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海棠属规模化盆花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01863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00:21
秋海棠属规模化盆花栽培方法,用秋海棠属植物叶片扦插繁殖获得新植株,定植于装有栽培基质的盆内并放置阳光板温室或塑料大棚中,在温度15‑25℃,相对空气湿度65‑85%,光照强度20000‑30000Lx的环境条件下栽培。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秋海棠属植物的最佳扦插繁殖方案,扦插生根成苗率可达75%以上。印度紫叶秋海棠(B.rex)叶片扦插繁殖65天形成新植株,生根成苗率87%,100天后获得新植株可移植入盆栽培。定植上盆栽培后3个半月植株生长茂盛,标准盆花株高45‑50cm,冠幅达60‑80cm,可出荷观赏,每平米年产量60盆。

Begonia flower cultivation scale method

Begonia flower cultivation scale method for Begonia leaf cutting propagation of new plants, planted in the basin with the substrate and placed in sunlight greenhouse plastic film or, at a temperature of 15 25 DEG C, relative humidity of 65 85%, light intensity 20000 30000Lx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f cultivation.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the best Cuttage Propagation scheme of Begonia, and the rooting rate of cuttage can reach more than 75%. India Begonia rex leaf cuttings (B.rex) for 65 days to form a new plant, rooting rate was 87%, 100 days after the new plant can be transplanted into the pot culture. 3 and a half months after cultivation on plant growth and lush pot planting, standard potted plant height of 45 50cm, crown of 60 80cm, a Dutch ornamental, annual output of 60 pots per square me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秋海棠属规模化盆花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具体涉及秋海棠属植物的栽培保育,以及集约化叶片扦插繁殖技术。
技术介绍
:秋海棠属(BegoniaL.)植物全球约有1600余种,广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温带也有分布。中国是秋海棠属植物种类自然分布较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现已知并发表的种类224种,其中197种为中国特有的分布种类,约占中国分布种类的87.9%。云南地处中国的西南边陲,植物种类极为丰富,秋海棠属植物尤其突出,已知并发表的种类110种,约占中国自然分布种类的49.1%,其中74种为云南特有的分布种类。秋海棠属植物花朵艳丽,叶形千差万别、几乎包含了植物界所有的叶形,叶片斑纹丰富多样、色彩华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一种极为优良的草本观赏花卉。作为室内观叶植物,秋海棠属植物盆花近年已倍受青睐,而且评价越来越高,在日本被著称为‘盆花之王’。无论是植物园、公园、公共绿地,还是私家庭园,只要有条件建温室就有秋海棠属植物的收集和展览,仅日本就有22个可以参观展览秋海棠的植物公园。从业者、爱好者以日本的秋海棠协会为中心群英荟萃、纷纷育种,以观赏叶片为主的B.rex系列品种全球约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秋海棠属规模化盆花栽培方法

【技术保护点】
秋海棠属规模化盆花栽培方法,包括扦插繁殖、定植上盆、水肥管理步骤,用秋海棠属植物叶片扦插繁殖获得新植株,定植于装有栽培基质的盆内并放置在阳光板温室或塑料大棚中,在温度15‑25℃,相对空气湿度65‑85%,光照强度20000‑30000Lx的环境条件下栽培。所述栽培基质为配合营养基质A:腐殖质土∶珍珠岩∶水苔纤维∶复合NPK肥=40∶3∶1∶0.2,以及配合基质B:植物性纤维∶珍珠岩∶泥炭土∶鹿沼土=5∶1∶1∶0.1,人工手动灌溉条件下的栽培采用配合营养基质A,定植上盆栽培2周后,根部追施固态复合肥N∶P∶K=18∶6∶24,每周1次,每次1g/株;具备自动液肥滴灌条件下的栽培采用配合基质B...

【技术特征摘要】
1.秋海棠属规模化盆花栽培方法,包括扦插繁殖、定植上盆、水肥管理步骤,用秋海棠属植物叶片扦插繁殖获得新植株,定植于装有栽培基质的盆内并放置在阳光板温室或塑料大棚中,在温度15-25℃,相对空气湿度65-85%,光照强度20000-30000Lx的环境条件下栽培。所述栽培基质为配合营养基质A:腐殖质土∶珍珠岩∶水苔纤维∶复合NPK肥=40∶3∶1∶0.2,以及配合基质B:植物性纤维∶珍珠岩∶泥炭土∶鹿沼土=5∶1∶1∶0.1,人工手动灌溉条件下的栽培采用配合营养基质A,定植上盆栽培2周后,根部追施固态复合肥N∶P∶K=18∶6∶24,每周1次,每次1g/株;具备自动液肥滴灌条件下的栽培采用配合基质B,定植上盆栽培2周后,结合基质自动液肥滴灌,追施0.5%液态复合肥N∶P∶K=18∶8∶18。2.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秋海棠属规模化盆花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秋海棠属植物叶片扦插繁殖获得新植株是采用:以珍珠岩作为扦插基质,选择平展、生长旺盛、健壮无病虫害的秋海棠成熟叶片,从叶片基部开始,沿叶柄两侧斜上将部分叶片连同叶柄以楔形切下,从叶脉基部开始留下长3.5-4cm的叶柄斜切成马蹄形切口,调整成为一个带柄的叶片插穗之后,再将剩余至少含一对叶脉分枝的大部分叶片,沿两脉外沿切成楔形或三角形的一至多个无柄叶片进行扦插,带柄叶片插穗的叶柄或无柄叶片插穗的楔基略斜插入基质3-4cm,并使带柄叶片插穗的叶脉基部入基质0.5-1cm,保持扦插床温度22-28℃,基质温度18-22℃,扦插床的空气相对湿度60-75%,遮光率70-75%,适时喷水保持插穗水分充足,15-20天插穗基部发根,60-75天萌发不定芽形成新植株,90天后新植株根系发达,具2-3片平展叶,株高8-12cm,移植上盆进行规模化盆花栽培生产。3.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秋海棠属规模化盆花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合营养基质A中,腐殖质土为自然的阔叶林下腐殖质层淀积土,水苔纤维为市场出售的干燥苔藓植物,切至长0.5-1.0cm纤维配合使用;所述的配合基质B中,鹿沼土以轻石粉调制为直径0.3-0.5cm的颗粒,所用材料均为市场出售的成品,按比例均匀混合。4.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秋海棠属规模化盆花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合营养基质A和配合基质B是从10种配合基质的对比试验筛选而得,并经过7年的栽培试验结果证实为秋海棠属植物规模化栽培生产的最佳基质,配合营养基质A适用于人工手动灌溉条件的栽培生产,配合基质B适用于具备自动液肥滴灌条件的栽培生产。5.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秋海棠属规模化盆花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人工手动灌溉条件下的盆花栽培生产,用复合肥N∶P∶K=18∶6∶24以固态形式每周追施一次,每次1g/株;在自动液肥滴灌条件下的盆花栽培生产,用复合肥N∶P∶K=18∶8∶18以0.5%的浓度溶解于灌溉水,栽培基质滴灌供水,微肥施用,每周自动液肥滴灌1-2次,每次2.0-2.5小时。6.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秋海棠属规模化盆花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秋海棠盆花栽培是在具备温度、湿度和光照调控能力的阳光板温室或塑料大棚内进行,栽培室内配置可移动铝合金台床,台床上放置盆花,栽培室内环境温度控制在15-25℃,相对空气湿度65-85%,光照强度20000-30000Lx。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景秀管开云李爱荣崔祖良舒方平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领秀园艺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