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学随冷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2060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0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化学随冷杯,包括杯体、活动配合于杯体上的杯盖、位于杯体内部的混料腔和混料腔配合的可旋开关;所述混料腔内设有水和速冷混料;所述水位于可旋开关下方;所述速冷混料位于可旋开关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化学随冷杯降温速度快,降温条件简单,降温范围更大;结构简单,生产工艺简单,材料可选范围大,生产成本低,产品价格易于被消费者接受,适于产品的推广使用。

A chemically cooled cup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 chemical with cold cup, including mixing cavity and mixed spin switch material cavity activities with a cup body, matched with the cup body cover, located inside the cup body; the mixing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water cooling and mixing; the water is located below the rotary switch; the mixing in rotary speed cold switch over.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hemical with cold cup cooling speed, cooling condition is simple, temperature range is bigger;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simple production process, wide range of optional materials, low production cost, the price is easy to be accepted by consumers, to promote the use of suitable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化学随冷杯
本专利技术属于日常生活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化学随冷杯。
技术介绍
水是人们每天必须摄取的物质,但是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与进步,人们愈加倾向于利用各种技术使生活达到便利化与舒适化,尤其是在对衣食住行方面的要求更是日益增加。目前能够对杯中热水进行冷却的方法却十分有限且时间较长、不够便捷。从降温范围来看,市面上的随冷杯的产品大概分为两类:一类是以55度杯为首的相变金属材料吸热,引发的降温;一类是增加了机械降温装置,如小风扇。市面上的产品所选降温材料大多为相变金属,只能稳定在一个温度范围,如55度杯,稳定为55度上下的温水。而本项目的降温杯,温度明显低于室温,且达到人体所感觉到的“冰水”温度。该特点可以被广泛应用于饮料的降温制冷方面;从销售价格来看,市售产品价格较高,对于利用机械装置制冷的降温杯而言,更是如此,不利于随冷杯的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化学随冷杯,能够根据使用者意愿,通过可旋开关控制速冷混料与水反应,达到降温制冷的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化学随冷杯,包括杯体、活动配合于杯体上的杯盖、位于杯体内部的混料腔、以及与所述混料腔配合连接的可旋开关,所述混料腔内设有水和速冷混料,所述水位于可旋开关下方,所述速冷混料位于所述可旋开关上方所述可旋开关由固定内叶和可旋外叶组成,所述固定内叶和可旋外叶可旋转连接,所述的固定内叶上设有开口,所述的可旋外叶上设有混料进口。优选地,所述杯体由内杯体和位于内杯体外部的外杯体组成;所述混料腔位于外杯体内部;所述可旋开关卡置在外杯体上;所述固定内叶为环状固定内叶;所述可旋外叶为环状可旋外叶。优选地,所述内杯体的开口处高于外杯体上边沿。优选地,所述杯盖向下凹入形成所述混料腔;所述可旋开关位于混料腔内部;所述可旋开关设有与所述可旋外叶固定连接的可旋杆。优选地,所述可旋开关数量为3个,从上至下依次与可旋杆连接。优选地,所述可旋开关之间设有与所述混料腔密封连接的橡胶隔板;所述橡胶隔板向上延伸形成与所述可旋杆配合的防进水套;所述防进水套上设有防进水密封圈。优选地,所述速冷混料由尿素、氯化钾、氯化铵中任意两项或三项组成。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化学随冷杯,核心在于可旋开关和混料腔。其中,可旋开关和混料腔配合使用,可旋开关将混料腔内的水和速冷混料隔开,可旋开关上设有供速冷混料与水接触的孔,如此,产品能够根据使用者意愿,通过转动可旋开关控制速冷混料与水反应,随时随地的达到对杯内饮料的降温制冷的效果。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化学随冷杯,相比市场上机械降温的随冷杯,通过速冷混料和水的反应,降温速度更快,降温条件也更简单,只需使用者轻轻转动可旋开关,摇一摇杯子即可。相比55度杯,降温的范围更大,实际使用中最低可降到-5°;结构简单,生产工艺简单,材料可选范围大,如此使得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化学随冷杯生产成本低,产品价格易于被消费者接受,适于产品的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和2中可旋开关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可旋开关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杯体1、杯盖2、混料腔3、可旋开关4、内杯体11、外杯体12、橡胶隔板30、水31、速冷混料32、固定内叶41、可旋外叶42、环状固定内叶43、环状可旋外叶44、可旋杆45、防进水套300、防进水密封圈301、开口410、混料进口42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附图所示,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化学随冷杯,包括杯体1、活动配合于杯体1上的杯盖2、位于杯体1内部的混料腔3和与混料腔3配合连接的可旋开关4;所述混料腔3内设有水31和速冷混料32;所述水31位于可旋开关4下方;所述速冷混料32位于可旋开关4上方。所述可旋开关4由固定内叶41和可旋外叶42组成;所述固定内叶41和可旋外叶42可旋转连接;所述的固定内叶41上设有开口410;所述的可旋外叶42上设有混料进口420。可旋开关4使混料腔3分为三层,最上面一层装入速冷混料32;中间层可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设计为一定体积的隔层,一来可以控制速冷混料32与水31混合所吸收的热不至于使饮料温度降至零度而结冰,二来可防止速冷混料32受潮,达到防潮目的;第三层用于储存水31。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所述杯体1由内杯体11和位于内杯体11外部的外杯体12组成;所述混料腔3位于外杯体12内部;所述可旋开关4卡置在外杯体12上;所述固定内叶41为环状固定内叶43;所述可旋外叶42为环状可旋外叶44。内杯体11和外杯体12是可拆卸的,外杯体12的内壁为高热导率材料,外壁为低热导率材料;亦可将内杯体11与外杯体12设为一体的,此时内杯体11为高热导率材料,外杯体12为低热导率材料,如此便于饮料的降温和维持降温效果。使用前,可旋开关3处于封闭状态,即可旋外叶42封闭了固定内叶41上的开口410;制冷时,通过转动可旋外叶42,使得混料进口420打开,上层速冷混料32落入下层水中,进行反应吸热,达到制冷效果。此种实施例可称为“凹式随冷杯”。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所述内杯体11的开口处高于外杯体12上边沿,如此便于杯体1拆卸,外杯体内壁可为铝合金隔层材料,防止在更换速冷混料32时污染杯体1,同时降温制冷结束后可取出内杯体11饮用冷饮,轻巧方便。此种实施例中,内杯体11与外杯体12可拆卸,可称为“可卸装凹式随冷杯”。在图4所示实施例中,所述杯盖2向下凹入形成所述混料腔3;所述可旋开关4位于混料腔3内部;所述可旋开关4设有与所述可旋外叶42固定连接的可旋杆45。此时杯体1可由塑料制成,如此便于更换速冷混料32,换料时可直接取出内层连接结构;同时利于热量吸收,相比可卸装凹式随冷杯,减少了一层铝合金隔层材料,使吸热更为直接。此实施例可称为“凸式随冷杯”。在图6所示实施例中,所述可旋开关4数量为3个,从上至下依次与可旋杆45连接。使用前,三层可旋开关4均处于封闭状态,先加入适量饮料,盖紧杯盖2后,通过可旋杆45,进行开关的第一次旋转,第一层可旋开关4打开,第一层可旋开关4的可旋外叶42旋转一定角度,速冷混料32掉入第一水层,溶解吸热反应进行。与此同时,可旋杆45的旋转带动了第二层和第三层可旋开关4一定角度的旋转。欲进行第二次降温操作时,旋转可旋杆45,第二层可旋开关打开,第二层的可旋外叶42旋转打开一定角度,速冷混料32掉入二级水层,溶解吸热反应进行,以此类推至三层开关的使用方法。亦可增加开关的层数,进而细化降温步骤,达到更加精准的制冷效果或者更多的制冷次数。进一步地,所述可旋开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化学随冷杯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化学随冷杯,其特征在于:包括杯体、活动配合于杯体上的杯盖、位于杯体内部的混料腔、以及与所述混料腔配合连接的可旋开关,所述混料腔内设有水和速冷混料,所述水位于可旋开关下方,所述速冷混料位于所述可旋开关上方所述可旋开关由固定内叶和可旋外叶组成,所述固定内叶和可旋外叶可旋转连接,所述的固定内叶上设有开口,所述的可旋外叶上设有混料进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学随冷杯,其特征在于:包括杯体、活动配合于杯体上的杯盖、位于杯体内部的混料腔、以及与所述混料腔配合连接的可旋开关,所述混料腔内设有水和速冷混料,所述水位于可旋开关下方,所述速冷混料位于所述可旋开关上方所述可旋开关由固定内叶和可旋外叶组成,所述固定内叶和可旋外叶可旋转连接,所述的固定内叶上设有开口,所述的可旋外叶上设有混料进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随冷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由内杯体和位于内杯体外部的外杯体组成;所述混料腔位于外杯体内部;所述可旋开关卡置在外杯体上;所述固定内叶为环状固定内叶;所述可旋外叶为环状可旋外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学随冷杯,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翔洪典鑫胡玲刘铭恩马方子卉郑杰何燕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