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2030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0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案为一种伞,包括伞本体,还包括一伸缩结构,一驱动单元;伸缩结构设置在伞本体顶部,伸缩结构展开后可实现两个功能:一、支撑功能,用以支撑倒立的伞本体,二、容纳功能,用以收集从伞本体上流下的水;驱动单元既可以驱动伸缩结构以使其停留在展开状态,也可以驱动伸缩结构以使其停留在收缩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简单合理,便于置放,能收集残余雨水。

Umbrella

The scheme of the invention is a kind of umbrella, comprising an umbrella body also comprises a telescopic structure, a driving unit; a telescopic structure is arranged in the umbrella at the top of the body, a telescopic structure can be expanded to be to achieve two functions: first, support functions to support the inverted umbrella body, two, hold function, in order to collect from the umbrella body flowing water; driving unit can drive the telescopic structure to make their stay in the unfolded state, can also drive the telescopic structure to make it stay in the state of contraction.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utility model is simple and reasonable, convenient for placing, and can collect residual rain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
本专利技术方案涉及一种伞的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伞作为一种雨具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在使用过程中,伞存在两个不便之处:一、置放不便,人们通常把伞靠在墙角,但伞经常在自重力作用下滑倒,基于此,有些家庭购买了伞架,但伞架闲置时会占据一定空间,二、遇到下雨天,伞上积聚的雨水会流到地面上,引起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方案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便于置放,能收集残余雨水的伞。本专利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伞,包括伞本体,还包括一伸缩结构,一驱动单元;伸缩结构设置在伞本体顶部,伸缩结构展开后可实现两个功能:一、支撑功能,用以支撑倒立的伞本体,二、容纳功能,用以收集从伞本体上流下的水;驱动单元既可以驱动伸缩结构以使其停留在展开状态,也可以驱动伸缩结构以使其停留在收缩状态。本专利技术方案的伞在使用完毕后,用户可通过驱动单元使伸缩结构停留在展开状态,展开后的伸缩结构即可以支撑倒立的伞本体,也可以收集从伞本体上流下的水,在伞的携带过程中,可使伸缩结构停留在收缩状态,不影响携带的便利性。伸缩结构和驱动单元对本专利技术方案来说尤为重要,应尽量使它们结构简单、合理。优选的,伸缩结构包括一防水布,一立柱,若干主杆,与主杆一一对应的副杆;全部主杆的首端间隔地设置在立柱上端的周侧,主杆首端转动连接在立柱上端,立柱下端连接伞本体顶部,副杆首端转动连接在与其对应的主杆的尾端,防水布与立柱上端、主杆、副杆相结合;当伸缩结构处于收缩状态时,主杆依附于立柱,副杆依附于主杆内侧;当伸缩结构处于展开状态时,主杆与立柱之间形成第一角度,副杆与主杆之间形成第二角度,第一角度不小于九十度,第二角度大于十五度而小于一百五十度。在本技术方案中,当伸缩结构处于展开状态时,主杆及与其相结合的防水布构成一个用以支撑伞本体的底面,副杆及与其相结合的防水布围在底面周侧,如此收集的雨水不会外溢。显然,可以驱动上述伸缩结构的驱动单元有很多,下面列举一些优选方案。优选的,驱动单元包括一插杆,一圆柱,与主杆一一对应的插片,与主杆一一对应的弧形片,与主杆一一对应的拉线;立柱上设置有一开口朝上的圆形孔洞,圆柱为中空结构,插杆穿过中空结构,插杆插接在孔洞中,圆柱周侧设置有一圈凹槽;插片一端与主杆首端连接,另一端插接在凹槽中;插杆与孔洞之间设置有按钮结构,如此当插杆被奇数次按动时插杆被按下,当插杆被偶数次按动时插杆向上弹起;插杆与圆柱之间设置有插杆弹簧;弧形片滑动连接在主杆上,在主杆上设定一点作为绕线点;拉线一端固定在立柱上,另一端依次绕过绕线点、主杆尾端后连接在弧形片上,弧形片与主杆之间设置有主杆弹簧,副杆首端与主杆尾端之间设置有扭力弹簧。当用户需要伸缩结构处于展开状态时,用户用手握住伞柄,并使插杆上端顶接地面,用力往下按,插杆被按下,与插杆相连的圆柱与插杆一起运动,插片被带动,由于插片与主杆相连,主杆与立柱之间相互展开,随着主杆与立柱之间距离增加,绕线点也逐渐远离立柱,在拉线的拉动下,弧形片向主杆尾端运动,弧形片顶开副杆,副杆与主杆之间相互展开,最终伸缩结构停留在展开状态。伸缩结构的收缩过程是上述过程的逆过程。用户只要再次按动插杆,插杆弹起并带动主杆。在伸缩结构的收缩过程中,主杆弹簧促使弧形片恢复到初始位置。设置扭力弹簧是为了副杆能恢复依附于主杆内侧的初始状态。本技术方案涉及的按钮结构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如市面上一种普通的按钮,按第一次,按钮被按下,按第二次,按钮弹起,按第三次,按钮又被按下,如此循环不断,由于按钮结构涉及已有技术,下面不一一赘述。在本技术方案中,插杆与圆柱之间设置有插杆弹簧,是基于以下考虑:当插杆的运动带动主杆展开时,主杆尾端触及地面而不能继续运动,这时用户继续下按直至插杆被按压到位,这一部分按压的能量保存在插杆弹簧中,当用户松手后,这部分能量得到释放,伞本体向上弹起,主杆继续展开动作。在实际制造中,还可以使拉线处于松弛状态,这样一来,在主杆展开的初期,弧形片并不运动,只有当主杆展开一定角度后,拉线才拉动弧形片。优选的,驱动单元包括一铁杆,与主杆一一对应的插片,与主杆一一对应的弧形片,与主杆一一对应的拉线;立柱上设置有一开口朝上的圆形孔洞,铁杆插接在孔洞中,铁杆周侧设置有一圈凹槽;插片一端与主杆首端连接,另一端插接在凹槽中;铁杆外侧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洞的洞壁上设置有第二螺纹,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相互匹配;弧形片滑动连接在主杆上,在主杆上设定一点作为绕线点;拉线一端固定在立柱上,另一端依次绕过绕线点、主杆尾端后连接在弧形片上,弧形片与主杆之间设置有主杆弹簧,副杆首端与主杆尾端之间设置有扭力弹簧。当用户需要伸缩结构处于展开状态时,用户用手转动铁杆,铁杆外侧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洞的洞壁上设置有第二螺纹,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相互匹配,铁杆向孔洞底部方向旋进,插片被带动,由于插片与主杆相连,主杆与立柱之间相互展开,随着主杆与立柱之间距离增加,绕线点也逐渐远离立柱,在拉线的拉动下,弧形片向主杆尾端运动,弧形片顶开副杆,副杆与主杆之间相互展开,最终伸缩结构停留在展开状态。伸缩结构的收缩过程是上述过程的逆过程,用户只要反方向转动铁杆即可。优选的,伸缩结构包括一防水布,一立柱,若干主杆,与主杆一一对应的副杆;全部主杆的首端间隔地设置在立柱上端的周侧,主杆首端转动连接在立柱上端,立柱下端连接伞本体顶部,副杆首端转动连接在与其对应的主杆的尾端,防水布与立柱上端、主杆、副杆相结合;当伸缩结构处于收缩状态时,主杆依附于立柱,副杆依附于主杆外侧;当伸缩结构处于展开状态时,主杆与立柱之间形成第一展开角,副杆与主杆之间形成第二展开角,第一展开角大于三十度而小于八十度,第二展开角与第一展开角的差值小于五度。在本技术方案中,当伸缩结构处于展开状态时,主杆及与其相结合的防水布构成一个锥形容器用以收集雨水,全部副杆构成一个支撑体系。针对上述技术方案的伸缩结构,列举一些比较好的驱动单元。优选的,驱动单元包括一铁杆,与主杆一一对应的插片,与主杆一一对应的尼龙线,与副杆一一对应的塑料片;立柱上设置有一开口朝上的圆形孔洞,铁杆插接在孔洞中,铁杆周侧设置有一圈凹槽;插片一端与主杆首端连接,另一端插接在凹槽中;铁杆外侧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洞的洞壁上设置有第二螺纹,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相互匹配;塑料片首端连接在副杆首端,在主杆上设定一点作为绕线点;尼龙线一端固定在立柱上,另一端绕过绕线点后连接在塑料片尾端;副杆与主杆之间设置有一橡皮筋。当用户需要伸缩结构处于展开状态时,用户用手转动铁杆,铁杆外侧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洞的洞壁上设置有第二螺纹,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相互匹配,铁杆向孔洞底部方向旋进,插片被带动,由于插片与主杆相连,主杆与立柱之间相互展开,随着主杆与立柱之间距离增加,绕线点也逐渐远离立柱,在尼龙线的拉动下,塑料片转动,塑料片带动副杆,副杆与主杆之间相互展开,最终伸缩结构停留在展开状态。伸缩结构的收缩过程是上述过程的逆过程,用户只要反方向转动铁杆即可。设置橡皮筋是为了副杆能恢复依附于主杆外侧的初始状态。优选的,驱动单元包括一塑料环,一塑料杆,与主杆一一对应的连杆,与主杆一一对应的尼龙线,与副杆一一对应的塑料片;立柱穿过塑料环,连杆首端转动连接在主杆上,连杆尾端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伞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伞,包括伞本体(1),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伸缩结构(S),一驱动单元(Q);所述伸缩结构(S)设置在所述伞本体(1)顶部,所述伸缩结构(S)展开后可实现两个功能:一、支撑功能,用以支撑倒立的所述伞本体(1),二、容纳功能,用以收集从所述伞本体(1)上流下的水;所述驱动单元(Q)既可以驱动所述伸缩结构(S)以使其停留在展开状态,也可以驱动所述伸缩结构(S)以使其停留在收缩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伞,包括伞本体(1),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伸缩结构(S),一驱动单元(Q);所述伸缩结构(S)设置在所述伞本体(1)顶部,所述伸缩结构(S)展开后可实现两个功能:一、支撑功能,用以支撑倒立的所述伞本体(1),二、容纳功能,用以收集从所述伞本体(1)上流下的水;所述驱动单元(Q)既可以驱动所述伸缩结构(S)以使其停留在展开状态,也可以驱动所述伸缩结构(S)以使其停留在收缩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结构(S)包括一防水布(A1),一立柱(A2),若干主杆(A3),与所述主杆(A3)一一对应的副杆(A4);全部所述主杆(A3)的首端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立柱(A2)上端的周侧,所述主杆(A3)首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立柱(A2)上端,所述立柱(A2)下端连接所述伞本体(1)顶部,所述副杆(A4)首端转动连接在与其对应的所述主杆(A3)的尾端,所述防水布(A1)与所述立柱(A2)上端、所述主杆(A3)、所述副杆(A4)相结合;当所述伸缩结构(S)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主杆(A3)依附于所述立柱(A2),所述副杆(A4)依附于所述主杆(A3)内侧;当所述伸缩结构(S)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主杆(A3)与所述立柱(A2)之间形成第一角度,所述副杆(A4)与所述主杆(A3)之间形成第二角度,所述第一角度不小于九十度,所述第二角度大于十五度而小于一百五十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伞,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Q)包括一插杆(K1),一圆柱(K2),与所述主杆(A3)一一对应的插片(K5),与所述主杆(A3)一一对应的弧形片(K8),与所述主杆(A3)一一对应的拉线(K9);所述立柱(A2)上设置有一开口朝上的圆形孔洞(K3),所述圆柱(K2)为中空结构,所述插杆(K1)穿过所述中空结构,所述插杆(K1)插接在所述孔洞(K3)中,所述圆柱(K2)周侧设置有一圈凹槽(K4);所述插片(K5)一端与所述主杆(A3)首端连接,另一端插接在所述凹槽(K4)中;所述插杆(K1)与所述孔洞(K3)之间设置有按钮结构(K6),如此当所述插杆(K1)被奇数次按动时所述插杆(K1)被按下,当所述插杆(K1)被偶数次按动时所述插杆(K1)向上弹起;所述插杆(K1)与所述圆柱(K2)之间设置有插杆弹簧(K7);所述弧形片(K8)滑动连接在所述主杆(A3)上,在所述主杆(A3)上设定一点作为绕线点(K10);所述拉线(K9)一端固定在所述立柱(A2)上,另一端依次绕过所述绕线点(K10)、所述主杆(A3)尾端后连接在所述弧形片(K8)上,所述弧形片(K8)与所述主杆(A3)之间设置有主杆弹簧(K11),所述副杆(A4)首端与所述主杆(A3)尾端之间设置有扭力弹簧(K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结构(S)包括一防水布(A1),一立柱(A2),若干主杆(A3),与所述主杆(A3)一一对应的副杆(A4);全部所述主杆(A3)的首端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立柱(A2)上端的周侧,所述主杆(A3)首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立柱(A2)上端,所述立柱(A2)下端连接所述伞本体(1)顶部,所述副杆(A4)首端转动连接在与其对应的所述主杆(A3)的尾端,所述防水布(A1)与所述立柱(A2)上端、所述主杆(A3)、所述副杆(A4)相结合;当所述伸缩结构(S)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主杆(A3)依附于所述立柱(A2),所述副杆(A4)依附于所述主杆(A3)外侧;当所述伸缩结构(S)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主杆(A3)与所述立柱(A2)之间形成第一展开角,所述副杆(A4)与所述主杆(A3)之间形成第二展开角,所述第一展开角大于三十度而小于八十度,所述第二展开角与所述第一展开角的差值小于五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伞,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Q)包括一铁杆(K20),与所述主杆(A3)一一对应的插片(K5),与所述主杆(A3)一一对应的尼龙线(K30),与所述副杆(A4)一一对应的塑料片(K31);所述立柱(A2)上设置有一开口朝上的圆形孔洞(K3),所述铁杆(K20)插接在所述孔洞(K3)中,所述铁杆(K20)周侧设置有一圈凹槽(K4);所述插片(K5)一端与所述主杆(A3)首端连接,另一端插接在所述凹槽(K4)中;所述铁杆(K20)外侧设置有第一螺纹(K21),所述孔洞(K3)的洞壁上设置有第二螺纹(K22),所述第一螺纹(K21)与所述第二螺纹(K22)相互匹配;所述塑料片(K31)首端连接在所述副杆(A4)首端,在所述主杆(A3)上设定一点作为绕线点(K10);所述尼龙线(K30)一端固定在所述立柱(A2)上,另一端绕过所述绕线点(K10)后连接在所述塑料片(K31)尾端;所述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大可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鄞州乐可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