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便捷安装式生物除臭滤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便捷安装式生物除臭滤池。
技术介绍
21世纪随着人们对环境要求的提高,污水处理的臭气问题已经提上日程,而生物除臭作为其中的主要处理工艺之一,正在被大量的推广应用。现有臭气的处理方法有很多,主要分为离子法、燃烧法和吸收吸附法三大类,其中在这些方法中最为经济有效的是生物除臭法。生物除臭法是一种无臭化、无害化的工艺方法,即不产生二次污染。它可有效地去除废气中的硫化氢、还原硫化物等臭气物质,去除率高,运转费用低,操作管理简单,是解决硫化氢等恶臭气体污染问题,进而保护大气环境的理想净化技术,但现有的生物除臭设备体积庞大,只能定点安装,适用于污染较大的公共场所,不便全民推广,而且现有的除臭设备并没有设置保温功能,没有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因此当周围环境温度降低,微生物不能有效繁殖生长,势必对整个设备的除臭功能有所影响,然而除臭已经不是国家政府部门或大型企业所严令整改的项目,我们普通居民也该为身边的环境保护做一番贡献,故此争对现有设备之不足,在此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除臭滤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块化便捷安装式生物除臭滤池,包括滤池箱体(1),其特征是在上述滤池箱体(1)的一侧设置有循环水箱(3),在所述循环水箱(3)的内腔室设置有过滤层(46),所述过滤层(46)将循环水箱(3)分割成供水箱(4)和回水箱(5),所述供水箱(4)设置在回水箱(5)一侧,在所述供水箱(4)和回水箱(5)的内腔室均设置有一端伸入腔室内的进水管(6),所述进水管的端口处连接有浮球阀(31),且在上述供水箱(4)和回水箱(5)的底部均连接着出水管(7),所述滤池箱体(1)包括预洗池(8)和生物滤池(9),所述预洗池(8)设置在生物滤池(9)的一侧,且在所述预洗池(8)的中间部位设置有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便捷安装式生物除臭滤池,包括滤池箱体(1),其特征是在上述滤池箱体(1)的一侧设置有循环水箱(3),在所述循环水箱(3)的内腔室设置有过滤层(46),所述过滤层(46)将循环水箱(3)分割成供水箱(4)和回水箱(5),所述供水箱(4)设置在回水箱(5)一侧,在所述供水箱(4)和回水箱(5)的内腔室均设置有一端伸入腔室内的进水管(6),所述进水管的端口处连接有浮球阀(31),且在上述供水箱(4)和回水箱(5)的底部均连接着出水管(7),所述滤池箱体(1)包括预洗池(8)和生物滤池(9),所述预洗池(8)设置在生物滤池(9)的一侧,且在所述预洗池(8)的中间部位设置有第一级加湿区(10),上述第一级加湿区(10)将预洗池(8)分割成第一上腔室(11)和第一下腔室(12),在所述生物滤池(9)的中间部位设置有生物过滤层(13),所述生物过滤层(13)将生物滤池(9)分割成第二上腔室(14)和第二下腔室(15),且在紧贴生物滤池(9)一侧壁处设置有一端贯穿上述生物过滤层(13)延伸至第二下腔室(15)的导向管(16),上述导向管(16)另一端贯穿生物滤池(9)一侧壁,延伸至预洗池(8)的第一上腔室(11),在所述预洗池(8)的第一上腔室(11)处设置有第一喷淋水管(17),所述第一喷淋水管(17)一侧段设置有第一喷水口(18),所述第一喷水口(18)对应第一级加湿区设置(10),且所述第一喷淋水管(17)的另一端延伸至供水箱(4),在所述第一喷淋水管(17)的任意位置连接有预洗池喷淋水泵(19),在上述预洗池喷淋水泵(19)下方的第一喷淋水管(17)处连接有第一蝶阀(20),在所述第一下腔室(12)处设置有贯通上述第一下腔室(12)的第一排水管(21),所述第一排水管(21)延伸至回水箱(5)内,在所述生物滤池(9)的第二上腔室(14)处设置有第二喷淋水管(22),所述第二喷淋水管(22)一侧段设置有第二喷水口(23),上述第二喷水口(23)对应生物过滤层(13)设置,且上述第二喷淋水管(22)的另一端延伸至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衍忠,李丹萍,杨智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永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