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柔软多防护电动汽车高压铝导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07163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5 2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柔软多防护电动汽车高压铝导线,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缆芯、第一铝箔层、编织屏蔽层、第二铝箔层、中被层以及护套层,所述缆芯由铝导体和包覆所述铝导体的绝缘层组成,所述护套层内侧均匀分布有锯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柔韧性好、稳固性佳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柔软多防护电动汽车高压铝导线
本技术属于电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柔软多防护电动汽车高压铝导线。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电动汽车高压电池连接线都是单芯铜导体挤出绝缘和护套结构型电缆,绝缘护套材质一般为TPE(热塑性弹性体)、XLPO(热固性弹性体)材质,用于连接电动汽车中的蓄电池到变换器及变换器到交流电机的电力传输。此种结构的电缆存在质量重,不满足整车轻量化的设计理念。弯曲性差不易电动汽车内部安装布线,耐热水、酸碱、油、化学溶剂差,耐湿热抗UV差,耐循环弯曲性能差,阻燃及防电磁干扰性能差等问题。这样直接导致电动汽车的整体重量增加,电动汽车内部布线弯曲半径增大,电动汽车动力传输安全系数降低。所以,我们需要研发一款质量轻、柔软性好、耐液体性好、耐候性好、高阻燃、防水好的多防护的超柔软多防护电动汽车高压铝导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超柔软多防护电动汽车高压铝导线,具有质量轻、成本低等优点。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超柔软多防护电动汽车高压铝导线,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缆芯、第一铝箔层、编织屏蔽层、第二铝箔层、中被层以及护套层,所述缆芯由铝导体和包覆所述铝导体的绝缘层组成,所述护套层内侧均匀分布有锯齿。所述锯齿凸出所述护套层内表面的高度为0.5-0.8mm。所述锯齿连续分布在所述护套层内侧,形成一层锯齿面。所述铝导体由直径为0.3mm的导体单丝先束绞后再按19股正规绞合复绞而成,所述铝导体的横截面积为50mm2。所述第一铝箔层由铝箔麦拉带缠绕于所述绝缘层上形成。所述编织屏蔽层由7根直径为0.2mm的铜丝并成一股后,以36股相互交织覆盖在所述第一铝箔层上形成,所述第二铝箔层由铝箔麦拉带缠绕于所述编织屏蔽层上形成。该高压铝导线还包括阻水层,所述阻水层由复合双面阻水带,采用每层搭盖率不小于30%的双层绕包方式绕包在所述中被层上形成,且高压铝导线每处的复合双面阻水带不小于两层。该高压铝导线还包括阻燃层,所述阻燃层由厚度为0.25mm的无卤玻璃纤维带,采用每层搭盖率不小于60%的双层绕包方式绕包在所述阻水层上形成,且高压铝导线每处的无卤玻璃纤维带不小于4层。所述绝缘层是由硅橡胶制成的绝缘层,硬度为60±5A,额定温度为-50~18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采用铝导体作为导电载体,质量轻;在绝缘层上绕包铝箔麦拉带形成第一铝箔层,一方面具有屏蔽效果,另一方面防止编织层的铜丝的毛刺损坏绝缘层,同时采用绕包的方式,使得高压铝导线的外径小、线材柔软;在护套层内侧形成一层锯齿面,一方面使护套层与中被层的紧密结合,使线缆结构更稳定,另一方面,使得护套层具备抗撞击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的标识为:1、铝导体,2、绝缘层,3、第一铝箔层,4、编织屏蔽层,5、第二铝箔层,6、中被层,7、阻水层,8、阻燃层,9、护套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超柔软多防护电动汽车高压铝导线,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缆芯、第一铝箔层3、编织屏蔽层4、第二铝箔层、中被层6以及护套层9,缆芯由铝导体1和包覆铝导体1的绝缘层2组成,护套层9内侧均匀分布有锯齿,使得护套层9与中被层6更易紧密结合,使线缆结构更稳定。采用铝导体1作为导电载体,由于铝的密度为2.7g/cm3,铜密度为8.89g/cm3,相同截面积铝导体1的重量只是铜导体重量的1/3,有效减轻了线缆的质量。本申请一实施例中,锯齿凸出护套层9内表面的高度为0.5-0.8mm,可以为0.5mm,0.8mm,0.6mm,0.7mm等,在保证护套层9与中被层6紧密结合的情况下,不会在护套层9与中被层6留有较大的间隙。本申请一实施例中,锯齿连续分布在护套层9内侧,形成一层锯齿面,使得护套层9具备抗撞击性能,在护套层9受到撞击的情况下,具有缓冲作用,保证线缆内部结构不易损坏。这里所述的锯齿面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完全能理解,也就是将护套层的内表面处理成连续的锯齿。本申请一实施例中,铝导体1由直径为0.3mm的导体单丝先束绞后再按19股正规绞合复绞而成,铝导体1的横截面积为50mm2,在复绞时,成缆机配有退扭装置,可消除复绞产生的应力,使线缆更加圆整柔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一铝箔层3由铝箔麦拉带缠绕于绝缘层2上形成,一方面加强了信号屏蔽效果,另一方面也防止编织屏蔽层4出现毛刺损坏绝缘层2,采用缠绕的方式使得线缆更加柔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编织屏蔽层4由7根直径为0.2mm的铜丝并成一股后,以36股相互交织覆盖在第一铝箔层3上形成,成为一层紧密的保护层起到屏蔽做用,防止其他信号对电缆传输的信号受到影响。当然,本申请并不以此为限。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二铝箔层5由铝箔麦拉带缠绕于编织屏蔽层4上形成。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该高压铝导线还包括阻水层7,阻水层7由遇水膨胀的复合双面阻水带,采用每层搭盖率不小于30%的双层绕包方式绕包在中被层6上形成,且高压铝导线每处的复合双面阻水带不小于两层,阻止水通过绝缘层2和阻燃层8之间的间隙沿着电缆纵向迁移。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该高压铝导线还包括阻燃层8,阻燃层8由厚度为0.25mm的无卤玻璃纤维带,采用每层搭盖率不小于60%的双层绕包方式绕包在阻水层7上形成,且高压铝导线每处的无卤玻璃纤维带不小于4层,无卤玻璃纤维带的氧指数大于50,可以为50,60,70,78等,确保电缆阻燃性能达到A类要求。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绝缘层2是由硅橡胶制成的绝缘层2,硬度为60±5A,保证了电缆的柔软性。额定温度为-50~180℃,也就是耐温范围为-50~180℃,远远高于额定温度为-40~125℃的TPE、XLPO材料,大大提高电缆的载流能力。而且硅橡胶的电性能、耐溶剂、柔软性也明显优于普通TPE、XLPO材料,保证了电缆在复杂环境下的使用安全性。本技术采用铝导体1作为导电载体,质量轻;在绝缘层2上绕包铝箔麦拉带形成第一铝箔层3,一方面具有屏蔽效果,另一方面防止编织层的铜丝的毛刺损坏绝缘层2,同时采用绕包的方式,使得高压铝导线的外径小、线材柔软;在护套层9内侧形成一层锯齿面,一方面使护套层9与中被层6的更易贴合,使线缆结构更稳定,另一方面,使得护套层9具备抗撞击性能。本技术采用铝导体1为导电载体,铝的密度为2.7g/cm3,铜密度为8.89g/cm3,相同截面积铝导体1的重量只是铜导体重量的1/3,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整车的重量以适应与整车轻量化的设计理念,并且铝的单价远远低于铜的价格,有效的控制了整车制造的原材料成本。绝缘层2外采用第一铝箔层3、编织铜丝层以及第二铝箔层5对外界信号的屏蔽作用。同时,第一铝箔层3和第二铝箔层5采用缠绕的方式绕包,保证了线缆的柔软性,同时,线缆中又有中被层6、阻水层7、阻燃层8增强了电缆的物理机械性能,阻水,阻燃性能。虽然本技术对以上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是应当理解,这并不意味着本技术将局限于以上实施例。相反,本技术将包括可以包含在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超柔软多防护电动汽车高压铝导线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柔软多防护电动汽车高压铝导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缆芯、第一铝箔层、编织屏蔽层、第二铝箔层、中被层以及护套层,所述缆芯由铝导体和包覆所述铝导体的绝缘层组成,所述护套层内侧均匀分布有锯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柔软多防护电动汽车高压铝导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缆芯、第一铝箔层、编织屏蔽层、第二铝箔层、中被层以及护套层,所述缆芯由铝导体和包覆所述铝导体的绝缘层组成,所述护套层内侧均匀分布有锯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柔软多防护电动汽车高压铝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凸出所述护套层内表面的高度为0.5-0.8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柔软多防护电动汽车高压铝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连续分布在所述护套层内侧,形成一层锯齿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柔软多防护电动汽车高压铝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导体由直径为0.3mm的导体单丝先束绞后再按19股正规绞合复绞而成,所述铝导体的横截面积为50mm2。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柔软多防护电动汽车高压铝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铝箔层由铝箔麦拉带缠绕于所述绝缘层上形成。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柔软多防护电动汽车高压铝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赵宏阳肖欠妹徐立群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卡迪夫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