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薯类磨粉机刺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2331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05:29
一种薯类磨粉机刺辊,包括圆筒状的辊体,所述辊体包括中空部和包裹所述中空部的外环部,所述外环部的外圆周表面上分布有规则的尖状突起。利用尖状突起作为刺辊的辊刺,保证碾磨效果的同时,大大简化了生产加工步骤,降低了生产加工难度,外环部的设置使得本刺辊可经多次加工,大大延长本装置的使用寿命。

Taker in roller of potato flour mill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taker roller of a potato flour mill, which comprises a cylindrical roller body, which comprises a hollow part and an outer ring part which wraps the hollow part, and the outer circumferential surface of the outer ring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regular pointed protuberance. As a thorn roller with sharp thorn like protrusions, ensure the grinding effect at the same time, greatly simplifies the production process steps, reduce the difficulty of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the outer ring is arranged so that the roller can be repeated processing, greatly extend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薯类磨粉机刺辊
本专利技术涉及薯类磨粉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薯类磨粉机刺辊。
技术介绍
薯类粉碎机用于粉碎红薯、土豆、魔芋、藕粉等食品,应用广泛,在这类粉碎机中均安装有用于粉碎物料的刺辊,现有薯类粉碎机中的刺辊一般包括辊体和固设于辊体外周面上的刺板,刺板上具有规则排布的辊刺,辊体和刺板一般通过螺钉、螺栓等固定,制造成本高,也有人专利技术了新型的刺辊(专利号201320216919.5),用戳刺工具直接在辊体表面戳出辊刺,简化生产步骤。但是以上的刺辊,都存在一个问题:刺辊长时间工作之后,刺辊表面的辊刺会被磨损甚至被磨平,影响磨粉效果,若要保持磨粉效果,要么直接更换设备,要么重新在辊体上戳出辊刺,前者成本大,后者操作难度大,薄薄的一层辊壳也难重复戳刺而不戳穿,也不好针对个别磨损辊刺进行戳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重复加工,加工难度低,使用寿命长的薯类磨粉机刺辊,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薯类磨粉机刺辊,包括圆筒状的辊体,所述辊体包括中空部和包裹所述中空部的外环部,所述外环部的外圆周表面上分布有规则的尖状突起。作为优选,所述尖状突起的高度为2-5mm。作为优选,所述外环部的厚度为8-20mm。作为优选,所述尖状突起沿所述辊体的轴向呈多列均布,且相邻两列尖状突起上的各个所述尖状突起相互交错布置。作为优选,所述中空部的两端固设有端盖。本专利技术中的薯类磨粉机刺辊,在生产过程中,无需用戳刺工具在辊体表面戳出辊刺,而是先利用车床在辊筒表面划出螺纹后,再利用铣床在辊筒表面沿其轴线方向均匀铣出多条铣痕,铣痕的深度和螺纹的高度相适配,这样就能划断辊筒表面的螺纹,形成一个个均匀排列的尖状突起,生产过程简单,成本低。当表面的尖状突起磨损后,可重新用车床在刺辊表面环切一次,使所有尖状突起高度相同,也可使用铣床沿原来的铣痕再铣一遍,维持尖状突起的高度,再重新投入使用。利用尖状突起作为刺辊的辊刺,保证碾磨效果的同时,大大简化了生产加工步骤,降低了生产加工难度,外环部的设置使得本刺辊可经多次加工,大大延长本装置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正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侧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制作步骤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图2和图3,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一种薯类磨粉机刺辊,包括圆筒状的辊体1,辊体1包括中空部2和包裹中空部2的外环部3,外环部3的外圆周表面上分布有规则的尖状突起4。尖状突起4的高度为2-5mm,外环部3的厚度为8-20mm。外环部3的厚度未尖状突起4的4部,可进行多次加工,保证刺辊的使用寿命。尖状突起4沿辊体1的轴向呈多列均布,且相邻两列尖状突起4上的各个尖状突起4相互交错布置。尖状突起4的分布密度和排列形状,可以通过车床裁出的螺纹进行对应的控制,螺距小则密度大,螺距大则密度小,而螺纹本身的形状,使得尖状突起4被铣床铣出后,直接呈多列、交错的分布,无需刻意的加工设计,就能提高磨粉效果。中空部2的两端固设有端盖5。端盖5作为刺辊安装的一个组件,可搭设在磨粉机内的轴承上。显然,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例。而这些属于本专利技术的实质精神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薯类磨粉机刺辊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薯类磨粉机刺辊,包括圆筒状的辊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辊体(1)包括中空部(2)和包裹所述中空部(2)的外环部(3),所述外环部(3)的外圆周表面上分布有规则的尖状突起(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薯类磨粉机刺辊,包括圆筒状的辊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辊体(1)包括中空部(2)和包裹所述中空部(2)的外环部(3),所述外环部(3)的外圆周表面上分布有规则的尖状突起(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薯类磨粉机刺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尖状突起(4)的高度为2-5mm。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薯类磨粉机刺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后准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朴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