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花种子脱绒用酸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01852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0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作物种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棉花种子脱绒用酸液及其制备方法。该种棉花种子脱绒用酸液,其特征在于,由如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稀硫酸40~60份、醋酸10~20份、发泡剂7~16份、磷酸钠3~10份、硼砂10~16份、甘油3~10份、正丁醇5~10份、三乙醇胺2~8份、碳酸钾0.1~1.5份、乳酸钠2~6份、过氧化氢5~10份和去离子水10~20份。该种棉花种子脱绒用酸液结构稳定,使用后易清除,无残留,不影响种子的发芽率,生产成本较低。该生产方法工艺简单,流程短,适于工业化生产。

Acid solution for removing cotton seeds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rop seed processing, in particular to an acid liquid for cotton seed stripping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With the acid of cotton seed detinted, characterized in that consists of the following parts by weight of raw materials: dilute sulfuric acid 40~60, acetic acid 10~20, foaming agent 7~16, sodium phosphate 3~10, borax 10~16, glycerol 3~10, n-butanol 5~10, triethanolamine 2~8, potassium carbonate, 0.1~1.5 sodium lactate 2~6, hydrogen peroxide 5~10 and deionized water 10~20. The acid removing liquid of the cotton seed is stable in structure, easy to be removed after use, no residue, no influence on the germination rate of seeds, and low production cost. The production process is simple and the process is short, and is suitable for industrial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棉花种子脱绒用酸液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作物种子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棉花种子脱绒用酸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棉籽从棉花中分离后,在棉籽表面还附着有不少残存的棉绒,播种机播种时,因为棉籽表面的棉绒互相缠绕,阻碍了种子顺利地从播种机中撒出,严重地影响了机械播种,为此在播种前,必须对棉籽进行加工,将残存的棉绒从棉籽表面彻底剥离。脱绒过程是指在不改变种子原有素质的前提下,通过采用一系列物理、化学方法,去掉棉籽表面的短绒,使种子本身具有的优良生物学特性充分发挥出来。目前,棉花种子的脱绒方式主要有机械脱绒和化学脱绒两大类,机械脱绒采用刷轮式棉种脱绒成机,该种方法破损率较高,化学脱绒采用泡沫酸和稀硫酸脱绒两种工艺,即用硫酸溶液搅拌棉籽,经烘干筒烘干后用摩擦筒摩擦棉籽,然后得到表面光洁的、适于机械播种的棉花种子。然而,现有的酸液使用后在棉花种子内部多有残留,影响种子的发芽率。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棉花种子脱绒用酸液以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棉花种子脱绒用酸液及其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棉花种子脱绒用酸液,其特征在于,由如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稀硫酸40~60份、醋酸10~20份、发泡剂7~16份、磷酸钠3~10份、硼砂10~16份、甘油3~10份、正丁醇5~10份、三乙醇胺2~8份、碳酸钾0.1~1.5份、乳酸钠2~6份、过氧化氢5~10份和去离子水10~20份。所述棉花种子脱绒用酸液,其特征在于,由如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稀硫酸45~58份、醋酸12~18份、发泡剂9~14份、磷酸钠5~8份、硼砂12~15份、甘油4~7份、正丁醇6~9份、三乙醇胺3~6份、碳酸钾0.6~1.1份、乳酸钠3~5份、过氧化氢6~9份和去离子水12~17份。所述棉花种子脱绒用酸液,其特征在于,由如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稀硫酸50份、醋酸15份、发泡剂12份、磷酸钠6份、硼砂13份、甘油6份、正丁醇7份、三乙醇胺5份、碳酸钾0.9份、乳酸钠4份、过氧化氢7份和去离子水15份。棉花种子脱绒用酸液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稀硫酸、发泡剂混合,在20~25℃搅拌3~5min,边搅拌边加入醋酸得到溶液A;2)将正丁醇、三乙醇胺、乳酸钠加入去离子水中,在30~40℃搅拌10~15min得到溶液B;3)将磷酸钠、硼砂、碳酸钾、过氧化氢加入甘油中,在10~20℃搅拌5~10min,边搅拌边加入去离子水,得到溶液C;4)将溶液A、溶液B、溶液C混合在30℃搅拌15min即得。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该种棉花种子脱绒用酸液结构稳定,使用后易清除,无残留,不影响种子的发芽率,生产成本较低。该生产方法工艺简单,流程短,适于工业化生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棉花种子脱绒用酸液,由如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稀硫酸40份、醋酸10份、发泡剂7份、磷酸钠3份、硼砂10份、甘油3份、正丁醇5份、三乙醇胺2份、碳酸钾0.1份、乳酸钠2份、过氧化氢5份和去离子水10份。棉花种子脱绒用酸液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稀硫酸、发泡剂混合,在20~25℃搅拌3~5min,边搅拌边加入醋酸得到溶液A;2)将正丁醇、三乙醇胺、乳酸钠加入去离子水中,在30~40℃搅拌10~15min得到溶液B;3)将磷酸钠、硼砂、碳酸钾、过氧化氢加入甘油中,在10~20℃搅拌5~10min,边搅拌边加入去离子水,得到溶液C;4)将溶液A、溶液B、溶液C混合在30℃搅拌15min即得。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棉花种子脱绒用酸液,由如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稀硫酸60份、醋酸20份、发泡剂16份、磷酸钠10份、硼砂16份、甘油10份、正丁醇10份、三乙醇胺8份、碳酸钾1.5份、乳酸钠6份、过氧化氢10份和去离子水20份。棉花种子脱绒用酸液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稀硫酸、发泡剂混合,在20~25℃搅拌3~5min,边搅拌边加入醋酸得到溶液A;2)将正丁醇、三乙醇胺、乳酸钠加入去离子水中,在30~40℃搅拌10~15min得到溶液B;3)将磷酸钠、硼砂、碳酸钾、过氧化氢加入甘油中,在10~20℃搅拌5~10min,边搅拌边加入去离子水,得到溶液C;4)将溶液A、溶液B、溶液C混合在30℃搅拌15min即得。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棉花种子脱绒用酸液,由如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稀硫酸50份、醋酸15份、发泡剂12份、磷酸钠6份、硼砂13份、甘油6份、正丁醇7份、三乙醇胺5份、碳酸钾0.9份、乳酸钠4份、过氧化氢7份和去离子水15份。棉花种子脱绒用酸液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稀硫酸、发泡剂混合,在20~25℃搅拌3~5min,边搅拌边加入醋酸得到溶液A;2)将正丁醇、三乙醇胺、乳酸钠加入去离子水中,在30~40℃搅拌10~15min得到溶液B;3)将磷酸钠、硼砂、碳酸钾、过氧化氢加入甘油中,在10~20℃搅拌5~10min,边搅拌边加入去离子水,得到溶液C;4)将溶液A、溶液B、溶液C混合在30℃搅拌15min即得。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棉花种子脱绒用酸液,其特征在于,由如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稀硫酸40~60份、醋酸10~20份、发泡剂7~16份、磷酸钠3~10份、硼砂10~16份、甘油3~10份、正丁醇5~10份、三乙醇胺2~8份、碳酸钾0.1~1.5份、乳酸钠2~6份、过氧化氢5~10份和去离子水10~2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棉花种子脱绒用酸液,其特征在于,由如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稀硫酸40~60份、醋酸10~20份、发泡剂7~16份、磷酸钠3~10份、硼砂10~16份、甘油3~10份、正丁醇5~10份、三乙醇胺2~8份、碳酸钾0.1~1.5份、乳酸钠2~6份、过氧化氢5~10份和去离子水10~2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棉花种子脱绒用酸液,其特征在于,由如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稀硫酸45~58份、醋酸12~18份、发泡剂9~14份、磷酸钠5~8份、硼砂12~15份、甘油4~7份、正丁醇6~9份、三乙醇胺3~6份、碳酸钾0.6~1.1份、乳酸钠3~5份、过氧化氢6~9份和去离子水12~17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棉花种子脱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叶林
申请(专利权)人:东至县鸿棉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