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纤维幅材机的辊的铸造轴和配备铸造轴的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3112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1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纤维幅材机的辊的铸造轴。铸造轴(11,18)被配属有两个端部区段(19,20)和在这些端部区段(19,20)之间的型材部(21)。每个端部区段(19,20)被配置有变化区域(31),在所述变化区域中,配属于轴的轴颈(24)变化到型材部(21)中。所述变化区域(31)延伸到所述轴(11,18)的负荷区域(32)。本发明专利技术也涉及纤维幅材机的配备有铸造轴的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纤维幅材机的辊的铸造轴和配备铸造轴的辊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纤维幅材机的辊的铸造轴,该轴配属有两个端部区段和在这些端部区段之间的型材部,并且每个端部区段配属有变化区域,在该变化区域中,配属于轴的轴颈变化到型材部。本专利技术也涉及纤维幅材机的配备有铸造轴的辊。
技术介绍
包括型材部的铸造轴主要被用在纤维幅材机的辊中,其中,轴是不能转动的。在此,轴保持不动,而围绕所述轴受支承的辊套转动。型材部的横截面轮廓通常的基本形状是I,并且在实践中,I-轮廓的主轴处于辊的负荷方向上。因此,薄的I-轮廓也可以承载大的负荷,而轴的总质量保持很小。在所谓的补偿弯曲的辊中,例如在靴辊和靴辊的配对辊中,所述辊套通过如下方式被支撑和加载,即,布置在辊套与轴之间的负荷元件的压力被调节,使得辊套与配对辊的接触线尽可能是直的。在已知的补偿弯曲的辊中,轴的横截面轮廓在夹口宽度(Nipbreite)的整个延伸段上几乎是不变的。之前已提到的负荷元件处于夹口的宽度上。试图将轴的支撑间隔保持很窄,因此使辊结构尽可能轻并且成本合适。已知的轴具有短的变化区域,在该变化区域中,配属于轴的轴颈变化到型材部。在实践中,如果就轴的横截面来说大的I轮廓是转动对称的并且如果I轮廓就直径来说与型材部相比改变到小的轴颈,则轴的横截面改变得很快。在此,在负荷元件使夹口加载时,轴的形状改变在短的区域中进行,横截面在该短的区域中改变。因此,所述变化区域中的应力提得很高,这又造成厚壁的以及因此重的结构。附加地,变化区域在短的延伸段上在铸造技术上很难实现。轴颈和变化区域也必须被车削,这又提高了生产成本。车削大的轴要求大的车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纤维幅材的辊提供一种新式的铸造轴,该铸造轴比之前的更轻,但是其中,由于形状改变所引起的应力比之前更小。从随附的权利要求1中得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该轴的特征性特征。附加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纤维幅材机的配备有铸造轴的辊,该辊的支撑间隔比之前的更短。从随附的权利要求10中得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该轴的特征性特征。在本专利技术中,以新的和使人意外的方式实现了轴的变化区域,其中可以避免局部的应力峰值。同时,轴的铸造变得更简单并且对机械加工的要求减少。因此能够良好地加载所述辊,而应力比先前更均匀地被分布到轴上。附图说明下面,参照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附图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其中:图1示出从机器方向观察由靴辊和补偿弯曲的配对辊构成的长夹口布置方案,图2a以横截面示出了作为根据图1的原理图的长夹口布置方案,图2b以铸造轴的横截面和轴侧法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补偿弯曲的配对辊,图3从轴的侧面观察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靴辊,图4从轴的侧面观察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靴辊。具体实施方式图1在原理上示出了纤维幅材机的长夹口布置方案,该纤维幅材机由靴辊10和该靴辊的配对辊14构成。靴辊配置有不能转动的按压轴11和支撑在该按压轴11上的、能加载的按压靴12。靴辊配置有弹性传送带套13,该传送带套围绕按压轴11布置。靴辊与配对辊14一起在它们之间构成长夹口,纤维幅材被导引穿过该长夹口,以使纤维幅材被挤压。按压靴12基本上延伸到长夹口的整个宽度上。通常使用补偿弯曲的配对辊,该配对辊被按压向靴辊到靴辊的传送带套的环状物中。将前面提到的按压靴12构造为,跟随补偿弯曲的配对辊的辊套的形状。图1中,靴辊10处于下部位置中,虽然该靴辊通常处于上部位置中。图1中没有示出补偿弯曲的配对辊14的负荷元件。除用于靴辊外,补偿弯曲的辊可以用作例如用于压光机的配备有硬套的挤压辊或热辊的配对辊。附加地,靴辊本身也是补偿弯曲的辊。在图2中,从端部观察示出了用于长夹口布置方案的辊10和14。借助于箭头示出传送带套的转动方向。图2a中示出了用于靴辊10的负荷元件16,所述负荷元件紧密并排地处在按压靴12的延伸段上(图1)。沿机器方向也可以相继地有两个负荷元件。借助于负荷元件16,朝配对辊14压迫所述按压靴12。在这些辊的套之间,待挤压的纤维幅材通常保留在两个挤压辊之间或挤压毡与配对辊之间(未示出)。配对辊14也具有负荷元件17,借助于这些负荷元件可以将辊套15的形状压迫成传送带套10的按压靴12的形状。在此,可以借助于配对辊和靴辊的合作来直接调整所述长夹口,并在此然后使通过该长夹口引导的纤维幅材尽可能均匀地在该纤维幅材的整个宽度上受挤压。图2b中示出了用于纤维幅材机的辊的已知的铸造轴18。所示出的轴18也可以被构造为靴辊10的按压轴11。在图3和图4中,轴11配属有两个端部区段19和20。在这些端部区段19与20之间布置有型材部,该型材部的横截面轮廓在此在它的基本形状上是I。沿轴的横截面轮廓的主轴方向,该轴很好地承载负荷,虽然该轮廓的“腰”是窄的。以虚点线示出主轴。I轮廓的横梁的在外的部分相应于所述套,即这些横梁在端部是凸起的,其中,轴的形状相应于圆圈状的辊套的内表面形状。在另一横梁中附加地还有凹陷部22,在该凹陷部中布置有负荷元件。辊套的支承装置在两个端部支撑到轴上,而负荷元件基本上布置在整个被成型的轴的长度上。因此,可以像期望的那样保持轴与辊套之间的间距并且也可以调节所期望的轮廓。如果辊处在下部位置中,则要强调的是轴的弯曲的显著性,其中,该轴不仅由于负荷而弯曲而且由于自重而弯曲。在图3和4中从侧面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轴11。每个端部区段19和20被配置有变化区域31,在所述变化区域中,配属于轴11的轴颈24变化到型材部21。根据本专利技术,变化区域31延伸到轴11的负荷区域32。更准确地说,变化区域31沿轴向方向在轴11上至少延伸到被布置的负荷元件16的区域中。一般地说,负荷区域是多个最外面的负荷元件的最外面的部分之间的区域,在这里是最外面的圆柱体之间的区域。在实践中,轴的横截面轮廓以使人意外的方式在辊端部上改变,在这些辊端部中,一个负荷元件或多个负荷元件处于平滑地改变其形状的区域内,在轴的标准横截面轮廓之外。在图3和图4中,变化区域31沿轴向方向在两个至三个轴11上延伸到被布置的、最外面的负荷元件的区域中。因此,与已知的解决方案相比显著延长了变化区域。一般地说,变化区域31沿轴向方向的长度s为轴11的直径R的0.4-1.6倍、优选0.6-1.2倍。在此,轴关于质量的负荷能力还被改善。在实践中,应力峰值被设置得较低并且针对较大的区域被更均匀地分布,而同时轴的质量下降。附加地,平滑的且流线形的形状在铸造技术上看更有利。更准确地说,变化区域是平滑地凸起的。在图3和图4的左边端部上示出了给端部区段19铸造的开口33,该开口从轴颈24的端部延伸直至变化区域31。相应的开口也处于相对置的端部区段20中。该开口将轴卸载(entlastet)并附加地可以通过该开口容易地实现到辊内部的贯通引导。优选地,开口33在变化区域31中在型材部21的相对置的两侧上敞开。这例如使得贯通引导、例如负荷元件的软管的引导变得容易。附加地,轴颈24的横截面可以是传统的转动对称的(图3)或多角形(图4)。在此,轴颈的形状可以被优化,并且为所述支撑所需的机器加工可以被实施为车削加工。由于平滑的且长的变化区域,凸起的端部区段不要求机器加工。因此,对轴进行机器加工的要求变得较少。因此,以使人意外的方式可以将轴的端部区段用于缩短所述型材部,其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用于纤维幅材机的辊的铸造轴和配备铸造轴的辊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纤维幅材的辊的铸造的轴,所述轴(11,18)被配属有两个端部区段(19,20)和在所述端部区段(19,20)之间的型材部(21),并且每个端部区段(19,20)被配属有变化区域(31),在所述变化区域中,配属于所述轴(11,18)的轴颈(24)变化到型材部(21)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化区域(31)延伸到所述轴(11,18)的负荷区域(32)。

【技术特征摘要】
2015.10.13 FI 201557201.一种用于纤维幅材的辊的铸造的轴,所述轴(11,18)被配属有两个端部区段(19,20)和在所述端部区段(19,20)之间的型材部(21),并且每个端部区段(19,20)被配属有变化区域(31),在所述变化区域中,配属于所述轴(11,18)的轴颈(24)变化到型材部(21)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化区域(31)延伸到所述轴(11,18)的负荷区域(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化区域(31)沿轴向方向至少在被布置的负荷元件(16)的区域中延伸到轴(11,18)。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化区域(31)沿轴向方向在两个轴至三个轴(11,18)上延伸到被布置的最外面的负荷元件(16)的区域中。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化区域(31)是适宜地凸起的。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轴,其特征在于,为所述端部区段(19,20)配属有铸造的开口(33),所述开口从所述轴颈(24)的端部延伸直至所述变化区域(3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拉明帕拉斯S·瓦乌赫科宁
申请(专利权)人:维美德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芬兰,FI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