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层施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9381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5 1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深层施肥设备,包括储肥筒、转辊和操控手柄,所述储肥筒上设有肥料入口,所述施肥筒与操控手柄固定连接;所述储肥筒和转辊横置,所述储肥筒设于转辊的填充腔内,两者紧密贴合,所述转辊的转动中心轴为储肥筒,所述储肥筒下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转辊的转动面上设有施肥插柱,所述施肥插柱内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一端与转辊转动面上的第二通孔连通,另一端位于施肥插柱末端,所述第二通孔在转辊转动时间断与第一通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可有效对土壤深处进行施肥,继而可减少肥料的浪费,保障农作物对肥料的充分吸收利用,促进农作物根系向深层生长,加强根系,避免倒伏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层施肥设备
本技术涉及农机设备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深层施肥设备。
技术介绍
肥料是帮助植物生长的化合物。市面上出售的肥料种类及品牌极多,依成分可分为无机肥料和有机肥料,种类包括:磷酸铵类肥料、大量元素水溶性肥料、中量元素肥料、生物肥料、有机肥料、多维场能浓缩有机肥。目前,在农业生产中,对于施肥一般仅在土壤表面施肥,此种施肥方式施肥,肥料停留在地表,在阳光照射下容易挥发或者气化,而且容易流失,大大影响了农作物对于肥料的充分吸收利用,肥料存在较多的浪费。深层施肥能够有效克服上述问题,此外,深层施肥还能够促进农作物向土壤深处生长,加强根系,避免倒伏等优点。但是由于现有的深层施肥方式需要将土壤挖开,其工作强度大,耗费长,不能够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深层施肥设备。本技术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可有效对土壤深处进行施肥,继而可减少肥料的浪费,保障农作物对肥料的充分吸收利用,促进农作物根系向深层生长,加强根系,避免倒伏发生。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深层施肥设备,包括储肥筒、转辊和操控手柄,所述储肥筒上设有肥料入口,所述施肥筒与操控手柄固定连接;所述储肥筒和转辊横置,所述储肥筒设于转辊的填充腔内,两者紧密贴合,所述转辊的转动中心轴为储肥筒,所述储肥筒下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转辊的转动面上设有施肥插柱,所述施肥插柱内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一端与转辊转动面上的第二通孔连通,另一端位于施肥插柱末端,所述第二通孔在转辊转动时间断与第一通孔连通。在本技术中,肥料自肥料入口进入储肥筒内,在工作时,施肥插柱依次插入土壤深处,向前推动操控手柄,由于储肥筒与操控手柄固定连接,因此储肥筒也向前推动,储肥筒不发生转动。转辊在施肥筒的外周上进行转动,当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连通时,肥料从储肥筒内依次通过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第三通孔,从施肥插柱的末端流出。由于第一通孔位于储肥筒下部,因此在重力作用下,插入土壤深处的施肥插柱末端将会掉出肥料,从而实现深层施肥。本技术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可有效对土壤深处进行施肥,继而可减少肥料的浪费,保障农作物对肥料的充分吸收利用,促进农作物根系向深层生长,加强根系,避免倒伏发生。本技术的优点还在于,第一通孔开设于储肥筒的下部,只有插入土壤的施肥插柱才能够掉出肥料,可实现深层施肥的精准性。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转辊端口处固定接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由驱动轮通过皮带连接,所述驱动轮与电动机驱动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储肥筒上设有增压口。在湿润的土壤中,常常会发生黏土堵塞第三通孔,导致不能够正常施肥。通过储肥筒上设有增压口,对储肥筒内腔进行增压,在内外压强差的作用下可有效避免土壤堵塞第三通孔,导致肥料不能够正常的掉出。此外,在本方案中,第一通孔开设于储肥筒的下部,所述储肥筒设于转辊的填充腔内,两者紧密贴合,只有插入土壤的施肥插柱才会受到压强差,可有效避免转辊外周其他施肥插柱第三通孔的黏土向外喷出,避免黏土乱溅。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增压口与鼓风机出气口连通。通过增压口与鼓风机出气口连通,可稳定储肥筒内腔内的气压,保持压强差,保障在黏性土壤中的施肥效果。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第一通孔位于储肥筒的正下方的筒身上。通过第一通孔位于储肥筒的正下方的筒身上,只有插入土壤最深的施肥插柱才能够进行施肥,可进一步加强深层施肥效果。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操控手柄上设有配重块。通过操控手柄上设有配重块,在重力作用下,可加大施肥插柱的插入深度,保证深层施肥。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操控手柄固定接于农机上。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技术本技术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可有效对土壤深处进行施肥,继而可减少肥料的浪费,保障农作物对肥料的充分吸收利用,促进农作物根系向深层生长,加强根系,避免倒伏发生;(2)本技术通过储肥筒上设有增压口,对储肥筒内腔进行增压,在内外压强差的作用下可有效避免土壤堵塞第三通孔,导致肥料不能够正常的掉出,第一通孔开设于储肥筒的下部,储肥筒设于转辊的填充腔内,两者紧密贴合,只有插入土壤的施肥插柱才会受到压强差,可有效避免转辊外周其他施肥插柱第三通孔的黏土向外喷出,避免黏土乱溅;(3)本技术通过增压口与鼓风机出气口连通,可稳定储肥筒内腔内的气压,保持压强差,保障在黏性土壤中的施肥效果;(4)本技术通过第一通孔位于储肥筒的正下方的筒身上,只有插入土壤最深的施肥插柱才能够进行施肥,可进一步加强深层施肥效果;(5)本技术通过操控手柄上设有配重块,在重力作用下,可加大施肥插柱的插入深度,保证深层施肥。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部分结构的组装示意图。图3、图4和图5分别为图2中各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转辊与储肥筒组装后的剖面示意图。图7为图6中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其中:1转辊,2施肥插柱,3皮带轮,4肥料入口,5增压口,6鼓风机,7操控手柄,8驱动轮,9填充腔,10储肥筒,11第一通孔,12第二通孔,13第三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一种深层施肥设备,包括储肥筒10、转辊1和操控手柄7,所述储肥筒10上设有肥料入口4,所述施肥筒与操控手柄7固定连接;所述储肥筒10和转辊1横置,所述储肥筒10设于转辊1的填充腔9内,两者紧密贴合,所述转辊1的转动中心轴为储肥筒10,所述储肥筒10下部设有第一通孔11;所述转辊1的转动面上设有施肥插柱2,所述施肥插柱2内设有第三通孔13,所述第三通孔13一端与转辊1转动面上的第二通孔12连通,另一端位于施肥插柱2末端,所述第二通孔12在转辊1转动时间断与第一通孔11连通。在本技术中,肥料自肥料入口4进入储肥筒10内,在工作时,施肥插柱2依次插入土壤深处,向前推动操控手柄7,由于储肥筒10与操控手柄7固定连接,因此储肥筒10也向前推动,储肥筒10不发生转动。转辊1在施肥筒的外周上进行转动,当第二通孔12与第一通孔11连通时,肥料从储肥筒10内依次通过第一通孔11、第一通孔11、第三通孔13,从施肥插柱2的末端流出。由于第一通孔11位于储肥筒10下部,因此在重力作用下,插入土壤深处的施肥插柱2末端将会掉出肥料,从而实现深层施肥。本技术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可有效对土壤深处进行施肥,继而可减少肥料的浪费,保障农作物对肥料的充分吸收利用,促进农作物根系向深层生长,加强根系,避免倒伏发生。本技术的优点还在于,第一通孔11开设于储肥筒10的下部,只有插入土壤的施肥插柱2才能够掉出肥料,可实现深层施肥的精准性。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辊1端口处固定接有皮带轮3,所述皮带轮3由驱动轮8通过皮带连接,所述驱动轮8与电动机驱动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储肥筒10上设有增压口5。在湿润的土壤中,常常会发生黏土堵塞第三通孔13,导致不能够正常施肥。通过储肥筒10上设有增压口5,对储肥筒10内腔进行增压,在内外压强差的作用下可有效避免土壤堵塞第三通孔13,导致肥料不能够正常的掉出。此外,在本方案中,第一通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深层施肥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深层施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储肥筒(10)、转辊(1)和操控手柄(7),所述储肥筒(10)上设有肥料入口(4),所述施肥筒与操控手柄(7)固定连接;所述储肥筒(10)和转辊(1)横置,所述储肥筒(10)设于转辊(1)的填充腔(9)内,两者紧密贴合,所述转辊(1)的转动中心轴为储肥筒(10),所述储肥筒(10)下部设有第一通孔(11);所述转辊(1)的转动面上设有施肥插柱(2),所述施肥插柱(2)内设有第三通孔(13),所述第三通孔(13)一端与转辊(1)转动面上的第二通孔(12)连通,另一端位于施肥插柱(2)末端,所述第二通孔(12)在转辊(1)转动时间断与第一通孔(11)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层施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储肥筒(10)、转辊(1)和操控手柄(7),所述储肥筒(10)上设有肥料入口(4),所述施肥筒与操控手柄(7)固定连接;所述储肥筒(10)和转辊(1)横置,所述储肥筒(10)设于转辊(1)的填充腔(9)内,两者紧密贴合,所述转辊(1)的转动中心轴为储肥筒(10),所述储肥筒(10)下部设有第一通孔(11);所述转辊(1)的转动面上设有施肥插柱(2),所述施肥插柱(2)内设有第三通孔(13),所述第三通孔(13)一端与转辊(1)转动面上的第二通孔(12)连通,另一端位于施肥插柱(2)末端,所述第二通孔(12)在转辊(1)转动时间断与第一通孔(11)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江涛
申请(专利权)人:渠县金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