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肢体主动运动康复训练拉力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996835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5 1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肢体主动运动康复训练拉力带装置,包括足部固定带、腿部固定带、腰部固定带和手腕固定带,足部固定带、腿部固定带、腰部固定带和手腕固定带上均设置有扣环,使得任意两足部固定带、腿部固定带、腰部固定带和手腕固定带之间能够设置弹性的拉力带,在主动侧的肢体运动时通过拉力带牵引另一侧的肢体被动运动。不同部位上穿戴足部固定带、腿部固定带、腰部固定带和手腕固定带后,患者可轻松完成全身的肢体、关节锻炼,达到主动运动的效果,此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医疗器械领域。

Tension belt device for limb active movement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imb active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belt tension device, including foot fixing strap and a leg fixing belt, a waist fixing belt and wrist strap, foot fixing strap and a leg fixing belt, a waist fixing belt and wrist fixing straps are arranged on the ring, so that any two foot fixing strap and a leg fixing belt and a waist fixing belt and wrist strap can set elastic belt tension, in the active side of the limb movement by pulling with limb passive movement traction on the other side. Different parts of wearing foot fixing strap and a leg fixing belt, a waist fixing belt and wrist strap, patients can easily complete the exercise of limbs and joints of the body, achieve the effect of active movement, the utility model is used in the field of medical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肢体主动运动康复训练拉力带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肢体主动运动康复训练拉力带装置。
技术介绍
脑卒中、脊髓病变、颅脑外伤等各种原因导致肢体运动障碍患者需尽早实施早期康复治疗,当肢体肌力恢复至3级或3级以上时,即可开始肢体的主动运动康复训练。主动运动由患者主动参与。恢复站立及行走是大多数患者迫切的愿望,患者在此阶段往往出现因运动达不到自身预期的目标值而出现抵触、恐惧等情绪,导致肢体主动运动康复开展困难,病人康复效果差等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丰富,促进肢体运动的肢体主动运动康复训练拉力带装置。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肢体主动运动康复训练拉力带装置,包括足部固定带、腿部固定带、腰部固定带和手腕固定带,足部固定带、腿部固定带、腰部固定带和手腕固定带上均设置有扣环,使得任意两足部固定带、腿部固定带、腰部固定带和手腕固定带之间能够设置弹性的拉力带,在主动侧的肢体运动时通过拉力带牵引另一侧的肢体被动运动。进一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各拉力带的两端均设置有减少或增加拉力带的有效弹力长度的锁扣,扣环设置在锁扣上。进一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手腕固定带包括合拢四指的手套和设置在手套上靠近手指处的扣环。进一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手套上位于手心一侧的表面上设置有若干按摩球。进一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足部固定带包括贴合足跟处的第一弹力带和缝合在第一弹力带上下两侧的魔术贴固定带,扣环设置在第一弹力带上。进一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腿部固定带包括贴合膝盖处的第二弹力带和缝合在第二弹力带上下两侧的魔术贴固定带,扣环设置在第二弹力带上。进一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腰部固定带包括贴合腰部的第三弹力带和缝合在第三弹力带上下两侧的魔术贴固定带,扣环设置在第三弹力带四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此肢体主动运动康复训练拉力带装置通过在不同部位上穿戴足部固定带、腿部固定带、腰部固定带和手腕固定带,进而可以通过任意的两两之间连接拉力带,在主动侧的肢体运动时牵引另一侧的肢体被动运动,达到全身运动的效果,最终有效促进病人身体的恢复。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手腕固定带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腰部固定带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腿部固定带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足部固定带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拉力带整体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锁扣与拉力带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6,本技术为一种肢体主动运动康复训练拉力带装置,包括足部固定带1、腿部固定带2、腰部固定带3和手腕固定带4,足部固定带1、腿部固定带2、腰部固定带3和手腕固定带4上均设置有扣环5,使得任意两足部固定带1、腿部固定带2、腰部固定带3和手腕固定带4之间能够连接弹性的拉力带6,在主动侧的肢体运动时通过所述拉力带6牵引另一侧的肢体被动运动。其中,手腕固定带4包括合拢四指的手套41和设置在手套41上靠近手指处的扣环5。足部固定带1包括贴合足跟处的第一弹力带11和连接在第一弹力带11上下两侧的魔术贴固定带,扣环5设置在第一弹力带11上。腿部固定带2包括贴合膝盖处的第二弹力带21和连接在第二弹力带21上下两侧的魔术贴固定带,扣环5设置在第二弹力带21上。腰部固定带3包括贴合腰部的第三弹力带31和连接在第三弹力带31上下两侧的魔术贴固定带,扣环5设置在第三弹力带31四周。根据肢体活动原理,在主动侧的肢体运动时,拉力带6牵引另一侧的肢体做被动运动,达到全身运动的效果。从而提高患者康复运动的信心,提高患者训练积极性,提高康复锻炼的效果。还有各关节之间可以通过拉力带6任意连接搭配,使用方法丰富多样。在使用过程中,将上述足部固定带1、腿部固定带2、腰部固定带3和手腕固定带4穿戴到相应部位,第一弹力带11、第二弹力带21和第三弹力带31均初步按照关节外形制作,便于穿戴时能够轻松贴合关节,同时采用网层透气设计;接下来扎紧上下两端的魔术贴固定带,进一步固定上述手腕固定带4、足部固定带1、腿部固定带2和腰部固定带3。根据病人具体的病情和需要,任意两两之间连接上拉力带6,比如手腕固定带4连接腰部固定带3或者足部固定带1;两边的足部固定带1连接等等。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各拉力带6的两端均设置有减少或增加拉力带6的有效弹力长度的锁扣7,锁扣7上设置有扣环5。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拉力带6选用全弹牛津布,内里设计透气3D蜂窝网层,还便于清洗。扣环5为中间有两方槽的板材,拉力带6依次穿过两方槽后返回;两方槽之间的过渡杆71为棱柱,便于增加与拉力带6之间的局部摩擦力形成自锁,避免脱落。拉力带6长度可调即弹性可调,能够增加该装置的泛用性。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手套41上靠近手心一侧的表面上设置有若干按摩球42,按摩球42半凸于手套41的表面,便于患者自己给自己按摩。其中按摩球42的外侧还设置有突触,增加按摩球42与皮肤之间的触感。当然,本设计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上述各实施例不同特征的混合,也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肢体主动运动康复训练拉力带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肢体主动运动康复训练拉力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足部固定带(1)、腿部固定带(2)、腰部固定带(3)和手腕固定带(4),所述足部固定带(1)、腿部固定带(2)、腰部固定带(3)和手腕固定带(4)上均设置有扣环(5),使得任意两所述足部固定带(1)、腿部固定带(2)、腰部固定带(3)和手腕固定带(4)之间能够连接弹性的拉力带(6),在主动侧的肢体运动时通过所述拉力带(6)牵引另一侧的肢体被动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肢体主动运动康复训练拉力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足部固定带(1)、腿部固定带(2)、腰部固定带(3)和手腕固定带(4),所述足部固定带(1)、腿部固定带(2)、腰部固定带(3)和手腕固定带(4)上均设置有扣环(5),使得任意两所述足部固定带(1)、腿部固定带(2)、腰部固定带(3)和手腕固定带(4)之间能够连接弹性的拉力带(6),在主动侧的肢体运动时通过所述拉力带(6)牵引另一侧的肢体被动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肢体主动运动康复训练拉力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拉力带(6)的两端均设置有减少或增加拉力带(6)的有效弹力长度的锁扣(7),所述扣环(5)设置在锁扣(7)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肢体主动运动康复训练拉力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腕固定带(4)包括合拢四指的手套(41)和设置在手套(41)上靠近手指处的扣环(5)。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友田郭滢涓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