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探测式水下机器人焊缝缺陷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海洋平台水下焊缝缺陷复合检测,是一种利用螺纹伸缩及连杆开闭结构实现机械运动,利用图像信号和超声波阵列探头复合作用达到检测目的的复合探测式水下机器人焊缝缺陷检测装置,用于海洋石油勘探开发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占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四大战略空间——陆、海、空、天中继陆地之后的第二大空间,是能源、生物资源和金属资源的战略性开发基地,不但是目前最现实的,而且也是最具发展潜力的空间。海洋将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地,水下机器人从20世纪后半叶诞生起,就伴随着人类认识海洋、开发海洋和保护海洋的进程不断发展。在人类争相向海洋进军的21世纪,水下机器人作为人类探索和开发海洋最重要的工具必将得到空前的重视和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能源战略的调整,海洋平台作为海上油气开发的重要手段得到充分的重视,海洋平台的安全性也越发引人关注。焊缝缺陷可以说是海洋平台最致命的安全危害,可导致环境污染甚至人员伤亡。海洋平台在水下部分环境具有高盐度、高腐蚀性、高湿度及难以检测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探测式水下机器人焊缝缺陷检测装置,是由仿鱼雷流线型壳体、驱动电机、螺纹伸缩连杆系统、转向齿轮系统、连杆开闭系统、视觉监测系统、超声波阵列探头和信号分析定位系统组成,其特征在于:主体由转向齿轮系统、两套螺纹伸缩连杆系统、连杆开闭系统和仿鱼雷流线型壳体组成;转向齿轮杆τ5(16)后端与伸缩连杆电机驱动模块(15)相连置于壳体内后端水平槽中,转向齿轮螺纹杆τ1(9)置于壳体内竖直槽中,转向齿轮螺纹杆τ1(9)下端与转向齿轮杆τ5(16)前端以齿轮啮合相连,转向齿轮螺纹杆τ1(9)从壳体上方伸出,四根固定铰支座(18)安装在壳体前外端连接连杆τ2(11),另一水平螺纹杆τ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探测式水下机器人焊缝缺陷检测装置,是由仿鱼雷流线型壳体、驱动电机、螺纹伸缩连杆系统、转向齿轮系统、连杆开闭系统、视觉监测系统、超声波阵列探头和信号分析定位系统组成,其特征在于:主体由转向齿轮系统、两套螺纹伸缩连杆系统、连杆开闭系统和仿鱼雷流线型壳体组成;转向齿轮杆τ5(16)后端与伸缩连杆电机驱动模块(15)相连置于壳体内后端水平槽中,转向齿轮螺纹杆τ1(9)置于壳体内竖直槽中,转向齿轮螺纹杆τ1(9)下端与转向齿轮杆τ5(16)前端以齿轮啮合相连,转向齿轮螺纹杆τ1(9)从壳体上方伸出,四根固定铰支座(18)安装在壳体前外端连接连杆τ2(11),另一水平螺纹杆τ4(14)后端与连杆开闭电机驱动模块(10)相连置于壳体内前端水平槽中,水平螺纹杆τ4(14)从壳体正前方缩进;所述螺纹伸缩连杆系统分为2组,转向齿轮螺纹杆τ1(9)置于壳体内竖直槽中,转向齿轮螺纹杆τ1(9)下端与转向齿轮杆τ5(16)前端以齿轮啮合相连,转向齿轮螺纹杆τ1(9)从壳体上方伸出,当转动齿轮螺纹杆τ1(9)转动时,由于内外螺纹连接结构,杆顺着螺纹线方向旋转,杆在竖直槽内向上伸出,水平螺纹杆τ4(14)后端与连杆开闭电机驱动模块(10)相连置于壳体内前端水平槽中,水平螺纹杆τ4(14)从壳体正前方缩进,当水平螺纹杆τ4(14)转动时,由于内外螺纹连接结构,杆逆着螺纹线方向旋转,杆在前端水平槽中向内缩进;所述转向齿轮系统由伸缩连杆电机驱动模块(15)、转向齿轮杆τ5(16)、转向齿轮螺纹杆τ1(9)组成,转向齿轮杆τ5(16)后端与伸缩连杆电机驱动模块(15)相连置于壳体内后端水平槽中,转向齿轮螺纹杆τ1(9)下端与转向齿轮杆τ5(16)前端以齿轮啮合相连,伸缩连杆电机驱动模块(15)转动使转向齿轮杆τ5(16)水平转动,由于转向齿轮的啮合作用使转动方向发生改变,使得转向齿轮螺纹杆τ1(9)竖直方向转动;所述连杆开闭系统由水平螺纹杆τ4(14)、连杆τ3(13)、连杆τ2(11)组成,水平螺纹杆τ4(14)前端与连杆τ3(13)下端通过螺母连接,连杆τ3(13)上端与连杆τ2(11)下端通过螺母连接,水平螺纹杆τ4(14)向内缩进,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欣,周乐,唐东林,陈洪江,马伟,杨进,汪春浦,陆阳,向秋林,唐帅,陈雪,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