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小球藻净化猪场发酵废水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02761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0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利用小球藻净化猪场发酵废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猪场发酵废水预处理后进入调节池调节pH=6.5‑7.5及废水浓度;(2)小球藻在废水中进行驯化培养,最终获得在体积分数为50%‑70%的废水中能快速生长的藻种;(3)将驯化后的藻种种子液接种到废水中,在封闭式光生物反应器中培养;(4)采收小球藻,废水处理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采用在适应性较强的小球藻来净化猪场发酵废水,能较好的去除废水的TN、TP及COD,解决目前猪场发酵废水采用传统方法不够经济或者直接排放污染环境的问题;另外,收获的小球藻可作为其他用途,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小球藻净化猪场发酵废水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小球藻净化猪场发酵废水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养猪业的经营模式趋势规模化,发展迅猛,废水排放量也日益增加,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猪场废水进行发酵产沼气是目前集约化养猪场处理废水的较为普遍的方式,但发酵后的沼液仍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不能达到排放标准。发酵后的沼液处理方式有人工湿地法、生物塘法及MBR反应器处理等,但这些方法由于成本过高等问题难以在实际中应用,因此目前猪场发酵废水处理的主要形式是经过简单的处理后直接排放。小球藻是一种球形单细胞淡水藻类,是一种高效的光合植物,以光合自养生长繁殖,细胞内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都很高,又有多种维生素,可食用和作为饵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利用小球藻净化猪场发酵废水的方法,解决了目前猪场发酵废水采用传统方法不够经济或者直接排放污染环境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利用小球藻净化猪场发酵废水的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1)猪场发酵废水预处理后进入调节池调节pH=6.5-7.5及废水浓度;(2)小球藻在废水中进行驯化培养,最终获得在体积分数为50%-70%的废水中能快速生长的藻种;(3)将驯化后的藻种种子液接种到废水中,在封闭式光生物反应器中培养;(4)采收小球藻,废水处理完成。优选地,步骤(1)中预处理过程为:猪场发酵废水经固液分离后,清液进曝气池曝气,曝气48h后进沉淀池沉淀时间2h,上清进消毒池,用强氯精消毒,16-24h后曝气30-60min,加入硫代硫酸钠中和。优选地,所述强氯精的添加量为6-30g/m3,硫代硫酸钠加入量为强氯精质量的2-3倍。优选地,步骤(2)中依次在体积分数为20%-100%的废水中驯化小球藻,小球藻置于恒温培养室中的摇床上培养,培养温度23-26℃,摇床转速180rmp/min,光照3000-4000lux,最终筛出能在体积分数为50%-70%的废水中能够快速生长的藻种。优选地,步骤(3)具体为:将驯化好并扩培的种子液接种到预处理后的废水中,在密闭式光生物反应器中培养,接种量体积分数为10%-20%,使OD=0.2-0.3,培养条件为pH=6.5-7.5,光照5000-6000lux,温度23-26℃,培养9-12天。优选地,步骤(4)中采收小球藻所用絮凝剂为三氯化铁,藻液中三氯化铁终浓度为200-500mg/L、pH=6-7。本专利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为:采用在适应性较强的小球藻来净化猪场发酵废水,能较好的去除废水的TN、TP及COD,解决目前猪场发酵废水采用传统方法不够经济或者直接排放污染环境的问题;另外,收获的小球藻可作为其他用途,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猪场发酵废水经固液分离后清液进曝气池曝气,曝气48h后进沉淀池,沉淀时间2h,上层清液进消毒池,用15g/m3强氯精消毒,16h后曝气30min,加入强氯精2.5倍质量的硫代硫酸钠中和,随后进入调节池调节PH为7并用自来水调节废水浓度。(2)上述处理后的猪场发酵废水从低浓度开始,依次在体积分数为20-100%的浓度的废水中驯化小球藻,小球藻置于恒温培养室中的摇床上培养,培养温度23-26℃,摇床转速180rmp/min,光照3000-4000lux,最终筛出能在浓度为50%-70%猪场发酵废水中能够快速生长的藻种。(3)将驯化好并扩培的藻种种子液接种到预处理后的废水中,选取50%、60%、70%三个浓度,分别在密闭式光生物反应器中培养,接种量体积分数为废水的10%-20%,使OD=0.2-0.3,培养条件为PH=7、光照5000-6000lux,温度25℃,培养12天。(4)培养一个周期后,采收小球藻,所用絮凝剂为三氯化铁,藻液中三氯化铁终浓度为200-500mg/L,PH=6,2h后,小球藻的沉降率可达95%以上,上层清液排出收集完成废水处理;采收小球藻后,取絮凝后的上清测COD、TN、TP等指标数值。猪场发酵废水经过上述步骤处理后,发现60%的废水能达到最好的净化效果,且处理结果如表1所示,处理后最终各污染指标均能达到畜禽养殖废水排放标准。表1:猪场发酵废水处理前后污染指标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小球藻净化猪场发酵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以下步骤:(1)猪场发酵废水预处理后进入调节池调节pH=6.5‑7.5及废水浓度;(2)小球藻在废水中进行驯化培养,最终获得在体积分数为50%‑70%的废水中能快速生长的藻种;(3)将驯化后的藻种种子液接种到废水中,在封闭式光生物反应器中培养;(4)采收小球藻,废水处理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小球藻净化猪场发酵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以下步骤:(1)猪场发酵废水预处理后进入调节池调节pH=6.5-7.5及废水浓度;(2)小球藻在废水中进行驯化培养,最终获得在体积分数为50%-70%的废水中能快速生长的藻种;(3)将驯化后的藻种种子液接种到废水中,在封闭式光生物反应器中培养;(4)采收小球藻,废水处理完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小球藻净化猪场发酵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预处理过程为:猪场发酵废水经固液分离后,清液进曝气池曝气,曝气48h后进沉淀池沉淀时间2h,上清进消毒池,用强氯精消毒,16-24h后曝气30-60min,加入硫代硫酸钠中和。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小球藻净化猪场发酵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强氯精的添加量为6-30g/m3,硫代硫酸钠加入量为强氯精质量的2-3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开耀徐磊邓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净宇微藻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