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箱侧打光透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1531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8 1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记载了一种灯箱侧打光透镜,包括支架、准直透镜,支架包括前后端面开口为空腔结构的壳体,准直透镜设置在壳体内且与壳体的内腔尺寸相匹配;所述准直透镜包括透镜本体,透镜本体的上端面为出光面,透镜本体的下端面开设有放置LED灯的凹槽,凹槽内壁构成入光面;支架的后端面开口两侧分别设置有挡杆,挡杆上连接有向壳体内腔延伸的垂直杆,两侧的垂直杆间通过挡盘连接,所述垂直杆、挡盘穿设在准直透镜的凹槽中。设置在准直透镜凹槽内的挡盘用于吸收中心部分大角度出射的光,使得中心部分的光只有少部分从支架透射出,避免中心部分的大角度光堆积在距离灯箱底部较近的地方,使得整个灯箱的照明较为均匀。

A side lighting lamp lens

The utility model records a side lighting lamp lens, which comprises a bracket, a collimating lens, including front and rear end face of the opening bracket shell cavity structure, the shell and the shell cavity size and match the collimating lens set; the collimating lens includes a lens body, the upper end surface of the lens body is smooth, the lower end of the lens th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positioned LED lamp, the inner wall of the groove formed into smooth; after the end of the opening bracket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wo sides of the lever lever is connected with a vertical rod extending to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casing, the vertical rod on both sides of the retaining plate through the connecting groove, the vertical rod and a retaining disc through a collimating lens in. Set in the collimating lens in the groove of the retaining plate for emergent light absorption center part of large angle, the center part of the light is only a small part of the transmission from the bracket, avoid large angle the center part of the light accumulation in the distance near the bottom of the lamp box, the lamp lighting is unif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灯箱侧打光透镜
本技术涉及一种透镜,尤其涉及一种灯箱侧打光透镜。
技术介绍
户外广告灯箱通常由构架及面罩、印刷载体、照明光源三部分组成。传统的户外广告灯箱通常使用荧光灯作为照明光源,随着LED照明技术的发展,LED光源凭借其使用寿命长、光效高、耗能低、体积小、安装维护简单等优点,逐渐成为了荧光灯的理想替代品。目前,用于侧打光灯箱的透镜包括透镜本体,透镜本体的下端面开设有向内凹陷的入射孔,上端面为出射面,光线通过透镜后即可实现光线的二次分配。现有的透镜本体很多存在大角度光线堆积在较近位置、光线无法照射到灯箱的较远处、灯箱的两头较亮的缺陷。为解决此缺陷,专利技术人对堆积不均匀的大角度光线进行分析,发现造成大角度光线堆积在较近位置的原因主要在于中心出射的光,已知在相同发射功率的情况下,角度越小,距离越远,角度越大,距离越近。一般透镜对中心部分的光线角度很难做小,所以照射不远,堆积在较近的位置,形成较亮区域,导致整体配光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的侧打光灯箱的透镜存在大角度光线堆积在较近位置、光线无法照射到灯箱的较远处、灯箱的两头较亮的缺陷,本技术特提供一种灯箱侧打光透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灯箱侧打光透镜,包括支架、准直透镜,支架包括前后端面开口为空腔结构的壳体,准直透镜设置在壳体内且与壳体的内腔尺寸相匹配;所述准直透镜包括透镜本体,透镜本体的上端面为出光面,透镜本体的下端面开设有放置LED灯的凹槽,凹槽内壁构成入光面;支架的后端面开口两侧分别设置有挡杆,挡杆上连接有向壳体内腔延伸的垂直杆,两侧的垂直杆间通过挡盘连接,所述垂直杆、挡盘穿设在准直透镜的凹槽中。准直透镜将LED光源发出的光线进行准直,使得光线呈平行光出射。设置在准直透镜凹槽内的挡盘用于吸收中心部分大角度出射的光,准直透镜采用的是PC、PMMA这些光学级塑料,透过率能达到90%以上,而挡盘采用的是ABS塑料,中心部分大角度出射的光在通过挡盘时将被挡盘吸收,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调整挡盘的掺杂杂质量来改变透光率。本方案通过挡盘的设置使得中心部分的光只有少部分透射出,避免中心部分的大角度光堆积在距离灯箱底部较近的地方,使得整个灯箱的照明较为均匀。为更好地实现本技术,所述准直透镜的凹槽上端两侧分别开设有与挡杆相匹配的限位槽。本方案中的限位槽对准直透镜起到了保护的作用,挡杆卡设在限位槽中,避免挡杆施力时应力集中造成准直透镜损坏。进一步地,所述透镜本体的出光面上设置有有多个柱面,多个柱面紧密排列形成平面阵列。在本方案中,柱面的设置能够对从准直透镜出来的平行光束进行扩展,形成椭圆形光斑,起扩大角度和匀光的作用。进一步地,所述透镜本体呈圆台形或近似圆台形,透镜本体的出光面面积大于透镜本体的下端面面积,更有利于光线的全反射。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准直透镜将LED光源发出的光线进行准直,使得光线呈平行光出射。设置在准直透镜凹槽内的挡盘用于吸收中心部分大角度出射的光,准直透镜采用的是PC、PMMA这些光学级塑料,透过率能达到90%以上,而挡盘采用的是ABS塑料,中心部分大角度出射的光在通过挡盘时将被挡盘吸收,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调整挡盘的掺杂杂质量来改变透光率。本方案通过挡盘的设置使得中心部分的光只有少部分透射出,避免中心部分的大角度光堆积在距离灯箱底部较近的地方,使得整个灯箱的照明较为均匀。2、本方案中的限位槽对准直透镜起到了保护的作用,挡杆卡设在限位槽中,避免挡杆施力时应力集中造成准直透镜损坏。3、柱面的设置能够对从准直透镜出来的平行光束进行扩展,形成椭圆形光斑,起扩大角度和匀光的作用。4、透镜本体呈圆台形或近似圆台形,透镜本体的出光面面积大于透镜本体的下端面面积,更有利于光线的全反射。附图说明图1为灯箱侧打光透镜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灯箱侧打光透镜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灯箱侧打光透镜的光路示意图;图4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准直透镜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所对应的零部件名称如下:1-支架,2-准直透镜,3-壳体,4-透镜本体,5-凹槽,6-挡杆,7-垂直杆,8-挡盘,9-限位槽,10-柱面。具体实施方式为更好地实现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一种灯箱侧打光透镜,包括支架1、准直透镜2,支架1包括前后端面开口为空腔结构的壳体3,准直透镜2设置在壳体3内且与壳体3的内腔尺寸相匹配;所述准直透镜2包括透镜本体4,透镜本体4的上端面为出光面,透镜本体4的下端面开设有放置LED灯的凹槽5,凹槽5内壁构成入光面;支架1的后端面开口两侧分别设置有挡杆6,挡杆6上连接有向壳体3内腔延伸的垂直杆7,两侧的垂直杆7间通过挡盘8连接,所述垂直杆7、挡盘8穿设在准直透镜2的凹槽5中。准直透镜2将LED光源发出的光线进行准直,使得光线呈平行光出射。设置在准直透镜2凹槽5内的挡盘8用于吸收中心部分大角度出射的光,准直透镜2采用的是PC、PMMA这些光学级塑料,透过率能达到90%以上,而挡盘8采用的是ABS塑料,中心部分大角度出射的光在通过挡盘8时将被挡盘8吸收,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调整挡盘8的掺杂杂质量来改变透光率。本实施例通过挡盘8的设置使得中心部分的光只有少部分透射出,避免中心部分的大角度光堆积在距离灯箱底部较近的地方,使得整个灯箱的照明较为均匀。为更好地实现本技术,所述准直透镜2的凹槽5上端两侧分别开设有与挡杆6相匹配的限位槽9。本实施例中的限位槽9对准直透镜2起到了保护的作用,挡杆6卡设在限位槽9中,避免挡杆6施力时应力集中造成准直透镜2损坏。进一步地,所述透镜本体4的出光面上设置有多个柱面10,多个柱面10紧密排列形成平面阵列。在本实施例中,柱面10的设置能够对从准直透镜2出来的平行光束进行扩展,形成椭圆形光斑,起扩大角度和匀光的作用。进一步地,所述透镜本体4呈圆台形或近似圆台形,透镜本体4的出光面面积大于透镜本体4的下端面面积,更有利于光线的全反射。实施例1一种灯箱侧打光透镜,包括支架1、准直透镜2,支架1包括前后端面开口为空腔结构的壳体3,准直透镜2设置在壳体3内且与壳体3的内腔尺寸相匹配;所述准直透镜2包括透镜本体4,透镜本体4的上端面为出光面,透镜本体4的下端面开设有放置LED灯的凹槽5,凹槽5内壁构成入光面;支架1的后端面开口两侧分别设置有挡杆6,挡杆6上连接有向壳体3内腔延伸的垂直杆7,两侧的垂直杆7间通过挡盘8连接,所述垂直杆7、挡盘8穿设在准直透镜2的凹槽5中。实施例2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准直透镜2的凹槽5上端两侧分别开设有与挡杆6相匹配的限位槽9。实施例3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透镜本体4的出光面上设置有多个柱面10,多个柱面10紧密排列形成平面阵列。实施例4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或实施例3的基础上,所述透镜本体4呈圆台形或近似圆台形,透镜本体4的出光面面积大于透镜本体4的下端面面积。如上所述,可较好地实现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灯箱侧打光透镜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灯箱侧打光透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准直透镜(2),支架(1)包括前后端面开口为空腔结构的壳体(3),准直透镜(2)设置在壳体(3)内且与壳体(3)的内腔尺寸相匹配;所述准直透镜(2)包括透镜本体(4),透镜本体(4)的上端面为出光面,透镜本体(4)的下端面开设有放置LED灯的凹槽(5),凹槽(5)内壁构成入光面;支架(1)的后端面开口两侧分别设置有挡杆(6),挡杆(6)上连接有向壳体(3)内腔延伸的垂直杆(7),两侧的垂直杆(7)间通过挡盘(8)连接,所述垂直杆(7)、挡盘(8)穿设在准直透镜(2)的凹槽(5)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灯箱侧打光透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准直透镜(2),支架(1)包括前后端面开口为空腔结构的壳体(3),准直透镜(2)设置在壳体(3)内且与壳体(3)的内腔尺寸相匹配;所述准直透镜(2)包括透镜本体(4),透镜本体(4)的上端面为出光面,透镜本体(4)的下端面开设有放置LED灯的凹槽(5),凹槽(5)内壁构成入光面;支架(1)的后端面开口两侧分别设置有挡杆(6),挡杆(6)上连接有向壳体(3)内腔延伸的垂直杆(7),两侧的垂直杆(7)间通过挡盘(8)连接,所述垂直杆(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鹏飞黄金苹柯真伟杨伟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瀚德胜邦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