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戴耳机内置支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08203 阅读:3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5 2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耳机支架结构,具体地说是一种头戴耳机内置支架结构。包括:耳壳及容置于耳壳内的支架及两个支架固定块;其中,所述耳壳上设有用于支架穿出的开口;两个支架固定块分别设置于耳壳的两侧,用于支架的固定;所述支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架固定块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支架的中间位置设有由所述耳壳上的开口穿出的支架外置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不需要在耳壳外部做出避让支架运动轨迹的结构,耳壳从而变得更加规则和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头戴耳机内置支架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耳机支架结构,具体地说是一种头戴耳机内置支架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头戴耳机在连接头戴和耳壳部分的时候都要用到支架,耳壳另外的一个作用是作为耳壳旋转的支点。现在的头戴耳机支架都是设计在耳壳外面,不但导致耳壳的结构设计复杂,还会明显的影响耳壳的外观,导致耳壳既不美观,又很复杂。另外支架设计在耳壳外面使得支架完全变成了一个外观件,对注塑工艺要求更大,增加了制作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头戴耳机内置支架结构,以解决现在的头戴耳机支架因设计在耳壳外面,不但导致耳壳的结构设计复杂,还会明显的影响耳壳外观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头戴耳机内置支架结构,包括:耳壳及容置于耳壳内的支架及两个支架固定块;其中,所述耳壳上设有用于支架穿出的开口;两个支架固定块分别设置于耳壳的两侧,用于支架的固定;所述支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架固定块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支架的中间位置设有由所述耳壳上的开口穿出的支架外置端。所述支架为弧形结构,其两端内侧均设有转动轴,两个所述支架固定块上设有分别与两个所述转动轴连接的安装孔。所述转动轴的端部沿周向设有限位槽,所述安装孔内设有与所述限位槽配合的限位凸起。所述转动轴与所述安装孔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容置于所述转动轴上沿周向设有的环形槽内。两个所述支架固定块上的安装孔的轴线共线。所述支架的两个极限摆动位均设有与耳壳连接的缓冲片。所述支架的摆动角度为0°-12°。所述支架外置端通过头戴连接件与头戴连接。所述支架固定块通过连接螺栓与耳壳连接在一起。本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将支架外置设计改成内置设计,通过支架固定块将支架一端固定在耳壳内部,从而使得支架的一部分外观面变成内置面,降低了支架的制作难度。同时耳壳的设计变得更加简单,不需要在耳壳外部做出避让支架运动轨迹的结构,耳壳从而变得更加规则和美观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其中:1为头戴连接件,2为耳壳,3为支架,4为支架固定块,5为连接螺栓,6为转动轴,7为密封圈,8为支架外置端,9为限位槽,10为限位凸起,11为缓冲片。具体实施方式安装耳机支架的一种现有技术是:传统的头戴耳机在连接头戴和耳壳部分的时候都要用到支架,现有的头戴耳机支架都是设计在耳壳外面,不但导致耳壳的结构设计复杂,还会明显的影响耳壳的外观,导致耳壳既不美观,又很复杂。另外支架设计在耳壳外面使得支架完全变成了一个外观件,对注塑工艺要求更大,增加了制作难度。本技术的设计构思是,针对现有的头戴耳机支架都是设计在耳壳外面,不但导致耳壳的结构设计复杂,还会明显的影响耳壳的外观的问题。本技术将支架外置设计改成内置设计,通过支架固定块将支架一端固定在耳壳内部,从而使得支架的一部分外观面变成内置面,降低了支架的制作难度。同时耳壳的设计变得更加简单,不需要在耳壳外部做出避让支架运动轨迹的结构,耳壳从而变得更加规则和美观了。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头戴耳机内置支架结构,包括:耳壳2及容置于耳壳2内的支架3及两个支架固定块4;其中,耳壳2上设有用于支架3穿出的开口;两个支架固定块4分别设置于耳壳2的两侧,用于支架3的固定;支架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架固定块4可转动地连接,支架3的中间位置设有由耳壳2上的开口穿出的支架外置端8。支架3为弧形结构,其两端内侧均设有转动轴6,两个支架固定块4上设有分别与两个转动轴6连接的安装孔,两个支架固定块4上的安装孔的轴线共线。支架固定块4通过连接螺栓5与耳壳2连接。如图2所示,转动轴6的端部沿周向设有限位槽9,安装孔内设有与限位槽9配合的限位凸起10,限位凸起10用于轴向限位。转动轴6与安装孔之间设有密封圈7,密封圈7容置于转动轴6上沿周向设有的环形槽内。支架3的两个极限摆动位均设有与耳壳2连接的缓冲片11,使支架3在上下转动时,由缓冲片11来做上下极限的限位。支架3的摆动角度为0°-12°。支架外置端通过头戴连接件与头戴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支架固定块4通过连接螺栓5与耳壳2连接在一起,同时限定支架3两端位置的同时,却不限制支架3沿着支架固定块4孔径的周向运动。支架3和耳壳2之间有了相对运动,其中喇叭壳上与耳壳2上分别设有缓冲片11的结构,使支架3在上下转动时,由缓冲片11来做上下极限的限位,支架3上下极限旋转夹角为0°-12°。当支架3与支架固定块4固定后,耳壳2就相对于支架3运动,相互旋转。中间位置的支架外置端8与头戴之间相互通过螺钉相互连接,继而实现耳壳2与头戴之间的相对运动,从而实现耳壳相对于头戴之间0°-12°的活动空间,用以更加完整贴合不同用户的脸部。本技术设计结构可以让耳壳的结构设计简单化,结构更加紧凑严禁,支架内置结构实现了取消整个轮廓上设计出避让支架运动的结构,同时,耳壳结构的简单化降低了耳壳的制作难度和成本。本技术设计方法对耳壳的外观面几乎没有影响,保证了耳壳美观。本技术设计方法是支架的大部分面变成了内置面,不需要外露,所以在注塑制作的时候不需要很高的外观要求。降低了制作难度和成本。本技术有效的解决了支架断裂问题。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扩展等,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头戴耳机内置支架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头戴耳机内置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耳壳及容置于耳壳内的支架及两个支架固定块;其中,所述耳壳上设有用于支架穿出的开口;两个支架固定块分别设置于耳壳的两侧,用于支架的固定;所述支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架固定块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支架的中间位置设有由所述耳壳上的开口穿出的支架外置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戴耳机内置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耳壳及容置于耳壳内的支架及两个支架固定块;其中,所述耳壳上设有用于支架穿出的开口;两个支架固定块分别设置于耳壳的两侧,用于支架的固定;所述支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架固定块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支架的中间位置设有由所述耳壳上的开口穿出的支架外置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耳机内置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弧形结构,其两端内侧均设有转动轴,两个所述支架固定块上设有分别与两个所述转动轴连接的安装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戴耳机内置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的端部沿周向设有限位槽,所述安装孔内设有与所述限位槽配合的限位凸起。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戴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鹏崇秀祥隋松亮付里史晓丹王福建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歌尔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