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厚覆盖层的防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99683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5 1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深厚覆盖层的防渗方法,该方法包括:1)对岩组进行划分,确定渗流参数;2)采取渗透坡降为主、渗透量为辅进行施工;3)防渗墙布置采用短连接板+防渗墙防渗的形式。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岩组进行划分,确定覆盖层的渗流参数,从而判断分析岩土属于管涌和流土何种形式,根据覆盖层的渗流参数,采取渗透坡降为主、渗透量为辅进行施工,防渗墙在施工中采用短连接板+防渗墙防渗的形式,具有施工周期短、施工方便、防渗效果好的特点。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从前期地质勘探与试验、参数选择。防渗方案确定以及施工方案选择等多方面,进行深厚覆盖层的防渗处理,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防渗效果明显、特别适用于深厚覆盖层的防渗。

Seepage prevention method for deep overburden laye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seepage control of deep overburden layer, the method includes: 1) to classify the rock group, the determination of seepage parameters; 2) take, infiltration seepage gradient supplemented by construction; 3) cutoff wall layout with short connection + impervious wall in the form of seepage. The invention is based on classification of rock group, to determine the seepage parameters of the cover layer,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analysis of rock and soil belongs to the piping and soil flow form, according to the seepage parameters of overburden, seepage gradient, seepage quantity to auxiliary construction, anti-seepage wall with short connecting seepage cutoff wall in the form of a + in the construction.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hort construction period, convenient construction, good anti-seepage effect.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from pre geological exploration and test and parameter selection. Therefore, the anti-seepage effect of the deep covering layer is obvious, and the seepage prevention effect of the invention is obvious, and is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the seepage control of the deep overburden lay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厚覆盖层的防渗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深厚覆盖层的闸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厚覆盖层的防渗方法。
技术介绍
河床深厚覆盖层是指堆积于河谷之中,厚度大于40米的第四纪松散堆积物,我国西南地区,特别是西藏地区河床深厚覆盖层分布尤为广泛,一般厚度均在100米以上,局部地区厚度可达300至600米不等,具有保存完整性、多样性、典型性特点,在实际工程实践中,受地形地质条件限制,往往需要在深厚覆盖层上修建具有挡水功能的重力式混凝土闸坝。深厚覆盖层这种复杂的不良地基条件给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据Larocque统计,因坝基问题而失事的大坝,约占失事大坝的25%,另据不完全统计,国外建于软基及覆盖层上的水工建筑物,约有一半事故是由于坝基渗透破坏、沉陷太大或滑动等因素导致的。深厚覆盖层闸坝渗流安全监测设计时,考虑到渗流量监测必要性不大,而且需要增设截渗墙、设置量水堰,从而导致工程投资大幅度增加。因此同样采取渗透坡降为主、渗透量为辅的原则。实际防渗墙施工中,难免出现底部开衩、相邻槽段搭接不良等缺陷,对于重要工程,应开展缺陷渗流影响分析,提出合理的工程措施建议。多布水电站缺陷渗流分析表明:当防渗墙存在施工缺陷时,防渗墙相邻槽段间由于搭接不良出现裂缝对计算区域渗流场的影响远大于底部分叉产生的影响。工程防渗墙插入相对不透水层较大,防渗墙相邻槽段底部分叉缺口顶端位于相对不透水层顶面以下,因而防渗体系整体完整性无显著破坏,防渗体系整体防渗能力也无明显变化,仅底部分叉造成的局部漏水引起局部渗流场变化。而防渗墙相邻槽段间出现接缝时,由接缝上下贯穿形成渗流通道,直接影响坝基相对不透水层上部覆盖层渗流场,对漏水量、墙后自由面、各部位的渗透坡降均产生较大的影响。防渗墙应严格按技术规范施工,建议在施工过程中,保证槽孔几何尺寸和位置、钻孔偏斜、入岩深度(相对不透水层)、槽段接头等符合设计规范要求。有鉴于此,提出一种深厚覆盖层的防渗方法,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深厚覆盖层的防渗方法。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深厚覆盖层的防渗方法,该方法包括:1)对岩组进行划分,确定渗流参数;对表层岩组开展现场原位试验,对深层岩组进行上部覆盖层压覆的室内渗透变形试验,确定覆盖层的渗透特性;2)采取渗透坡降为主、渗透量为辅进行施工;3)防渗墙布置采用短连接板+防渗墙防渗的形式,若基础岩组呈韵带分布并存在厚度大于5m、渗透系数1*10-5cm/s的弱透水层,则作为悬挂式防渗墙的依托层。上述的一种深厚覆盖层的防渗方法,该方法还包括:4)采用承受水力梯度大的板桩及混凝土防渗墙等作为悬挂式帷幕,出口处做好反滤层、盖重。上述的一种深厚覆盖层的防渗方法,所述4)还包括核算悬挂式帷幕和下游出口处渗透的稳定性。上述的一种深厚覆盖层的防渗方法,所述2)中还包括:施工中重视渗透坡降与混凝土间接接触冲刷的安全性,闸坝底部与基础接触面采用垂直防渗形式。上述的一种深厚覆盖层的防渗方法,所述垂直防渗形式包括:若防渗墙深度大于40m、防渗墙厚度大于1m,防渗墙嵌入基岩1m~4m,则采用槽孔法;若覆盖层中含有最大块径为5m~7m的块体,且覆盖层石质坚硬,则在防渗墙内预埋灌浆管,防渗墙采用帷幕钻孔灌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岩组进行划分,确定覆盖层的渗流参数,从而判断分析岩土属于管涌和流土何种形式,根据覆盖层的渗流参数,采取渗透坡降为主、渗透量为辅进行施工,防渗墙在施工中采用短连接板+防渗墙防渗的形式,具有施工周期短、施工方便、防渗效果好的特点。本专利技术是从前期地质勘探与试验、参数选择。防渗方案确定以及施工方案选择等多方面,进行深厚覆盖层的防渗处理,因此,本专利技术防渗效果明显、特别适用于深厚覆盖层的防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一种深厚覆盖层的防渗方法,该方法包括:1)对岩组进行划分,确定渗流参数;对表层岩组开展现场原位试验,对深层岩组进行上部覆盖层压覆的室内渗透变形试验,确定覆盖层的渗透特性;2)采取渗透坡降为主、渗透量为辅进行施工;3)防渗墙布置采用短连接板+防渗墙防渗的形式,若基础岩组呈韵带分布并存在厚度大于5m、渗透系数1*10-5cm/s的弱透水层,则作为悬挂式防渗墙的依托层。4)采用承受水力梯度大的板桩及混凝土防渗墙等作为悬挂式帷幕,出口处做好反滤层、盖重。实施例2:一种深厚覆盖层的防渗方法,该方法包括:1)对岩组进行划分,确定渗流参数;对表层岩组开展现场原位试验,对深层岩组进行上部覆盖层压覆的室内渗透变形试验,确定覆盖层的渗透特性;2)采取渗透坡降为主、渗透量为辅进行施工,施工中重视渗透坡降与混凝土间接接触冲刷的安全性,闸坝底部与基础接触面采用垂直防渗形式;垂直防渗形式包括:若防渗墙深度大于40m、防渗墙厚度大于1m,防渗墙嵌入基岩1m~4m,则采用槽孔法;若覆盖层中含有最大块径为5m~7m的块体,且覆盖层石质坚硬,则在防渗墙内预埋灌浆管,防渗墙采用帷幕钻孔灌浆;3)防渗墙布置采用短连接板+防渗墙防渗的形式,若基础岩组呈韵带分布并存在厚度大于5m、渗透系数1*10-5cm/s的弱透水层,则作为悬挂式防渗墙的依托层。4)采用承受水力梯度大的板桩及混凝土防渗墙等作为悬挂式帷幕,出口处做好反滤层、盖重,以及,核算悬挂式帷幕和下游出口处渗透的稳定性。需指出,槽孔法为现有技术,槽孔法的具体内容见刘开运,于征,王成·先进的高压旋喷注浆技术在小浪底基础工程中的应用[J]·西北水电,2001,7(01):51-54。水工建筑物防渗设计从前期地质勘探与试验、参数选择开始,涉及防渗方案比选、计算分析、方案选定,以及监测资料的分析及安全评价等多个方面,本文通过总结分析,初步提出以下防渗设计原则:(1)重视岩组划分,合理确定渗流参数岩组划分是进行地质特性研究及评价的基础,对杂乱型堆积和层状韵带分布要区别对待,前者堆积物分布呈规律差,颗粒组成较大,碎石、砾石磨圆度较差,如上述大渡河泸定电站河段覆盖层,帕隆藏布派区一带也属此类;后者为古堰塞湖积、河流积原因形成,一般在上部现代漂卵砾石层下部分布砂层或黏土层等细粒静水沉积层,并向深部韵带交替出现,如雅鲁藏布江宽谷河段及其主要支流拉萨河、尼洋河等。对于后者,可建议防渗体系依托在相对不透水地层,同时重视该相对不透水层在厚度和平面上的连续性勘查。合理的渗流参数是科学设计的基础,《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99)对不同岩土进行了渗透性分级,该分级表根据岩土渗透系数的大小将岩土渗透性分为6级。除重视渗透系数研究外,尚应重视岩组渗透变形研究,判断分析岩土属于管涌和流土何种形式。对于深厚覆盖层地基,常规室内渗透试验由于很难再现土体天然结构状态,没有考虑上部覆盖层的压覆及反滤保护作用,成果往往偏于保守。因此,对于一些重要的工程,表层岩组可开展现场原位试验,深层岩组可考虑进行上部覆盖层压覆的室内渗透变形试验,以期深入考察覆盖层的渗透特性。(2)防渗安全控制可采取渗透坡降为主、渗透量为辅的原则,渗透坡降应重视与混凝土间接触冲刷的安全性,防渗设计一般需要考虑渗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深厚覆盖层的防渗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1)对岩组进行划分,确定渗流参数;对表层岩组开展现场原位试验,对深层岩组进行上部覆盖层压覆的室内渗透变形试验,确定覆盖层的渗透特性;2)采取渗透坡降为主、渗透量为辅进行施工;3)防渗墙布置采用短连接板+防渗墙防渗的形式,若基础岩组呈韵带分布并存在厚度大于5m、渗透系数1*10‑5cm/s的弱透水层,则作为悬挂式防渗墙的依托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厚覆盖层的防渗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1)对岩组进行划分,确定渗流参数;对表层岩组开展现场原位试验,对深层岩组进行上部覆盖层压覆的室内渗透变形试验,确定覆盖层的渗透特性;2)采取渗透坡降为主、渗透量为辅进行施工;3)防渗墙布置采用短连接板+防渗墙防渗的形式,若基础岩组呈韵带分布并存在厚度大于5m、渗透系数1*10-5cm/s的弱透水层,则作为悬挂式防渗墙的依托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厚覆盖层的防渗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4)采用承受水力梯度大的板桩及混凝土防渗墙等作为悬挂式帷幕,出口处做好反滤层、盖重。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苇张建华焦健李昌兵周开平廖祖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电西藏尼洋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