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风定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1370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8 1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风定位机构。该吸风定位机构包括支架、吸风转换装置、吸风机以及喉箍;设在支架上的吸风转换装置具有转换箱、隔板、进气管、出气管、第一封板、第二封板、第一驱动部件以及第二驱动部件;转换箱具有第一子腔室以及第二子腔室;进气管的一端连通于第一子腔室,另一端通过喉箍连接待吸风设备。转换箱上还具有多个连通第二子腔室的进气孔,转换箱上具有连通于第一子腔室的第一通气孔以及连通于第二子腔室的第二通气孔;出气管的一端连通于第一通气孔以及第二通气孔,另一端连通于吸风机;第一驱动部件用于驱动第一封板封住或打开第一通气孔,第二驱动部件用于驱动第二封板封住或打开第二通气孔。该吸风定位机构节时节力。

Air suction positioning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ir suction positioning mechanism. The position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bracket, suction suction conversion device, suction fan and hoop is arranged on the bracket; the suction device has the conversion box, clapboard, air inlet pipe and outlet pipe, a first sealing plate, second sealing plate, a first driving component and the second drive components; with a first sub chamber and second sub chambers conversion box; end of the inlet pipe is connected to the first sub chamber,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to the suction device through the hoop. The conversion box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connecting the second sub chamber inlet change-over box having first vent hole communicated with the first and second sub chamber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second sub chamber of air holes; one end of outlet pipe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first hole and the second hole, the other end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suction fan; the first drive part for driving the first sealing plate to seal or open the first vent, second driving means for driving second seal plate sealed or open second holes. The air suction positioning mechanism has seasonal for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风定位机构
本技术涉及缝纫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吸风定位机构。
技术介绍
制衣领域中,常涉及到裁片的定位,目前使用较多的是通过吸风定位,也即通过对裁片进行吸风实现定位。但是目前的吸风动作只能做到对裁片产生吸风和停止吸风,并且在裁片需要吸风的时候开启吸风机,在裁片不需要吸风的时候则关闭吸风机,反复开启和关闭吸风机,增加了工人的工作量,费时费力,另外,现有的吸风机并不能做到对不同厚度裁片吸风量的调节,也即不同厚度的裁片的吸风量均是相同的,导致对于厚的裁片可能出现吸风不足,对于薄的裁片可能出现吸风过量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节时节力且吸风量可调的吸风定位机构。一种吸风定位机构,包括支架、吸风转换装置、吸风机以及喉箍;所述吸风转换装置设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吸风转换装置具有转换箱、进气管、出气管、第一封板、第二封板、第一驱动部件以及第二驱动部件;所述转换箱具有密闭的第一子腔室以及第二子腔室;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子腔室,另一端用于连接待吸风设备,且该端进气管上还设有所述喉箍,所述喉箍用于将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待吸风设备连接;所述转换箱上还具有多个进气孔,多个所述进气孔连通于所述第二子腔室,所述转换箱上具有第一通气孔以及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连通于所述第一子腔室,所述第二通气孔连通于第二子腔室;所述出气管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通气孔以及所述第二通气孔,另一端连通于所述吸风机;所述第一驱动部件设在所述转换箱上且连接于所述第一封板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封板封住或者打开所述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二驱动部件设在所述转换箱上且连接于所述第二封板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封板封住或者打开所述第二通气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换箱的腔室内设有多个隔板,多个所述隔板将所述腔室分隔成所述第一子腔室、所述第二子腔室以及第三子腔室;所述出气管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三子腔室;所述第一子腔室与所述第三子腔室之间的所述隔板上具有所述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二子腔室与所述第三子腔室之间的所述隔板上具有所述第二通气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风转换装置还包括防尘网,所述防尘网设在所述第三子腔室内,所述出气管与所述第三子腔室通过所述防尘网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板均垂直于所述转换箱的底面,所述进气孔设在所述转换箱的侧面,所述进气管以及所述出气管均连接在所述转换箱的侧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风转换装置还包括盖板,所述转换箱的顶部开口,所述第一子腔室、所述第二子腔室以及所述第三子腔室均连通于所述顶部开口,所述盖板设在所述转换箱的顶部,所述盖板用于密封或者打开所述顶部开口。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风转换装置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盖板通过所述紧固件与所述转换箱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包括卡扣、卡环、固定座以及拉手,所述盖板相对的两侧均连接有所述卡扣,所述转换箱相对的两侧均连接有所述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均铰接有所述拉手,所述拉手上均铰接有所述卡环,当所述拉手相对于所述固定座朝向所述卡扣方向转动时,所述卡环能够套设在所述卡扣上,当所述拉手相对于所述固定座远离所述卡扣方向转动时,所述卡环能够拉紧所述卡扣以使得所述盖板固定在所述转换箱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上具有观察孔,所述观察孔内设有透明胶板,所述透明胶板密封所述观察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尘网的顶部边缘具有凸起,所述盖板上具有嵌设孔,所述防尘网与盖板垂直,且所述防尘网的所述凸起嵌设在所述盖板的所述嵌设孔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风转换装置还包括风力调节板,所述转换箱的侧面还具有多个风力调节孔以形成调节区,多个所述风力调节孔连通于所述第三子腔室,所述风力调节板设在所述转换箱的外部且连接在所述转换箱的侧壁上,所述风力调节板用于盖住或者打开所述风力调节孔,所述风力调节板盖住所述调节区的面积可调。上述的吸风定位机构,设置了吸风转换装置,其包括转换箱、隔板、进气管、出气管、第一封板、第二封板、第一驱动部件以及第二驱动部件;转换箱具有密闭的腔室,腔室用于吸风时的气体的通过,腔室内设有隔板,隔板将腔室分隔成第一子腔室以及第二子腔室;进气管的一端连通于第一子腔室,另一端用于连接待吸风设备;转换箱上还具有多个进气孔,多个进气孔连通于第二子腔室,第一子腔室用于通过吸风机吸风来吸住待吸附的设备,第二子腔室用于在第一子腔室关闭的状态下,保持吸风机能够正常运转,避免了吸风机反复开启和关闭,吸风机能够保持长时间的运转,不用频繁关闭,延长了吸风机的使用寿命;此时吸风机即可通过转换箱上的进气孔进气来保持气压平衡。转换箱上具有第一通气孔以及第二通气孔,第一通气孔连通于第一子腔室,第二通气孔连通于第二子腔室;第一驱动部件设在转换箱上且连接于第一封板以用于驱动第一封板封住或者打开第一通气孔,第二驱动部件设在转换箱上且连接于第二封板以用于驱动第二封板封住或者打开第二通气孔。通过第一驱动部件、第一封板以及第二驱动部件、第二封板的配合,能够实现第一通气孔以及第二通气孔的自动打开或者关闭,也能够实现第一通气孔以及第二通气孔打开时的开口尺寸大小,当第一封板、第二封板对应朝向第一通气孔以及第二通气孔移动时,第一通气孔以及第二通气孔的开口尺寸在逐渐减小,相应地吸风量也会发生变化,以此来调节吸风的大小,节时节力。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吸风定位机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示吸风定位机构的吸风转换装置示意图;图3为图2中所示吸风转换装置爆炸示意图。10、吸风定位机构;100、支架;200、吸风转换装置;210、转换箱;211、第一子腔室;212、第二子腔室;213、第三子腔室;214、进气孔;215、风力调节孔;220、进气管;230、出气管;240、第一封板;250、第二封板;260、防尘网;270、盖板;280、紧固件;281、卡扣;282、卡环;283、固定座;284、拉手;290、风力调节板;2100、第一驱动部件;2110、第二驱动部件;2120、隔板;2121、第一通气孔;2122、第二通气孔;300、吸风机;400、喉箍。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了一种吸风定位机构10。上述的吸风定位机构10包括支架100、吸风转换装置200、吸风机300以及喉箍400。所述吸风转换装置200设在所述支架100上。参见图2及图3所示,所述吸风转换装置200具有转换箱210、进气管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吸风定位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风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吸风转换装置、吸风机以及喉箍;所述吸风转换装置设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吸风转换装置具有转换箱、进气管、出气管、第一封板、第二封板、第一驱动部件以及第二驱动部件;所述转换箱具有密闭的第一子腔室以及第二子腔室;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子腔室,另一端用于连接待吸风设备,且该端进气管上还设有所述喉箍,所述喉箍用于将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待吸风设备连接;所述转换箱上还具有多个进气孔,多个所述进气孔连通于所述第二子腔室,所述转换箱上具有第一通气孔以及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连通于所述第一子腔室,所述第二通气孔连通于第二子腔室;所述出气管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通气孔以及所述第二通气孔,另一端连通于所述吸风机;所述第一驱动部件设在所述转换箱上且连接于所述第一封板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封板封住或者打开所述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二驱动部件设在所述转换箱上且连接于所述第二封板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封板封住或者打开所述第二通气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风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吸风转换装置、吸风机以及喉箍;所述吸风转换装置设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吸风转换装置具有转换箱、进气管、出气管、第一封板、第二封板、第一驱动部件以及第二驱动部件;所述转换箱具有密闭的第一子腔室以及第二子腔室;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子腔室,另一端用于连接待吸风设备,且该端进气管上还设有所述喉箍,所述喉箍用于将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待吸风设备连接;所述转换箱上还具有多个进气孔,多个所述进气孔连通于所述第二子腔室,所述转换箱上具有第一通气孔以及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连通于所述第一子腔室,所述第二通气孔连通于第二子腔室;所述出气管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通气孔以及所述第二通气孔,另一端连通于所述吸风机;所述第一驱动部件设在所述转换箱上且连接于所述第一封板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封板封住或者打开所述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二驱动部件设在所述转换箱上且连接于所述第二封板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封板封住或者打开所述第二通气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风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箱的腔室内设有多个隔板,多个所述隔板将所述腔室分隔成所述第一子腔室、所述第二子腔室以及第三子腔室;所述出气管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三子腔室;所述第一子腔室与所述第三子腔室之间的所述隔板上具有所述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二子腔室与所述第三子腔室之间的所述隔板上具有所述第二通气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风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转换装置还包括防尘网,所述防尘网设在所述第三子腔室内,所述出气管与所述第三子腔室通过所述防尘网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风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均垂直于所述转换箱的底面,所述进气孔设在所述转换箱的侧面,所述进气管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耀强张润明夏红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桂林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