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搭接式平板微热管阵列的太阳能集热、蓄热一体化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技术和太阳能热利用
,特别是涉及一套以空气或液体为换热介质并应用搭接式平板微热管阵列的太阳能集热、蓄热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绿色能源,并且储备量巨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太阳能利用技术中,太阳能光热利用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应用形式,但太阳能同时又具有能流密度低、间歇出现且功率不稳定等缺点,因此,若要合理的应用太阳能,加入储热手段便使得用户在用能方面供求双方在时间和强度上的不匹配问题得以改善。现有的储热手段以显热储能为主,并存在这许多问题,比如:能量密度小,输出不稳定,并且装置体积大。与显热储热相比之下,相变储热储能密度大,放热时输出功率稳定,温度近似相等,是一种十分理想的储热技术。在太阳能热利用系统中,将太阳能集热器和蓄热器采用高效传热元件—热管,进行一体化安装可有效的降低换热介质与蓄热器的二次换热热损失,节省系统空间。但热管过长时,在取热时由于充液率的影响,将影响热管的工作效率,从而无法有效地进行热量传递。采用平板微热管阵列分段搭接的方法可充分克服这一问题,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搭接式平板微热管阵列的太阳能集热、蓄热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灌装相变材料的蓄热箱体(1)、玻璃盖板(2)、吸热涂层(3)、取热通道(4)、相变材料(5)、平板微热管阵列组件(6)及后壳(7);平板微热管阵列组件的外部沿长度方向依次分为三段,分别为集热段、蓄热段、取热段;平板微热管阵列组件(6)由多组平板微热管单元组成的平板式结构,每组平板微热管单元由两个平板微热管沿长度方向端部表面上下重叠搭接而成;重叠搭接部位属于蓄热段(10);每个平板微热管内部装有可流动和蒸发的换热工质;每个平板微热管内部结构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并列的微型热管;集热段的正面设有吸热涂层(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搭接式平板微热管阵列的太阳能集热、蓄热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灌装相变材料的蓄热箱体(1)、玻璃盖板(2)、吸热涂层(3)、取热通道(4)、相变材料(5)、平板微热管阵列组件(6)及后壳(7);平板微热管阵列组件的外部沿长度方向依次分为三段,分别为集热段、蓄热段、取热段;平板微热管阵列组件(6)由多组平板微热管单元组成的平板式结构,每组平板微热管单元由两个平板微热管沿长度方向端部表面上下重叠搭接而成;重叠搭接部位属于蓄热段(10);每个平板微热管内部装有可流动和蒸发的换热工质;每个平板微热管内部结构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并列的微型热管;集热段的正面设有吸热涂层(3),吸热涂层(3)可附与薄壁金属板上后与平板微热管阵列组件的集热段相贴附,也可采用真空溅射的方式直接与平板微热管阵列组件的集热段的正面相接触;玻璃盖板(2)放置于吸热涂层(3)正面上,两者间距为20~50mm;后壳(7)位于集热段的背面,玻璃盖板(2)与后壳(7)形成四周密封的隔热保温空气层;蓄热段的正面和背面设有强化换热的装置,且蓄热段置于灌注有相变材料(5)的蓄热箱体(1)内;取热段与取热通道(4)连接,提取热量时,取热段与取热通道(4)中的流体进行换热;所述的蓄热箱体(1)应在下端面与上端面加工有定位和安装平板微热管阵列组件(6)的矩形通孔;通孔部位,通孔孔壁与平板微热管阵列组件之间用橡胶圈挤压密封并涂抹密封胶用以防止相变材料(5)泄漏。2.按照权利要求1的一种基于搭接式平板微热管阵列的太阳能集热、蓄热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平板微型热管内壁均设置有微型翅片,相邻微翅片间形成微型槽道结构;所述平板微热管为金属铝一次性按压形成。所述微型热管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泽宇,刁彦华,赵耀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