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话回声的识别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0008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5 14: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话回声的识别方法和装置,涉及通信领域。其中的方法包括:采集送达通话近端的进入扬声器前的远端音频信号;采集通话近端的传声器传出后的混合音频信号;判断混合音频信号与远端音频信号是否具有同频的音频频率;如果具有同频的音频频率,则进一步判断混合音频信号和远端音频信号中的同频音频的振幅是否同比变化;如果同比变化,则识别出通话中存在回声。从而准确可靠地识别出是否存在通话回声。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call echo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and an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call echo, relating to the field of communication. The method includes: collecting service calls into remote audio signal the speaker before the proximal end of the acquisition; call mixed audio signal from the microphone at the proximal end of the audio frequency; judging whether mixed audio signals and audio signals with the same frequency remote; if the audio frequency with the same frequency, further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amplitude with frequency mixing audio signal and audio signal in the distal year-on-year change; if an change, is to identify the existence of echo calls. So that there is an accurate and reliable identification of the call ech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话回声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话回声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通话过程中,通话远端讲话者声音通过网络传送至通话近端,通话远端讲话者声音经过通话近端扬声器放大后播出声音。然后,通话近端扬声器播放的声音,可能在通话近端经过回声路径形成回声,进入到近端的麦克风话筒内。通话近端讲话者声音、回声以及噪声组成混合音频信号向远端回送声音。通话远端讲话者除了听到通话近端的讲话者声音,还会听到通话远端讲话者自己的回声。通话回声的产生过程如图1所示。目前回声的识别办法,一种是回声抑制器通过简单的比较器,分别对接收到准备由扬声器播放的声音电平以及当前话筒拾取声音的电平分别进行分析判断;如果前者高于某个阈值,说明远端开始讲话,此时声音被允许传至扬声器,而话筒被关闭、以使远端听不到自己的回声;如果后者高于某个阈值,说明近端开始讲话,扬声器被禁止,同样可使近端听不到自己的回声。这样简单地通过音频电平大小判断是否有回声,不准确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如何准确可靠地识别出是否存在通话回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通话回声的识别方法,包括:采集送达通话近端的进入扬声器前的远端音频信号;采集通话近端的传声器传出后的混合音频信号;判断混合音频信号与远端音频信号是否具有同频的音频频率;如果具有同频的音频频率,则进一步判断混合音频信号和远端音频信号中的同频音频的振幅是否同比变化;如果同频音频的振幅同比变化,则识别出通话中存在回声。在一些实施例中,判断混合音频信号与远端音频信号是否具有同频的音频频率包括:将混合音频信号与远端音频信号分别转化为频域信号,根据混合音频信号的频域信号和远端音频信号的频域信号确定是否具有同频的音频频率。在一些实施例中,判断混合音频信号和远端音频信号中的同频音频的振幅是否同比变化包括:调节通话近端的扬声器放大的倍率;采集调节后送达通话近端的进入扬声器前的第二远端音频信号;采集调节后通话近端的传声器传出后的第二混合音频信号;根据所述远端音频信号和所述混合音频信号确定所述同频音频的第一幅度变化比例;根据所述第二远端音频信号和所述第二混合音频信号确定所述同频音频的第二幅度变化比例;根据第一幅度变化比例和第二幅度变化比例确定混合音频信号和远端音频信号中的同频音频的振幅是否同比变化。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化为频域信号的方法包括离散傅里叶变换DFT或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不具有同频的音频频率或者如果同频音频的振幅不同比变化,则识别出通话中不存在回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通话回声的识别装置,包括:远端音频信号采集模块,用于采集送达通话近端的进入扬声器前的远端音频信号;混合音频信号采集模块,用于采集通话近端的传声器传出后的混合音频信号;音频频率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混合音频信号与远端音频信号是否具有同频的音频频率;音频振幅判断模块,用于如果具有同频的音频频率,则进一步判断混合音频信号和远端音频信号中的同频音频的振幅是否同比变化;回声识别模块,用于如果同频音频的振幅同比变化,则识别出通话中存在回声。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频率判断模块包括:时频信号转化单元,用于将混合音频信号与远端音频信号分别转化为频域信号;同频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混合音频信号的频域信号和远端音频信号的频域信号确定是否具有同频的音频频率。在一些实施例中,装置还包括扬声器调节模块,用于调节通话近端的扬声器放大的倍率;远端音频信号采集模块还用于采集调节后送达通话近端的进入扬声器前的第二远端音频信号;混合音频信号采集模块还用于采集调节后通话近端的传声器传出后的第二混合音频信号;音频振幅判断模块还包括:幅度变化比例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远端音频信号和混合音频信号确定同频音频的第一幅度变化比例,并根据第二远端音频信号和第二混合音频信号确定同频音频的第二幅度变化比例;振幅变化比例判断单元,用于根据第一幅度变化比例和第二幅度变化比例判断混合音频信号和远端音频信号中的同频音频的振幅是否同比变化。在一些实施例中,时频信号转化单元包括DFT运算单元或FFT运算单元。在一些实施例中,回声识别模块还用于如果不具有同频的音频频率或者如果同频音频的振幅不同比变化,则识别出通话中不存在回声。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判断混合音频信号与远端音频信号是否具有同频的音频频率且混合音频信号和远端音频信号中的同频音频的振幅是否同比变化,能够准确可靠地识别出通话中是否存在回声。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示出通话过程中回声的产生过程。图2示出本专利技术通话回声的识别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3示出本专利技术判断混合音频信号与远端音频信号是否具有同频的音频频率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4示出本专利技术判断混合音频信号和远端音频信号中的同频音频的振幅是否同比变化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5示出本专利技术通话回声的识别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本专利技术音频频率判断模块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本专利技术通话回声的识别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图2描述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通话回声的识别方法。图2示出本专利技术通话回声的识别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实施例的通话回声的识别方法包括:步骤S202,采集送达通话近端的进入扬声器前的远端音频信号。送达通话近端的进入扬声器前的远端音频信号的采集位置在图1中示意性地示出。步骤S204,采集通话近端的传声器传出后的混合音频信号。通话近端的传声器传出后的混合音频信号的采集位置也在图1中示意性地示出。步骤S206,判断混合音频信号与远端音频信号是否具有同频的音频频率。如果不具有同频的音频频率,说明不存在回声,则执行步骤S212,如果具有同频的音频频率,则说明可能存在回声,需要执行步骤S208进一步判断。步骤S208,判断混合音频信号和远端音频信号中的同频音频的振幅是否同比变化。如果同频音频的振幅同比变化,说明存在回声,则执行步骤S210,如果同频音频的振幅不同比变化,说明不存在回声,则执行步骤S212。步骤S210,识别出通话中存在回声。步骤S212,识别出通话中不存在回声。相比于回声抑制器简单地通过音频电平大小判断是否有回声,本专利技术首先判断混合音频信号与远端音频信号是否具有同频的音频频率,再进一步进行混合音频信号和远端音频信号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通话回声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话回声的识别方法,包括:采集送达通话近端的进入扬声器前的远端音频信号;采集通话近端的传声器传出后的混合音频信号;判断混合音频信号与远端音频信号是否具有同频的音频频率;如果具有同频的音频频率,则进一步判断混合音频信号和远端音频信号中的同频音频的振幅是否同比变化;如果同频音频的振幅同比变化,则识别出通话中存在回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话回声的识别方法,包括:采集送达通话近端的进入扬声器前的远端音频信号;采集通话近端的传声器传出后的混合音频信号;判断混合音频信号与远端音频信号是否具有同频的音频频率;如果具有同频的音频频率,则进一步判断混合音频信号和远端音频信号中的同频音频的振幅是否同比变化;如果同频音频的振幅同比变化,则识别出通话中存在回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混合音频信号与远端音频信号是否具有同频的音频频率包括:将混合音频信号与远端音频信号分别转化为频域信号,根据混合音频信号的频域信号和远端音频信号的频域信号确定是否具有同频的音频频率。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混合音频信号和远端音频信号中的同频音频的振幅是否同比变化包括:调节通话近端的扬声器放大的倍率;采集调节后送达通话近端的进入扬声器前的第二远端音频信号;采集调节后通话近端的传声器传出后的第二混合音频信号;根据所述远端音频信号和所述混合音频信号确定所述同频音频的第一幅度变化比例;根据所述第二远端音频信号和所述第二混合音频信号确定所述同频音频的第二幅度变化比例;根据第一幅度变化比例和第二幅度变化比例确定混合音频信号和远端音频信号中的同频音频的振幅是否同比变化。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化为频域信号的方法包括离散傅里叶变换DFT或快速傅里叶变换FFT。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不具有同频的音频频率或者如果同频音频的振幅不同比变化,则识别出通话中不存在回声。6.一种通话回声的识别装置,包括:远端音频信号采集模块,用于采集送达通话近端的进入扬声器前的远端音频信号;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华施唯佳韩建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