道和第二传热传质通道,溶液槽中的液体L多次交替经过第一传热传质通道和第二传热传质通道,实现与不同物质的传热或传质传热。该系统可以用于溶液除湿、海水淡化、溶液浓缩、蒸发冷却、空气全热交换及显热交换、液体与液体的换热、气体与液体的换热等,能有效减少能耗,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以液体为媒体的传热传质方法及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液体为媒介的传热传质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液体在热源和热沉之间自由流动并多次传热传质的方法。
技术介绍
涉及到液体的传热传质的应用较多,典型的包括采用溶液循环的热回收、溶液除湿、蒸发冷却、海水淡化及溶液浓缩等。图1所示是典型的溶液全热回收系统,溶液在新风与回风中循环,所需的溶液循环量较大,热回收效率低。图2所示的是典型的溶液除湿系统,溶液被外在冷源冷却后,再与空气接触实现除湿,或者溶液被外在热源加热后,与空气接触实现溶液再生,无论除湿还是再生,均需要较大的溶液循环量。溶液除湿过程中所需冷量与溶液再生所需要的热量均不能及时得到补充。导致效率降低。传统的间接蒸发冷却,包括露点间接蒸发冷却,一般采用间壁式换热结构,一侧为干通道,另一侧为湿通道,两者交潜排列,由于湿通道中有水,同时还有两股空气,导致换热结构复杂,水容易泄露至干通道,两股风的布置困难。除湿/加湿型海水淡化装置或溶液浓缩装置,一般也采用间壁式结构,一侧为空气和海水,另一侧空气和冷凝水,需保证两侧的空气不混合,海水和冷凝水彻底分开,其结构也相当复杂,对于大型装置,其通道布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以液体为媒体的传热传质方法及其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以液体为媒体的传热传质方法,其特征在于,流动的液体L多次交替与流体A、流体B进行交换,实现流体A、流体B之间的传热或传质传热,液体L可与流体A、流体B两者进行热交换,但不进行质交换;或液体L与流体A、流体B两者进行热质交换;或液体L与流体A、流体B两者中的一种进行热交换,另一种进行热质交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液体为媒体的传热传质方法,其特征在于,流动的液体L多次交替与流体A、流体B进行交换,实现流体A、流体B之间的传热或传质传热,液体L可与流体A、流体B两者进行热交换,但不进行质交换;或液体L与流体A、流体B两者进行热质交换;或液体L与流体A、流体B两者中的一种进行热交换,另一种进行热质交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A、流体B为气体且存在焓差,液体L为除湿液或者水,液体L与流体A、流体B进行热质交换,实现流体A与流体B的全热交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A为气体,流体B选自水、氟里昂、压缩空气等,液体L与流体A进行热质交换,与流体B进行换热,从而实现A与B之间的换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体A、流体B均与液体L只进行换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A为干燥气体,所述液体L为水,流体A与液体L只进行传热,流体A被冷却后分成两股,一股为所述流体B,一股为气体C;流体B与液体L进行传质传热,液体L被冷却,流体B被加热加湿后排出,液体L再与气体A换热,冷却气体A,气体C为被冷却的干燥产品空气;或者,流体B与液体L换热后排出,液体L被冷却,被冷却的液体L再与流体A换热,液体L被加热,流体A被冷却后作为产品空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A为空气,所述液体L为海水或其它溶液,液体L与空气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一军叶立英
申请(专利权)人:袁一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