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扭力弹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1481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8 1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扭力弹簧,包括由弹簧钢丝制成的弹簧本体,弹簧本体包括变形本体、固定臂、施力臂,固定臂朝向靠近变形本体的一端倾斜设置,固定臂相对远离变形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呈“L”型的固定杆,固定杆包括有连接在固定臂上且与变形本体的中心线相平行的第一固定端、垂直于第一固定端的第二固定端,第二固定端朝向靠近施力臂的一侧延伸设置且不平行于固定臂,固定杆相对远离变形本体的一端呈平面设置。通过在固定杆的下端面设置平面,使得固定杆和相接触的物体之间的受力面积增大,从而使得与固定杆和相抵触的物体之间的压强;同时在螺旋圈体之间存在间隙,能够增加扭力弹簧在受力时的扭力;氧化层具有防腐蚀的效果。

Torsion spr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orsion spring, including spring body made of spring steel wire, spring body including the deformation of the body, the fixed arm, arm, the fixed arm toward the end close to the deformation of the body is inclined, the deformation of the body is relatively far away from the end of the fixed arm is arranged with a fixed rod L \type, including fixed rod there are second fixed end connected with the center line and the deformation of the body in the fixed arm is parallel to the first fixed end, perpendicular to the first fixed end, second fixed end toward the side close to the force application arm is extended and is not parallel to the fixed arm, one end of the fixing rod is relatively far away from the deformation of the body of a plane set. The fixed rod end is provided with a plane, the contact between the fixing rod and the force on the object area increases, which makes the pressure and between the fixing rod and inconsistent objects; also the presence of a gap between the spiral ring body, can increase the torsion spring force in the oxide layer with corrosion resistance torque; the effect 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扭力弹簧
本技术涉及弹簧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扭力弹簧。
技术介绍
弹簧是一种利用弹性来工作的机械零件,一般用弹簧钢制成,用于控制机械的运动、缓和冲击或振动、贮蓄能量、测量力的大小等,被广泛的用于机器、仪表中。扭力弹簧为变体弹簧的一种,有单扭簧至双扭簧异形扭簧。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01310592Y,授权公告日为2009年9月16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双扭弹簧,包括第一置入端、第二置入端以及位于该第一置入端和第二置入端之间的变形本体,其中,所述变形本体呈螺旋状,且具有多个螺旋圈体;所述第一置入端为自该所述变形本体一端向外延伸而成,在其上具有垂直弯折的置入结构;所述第二置入端亦自该所述变形本体另一端向外弯折延伸而成,在其上具有回旋置入结构。这种双扭弹簧的第一置入端和第二置入端在一般被区分为固定臂和施力臂,一般固定臂在工作中是固定不动的,而施力臂在工作中是转动的,这种双扭弹簧的第一置入端和第二置入端的表面均是呈圆形的,使得当作固定臂的一端与其相抵触的物体之间的作用力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扭力弹簧,通过增加固定壁与相抵触的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固定臂对其他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扭力弹簧,包括由弹簧钢丝制成的弹簧本体,所述弹簧本体包括变形本体、位于变形本体一端的固定臂、位于变形本体另一端上的施力臂,所述固定臂朝向靠近所述变形本体的一端倾斜设置,所述固定臂相对远离所述变形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呈“L”型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包括有连接在所述固定臂上且与所述变形本体的中心线相平行的第一固定端、垂直于所述第一固定端的第二固定端,所述第二固定端朝向靠近所述施力臂的一侧延伸设置且不平行于所述固定臂,所述固定杆相对远离所述变形本体的一端呈平面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固定杆呈“L”型且固定杆相对远离变形本体的一端呈平面设置,使得固定杆抵触在其他物体上进行支撑时,固定杆和其他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从而使得固定臂上固定杆和其他物体之间的压强相对较小,同时也能够增加固定杆与其他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摩擦力,防止固定杆在固定时发生移动。同时固定杆上的第一固定端和变形本体的中心线相平行,且第二固定端朝向靠近施力臂的一侧延伸设置且不平行于固定臂,使得固定杆能够具有支撑作用。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施力臂相对远离所述变形本体的一端也连接有呈“L”型的施力杆,所述施力杆的横截面呈圆形。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施力杆的的横截面呈圆形,使得施力杆和其他地方的接触处的摩擦较小,施力臂在受力时,施力杆在位置变化时方便和接触的地面发现相对移动。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施力臂朝向远离所述变形本体的一端倾斜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施力臂朝向远离变形本体的一端倾斜设置,使得施力臂在受力时,施力臂能够更好的将力传导到变形本体上。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变形本体包括有多个螺旋圈体,相邻的所述螺旋圈体之间存在宽度小于弹簧钢丝直径的间隙。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因扭力弹簧的扭力与扭力弹簧的材料弹性模量、线径(弹簧钢丝的直径)、以及负载作用氏的角度量呈正比,和扭力弹簧的有效圈数、中径(扭力弹簧的最大直径减去线径)呈反比,在扭力弹簧的安装过程中,扭力弹簧的长度一般是一定的,为了扭力弹簧具有不同的扭力范围,从而使得弹簧的有效圈数减少,从而使得扭力弹簧在工作中具有较大的扭力。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簧本体的表面通过氧化的方式形成有氧化层。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弹簧本体表面的氧化层使得弹簧本体具有防腐蚀的效果,从而能够避免弹簧本体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腐蚀的现象。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固定杆的下端面设置平面,使得固定杆和相接触的物体之间的受力面积增大,从而使得与固定杆和相抵触的物体之间的压强;同时在螺旋圈体之间存在间隙,能够增加扭力弹簧在受力时的扭力;在弹簧本体表面的氧化层具有防腐蚀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本技术位于弹簧本体任意处的剖视图。图中:1、弹簧本体;2、变形本体;21、螺旋圈体;3、固定臂;4、施力臂;5、固定杆;51、第一固定端;52、第二固定端;6、施力杆;7、氧化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扭力弹簧,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由弹簧钢丝制成的弹簧本体1,弹簧本体1包括由多圈螺旋圈体21构成的且呈螺旋状的变形本体2、位于变形本体2一端的施力臂4、位于变形本体2另一端的固定臂3。相邻的螺旋圈体21之间的存在间隙,该间隙的宽度小于弹簧钢丝的直径。固定臂3是朝向靠近变形本体2的一端倾斜设置的,同时在固定臂3上一体设置有一个呈“L”型的固定杆5,该固定杆5包括有第一固定端51和第二固定端52。第一固定端51的延伸方向和变形本体2的中心线是相互平行的,但是固定臂3和第一固定端51的连接处呈圆角设置,第二固定端52是垂直于第一固定杆5且第二固定端52的延伸方向不平行于固定臂3。同时相对远离变形本体2的一端呈平面设置,当固定杆5抵触在其他物体上进行支撑时,固定杆5和其他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相对较大,从而使得固定臂3上固定杆5和其他物体之间的压强相对较小;同时也能通过增加固定杆5与其他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摩擦力,防止固定杆5在固定时发生移动。施力臂4是朝向远离变形本体2的一端倾斜设置的,在固定臂3上也一体设置有呈“L”型的施力杆6,该施力杆6的横截面呈圆形,使得施力杆6和相抵触的物体之间存在的摩擦力较小,施力杆6在受力时,能够方便施力杆6和相抵触的物体之间发生相对移动。如图2所示,该弹簧本体1在自然状态时,固定臂3和施力臂4之间的角度为90度到95度,第二固定端52位于远离变形本体2的一侧延伸,且第二固定杆5和固定臂3之间的角度为45°到55°。如图3所示,在弹簧本体1的表面通过发黑形成有氧化层7,氧化层7能够防止弹簧本体1的表面受到腐蚀,具有防腐蚀的效果。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扭力弹簧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扭力弹簧,包括由弹簧钢丝制成的弹簧本体(1),所述弹簧本体(1)包括变形本体(2)、位于变形本体(2)一端的固定臂(3)、位于变形本体(2)另一端上的施力臂(4),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臂(3)朝向靠近所述变形本体(2)的一端倾斜设置,所述固定臂(3)相对远离所述变形本体(2)的一端设置有呈“L”型的固定杆(5),所述固定杆(5)包括有连接在所述固定臂(3)上且与所述变形本体(2)的中心线相平行的第一固定端(51)、垂直于所述第一固定端(51)的第二固定端(52),所述第二固定端(52)朝向靠近所述施力臂(4)的一侧延伸设置且不平行于所述固定臂(3),所述固定杆(5)相对远离所述变形本体(2)的一端呈平面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扭力弹簧,包括由弹簧钢丝制成的弹簧本体(1),所述弹簧本体(1)包括变形本体(2)、位于变形本体(2)一端的固定臂(3)、位于变形本体(2)另一端上的施力臂(4),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臂(3)朝向靠近所述变形本体(2)的一端倾斜设置,所述固定臂(3)相对远离所述变形本体(2)的一端设置有呈“L”型的固定杆(5),所述固定杆(5)包括有连接在所述固定臂(3)上且与所述变形本体(2)的中心线相平行的第一固定端(51)、垂直于所述第一固定端(51)的第二固定端(52),所述第二固定端(52)朝向靠近所述施力臂(4)的一侧延伸设置且不平行于所述固定臂(3),所述固定杆(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炳余费庆民叶长佑杨云丰艾启丽宣伟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昌弹簧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