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叶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78003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2 03:28
一种扇叶改良结构,包含:一轮毂、一连接件、复数扇叶;该连接件具有一套接部及复数嵌槽,透过该套接部套设于前述轮毂外,该等嵌槽环形阵列设于该连接件靠近外缘之部位;该等扇叶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并第一端嵌设于该等嵌槽内与该连接件结合,藉由本发明专利技术可解决已知扇叶与轮毂为非一体成型结构体进行结合所造成之缺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扇叶改良结构
一种扇叶改良结构,尤指一种改良扇叶与轮毂间结合方式的扇叶改良结构。
技术介绍
现行风扇扇叶主要透过一体包射成型或焊接之方式与轮毂结合成一体,其中;又以塑胶扇叶包射于金属轮毂最为常见,此项结构,首先将金属制之轮毂置入模具中再透过射出成型之方式将溶熔之塑胶材料填充于该金属轮毂周侧外缘,待塑胶材料冷却后,即在该金属轮毂周侧外缘形成复数扇叶,但部分需要设置超薄叶片之风扇扇叶之结构,却因塑胶材料过薄时缺乏结构强度,令扇叶无法进行增压导流,甚至当风扇转速过快时该等扇叶则进行偏摆无法工作。另有熟悉该项技艺之人士以结构强度较强之金属材质制成扇叶取代塑胶材质之扇叶;该等金属扇叶独立加工制造成型后透过焊接之方式与该金属轮毂结合,虽金属材质扇叶可解决塑胶材质扇叶结构强度不足之缺点,但金属材质扇叶与金属轮毂透过焊接结合时较难以控制扇叶与金属轮毂结合后之平衡度,并且用于将金属扇叶与金属轮毂焊接黏合之焊料亦容易令风扇运转时产生不平衡之情事发生。故如何将金属扇叶与金属轮毂进行组合且可保持两者间结合强度,又可令风扇运转时保持稳定性不偏摆则为本项技术之所欲改善之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已知技术之缺点,本专利技术之主要目的,提供一种具有较佳之结构强度薄型叶片的扇叶改良结构。为达上述之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一种扇叶改良结构,包含:一轮毂;一连接件,具有一套接部及复数嵌槽,所述连接件透过该套接部套设于前述轮毂外缘,该等嵌槽环形阵列设于该连接件靠近外缘之部位;复数扇叶,该等扇叶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等扇叶之第一端嵌设于该等嵌槽内与该连接件结合。该等扇叶之第一端处之扇叶高度可选择小于或等于该第二端之扇叶高度其中任一。更具有复数凹槽,该等凹槽环形阵列设置于该轮毂外缘处,所述连接件套接部对应该等凹槽处具有复数凸体对应嵌设于该等凹槽内。所述凹槽选择为正方形或三角形或半圆形或梯型其中任一,该等凸体对应与该凹槽形状相同并呈一凹一凸之结构搭配组设。该等扇叶选择呈弧形或非弧形其中任一。所述轮毂更具有一至少一滑槽,该滑槽环设于该轮毂外缘,所述连接件之套接部相对该滑槽处更具有至少一凸块,该凸块对应嵌设于该滑槽内。所述轮毂更具有一外螺纹,所述外螺纹环设于该轮毂之外缘,该连接件之套接部对应该外螺纹处具有一内螺纹,并该内、外螺纹透过正旋或逆旋之螺旋之方式进行结合或分离。本专利技术透过连接件先将该等扇叶固定结合后,再将该连接件套设于该轮毂之外部周缘,不仅可改善已知扇叶与轮毂以焊接结合所造成之容易偏摆不易控制平衡之缺失,更提供一种简易之结合结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扇叶改良结构之第一实施例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扇叶改良结构之第一实施例立体组合图;图2A为本专利技术扇叶改良结构之第一实施例组合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扇叶改良结构之第二实施例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扇叶改良结构之第二实施例立体组合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扇叶改良结构之第三实施例立体分解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扇叶改良结构之第三实施例立体组合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扇叶改良结构之第三实施例立体分解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扇叶改良结构之第三实施例立体组合图。附图中各序号所代表的组件为:扇叶改良结构1轮毂11容置空间111开放侧112封闭侧113凹槽114滑槽115卡槽116外螺纹117连接件12套接部121嵌槽122凸体123凸块124扇叶13第一端131第二端132。【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之上述目的及其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将依据所附图式之实施例予以说明。请参阅图1、图2、图2A,为本专利技术扇叶改良结构之第一实施例立体分解及组合及组合剖视图,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扇叶改良结构1,包含:一轮毂11、一连接件12、复数扇叶13;所述轮毂11为一圆形中空壳体,并该轮毂具有一容置空间111及一开放侧112及一封闭侧113,并该开放侧112与该封闭侧113与前述容置空间111相连通。所述连接件12具有一套接部121及复数嵌槽122,所述连接件12透过该套接部121套设于前述轮毂11外缘,该等嵌槽122呈环形阵列之排列方式设于该连接件12靠近外缘之部位,并该等嵌槽122可呈等距或非等距之方式进行排列,本实施例以等距之排列方式进行说明,但并不引以为限。所述套接部121为一通孔并连接该连接件12之上、下两侧,即所述连接件12成一环状结构体,所述连接件12与该轮毂11可透过紧配结合或透过焊接之方式进行固定结合。该等扇叶13具有一第一端131(即固定端)及一第二端132(自由端),该第一、二端131、132分设于该等扇叶13之两端,该等扇叶13之第一端131对应嵌设于所述连接件12之该等嵌槽122内,藉此与该连接件12结合。前述连接件12材质可为塑胶或金属材质其中任一,并若该连接件12为金属材质时该等扇叶13之第一端131透过紧配之方式嵌设于该等嵌槽122内,或透过雷射焊接之方式令该扇叶13之第一端131与该连接件12之嵌槽122熔接一体,或透过铆合之方式与该连接件12结合一体。另,亦可将该等扇叶13设置于模具(图中未示)内,再以射出成型之方式射出该连结件12结构体将该等扇叶13与该连结件12结合一体。该等扇叶13之第一端131处之扇叶高度可选择小于或等于该第二端132之高度其中任一,本实施例以第一、二端131、132等高作为说明实施例但并不引以为限。该等扇叶13选择呈弧形或非弧形其中任一之结构态样,本实施例以弧形结构态样作为说明实施例,但并不引以为限。请参阅图3、图4,为本专利技术扇叶改良结构之第二实施例立体分解及组合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部分结构相同在此将不再赘述,为本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之不同处在于本实施例之轮毂11更具有复数凹槽114,该等凹槽114环形阵列设置于该轮毂11外缘处,所述连接件12套接部121对应该等凹槽114处具有复数凸体123对应嵌设于该等凹槽114内,藉由此项结构之设置可增加轮毂11与该连接件12之结合强度,并防止连接件12与轮毂11松脱。所述凹槽114选择为正方形或三角形或半圆形或梯型其中任一,该等凸体123对应与该凹槽114形状相同并呈一凹一凸之结构搭配组设,本实施例以三角形作为说明实施例但并不引以为限。请参阅图5、图6,为本专利技术扇叶改良结构之第三实施例立体分解及组合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部分结构相同在此将不再赘述,为本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之不同处在于所述轮毂11更具有一至少一滑槽115,该滑槽115环设于该轮毂11外缘,所述连接件12之套接部121相对该滑槽115处更具有至少一凸块124,该凸块124对应嵌设于该滑槽115内,该滑槽115末端具有一卡槽116,当该连结件12对应该轮毂11进行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时,可令该凸块124于该滑槽115中对应滑动,并当该凸块124对应滑入该卡槽116内则令该连接件12与轮毂11做卡合,反之,若将凸块124移出卡槽116则解除卡合之动作。请参阅图7、图8,为本专利技术扇叶改良结构之第四实施例立体分解及组合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部分结构相同在此将不再赘述,为本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之不同处在于所述轮毂11更具有一外螺纹117,所述外螺纹117环设于该轮毂11之外缘,该连接件12之套接部121对应该外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扇叶改良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扇叶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轮毂;一连接件,具有一套接部及复数嵌槽,所述连接件透过该套接部套设于前述轮毂外缘,该等嵌槽环形阵列设于该连接件靠近外缘之部位;复数扇叶,该等扇叶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等扇叶之第一端嵌设于该等嵌槽内与该连接件结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扇叶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轮毂;一连接件,具有一套接部及复数嵌槽,所述连接件透过该套接部套设于前述轮毂外缘,该等嵌槽环形阵列设于该连接件靠近外缘之部位;复数扇叶,该等扇叶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等扇叶之第一端嵌设于该等嵌槽内与该连接件结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扇叶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之第一端处之扇叶高度可选择小于或等于该第二端之扇叶高度其中任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扇叶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具有复数凹槽,该等凹槽环形阵列设置于该轮毂外缘处,所述连接件套接部对应该等凹槽处具有复数凸体对应嵌设于该等凹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扇叶改良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亮华王得中
申请(专利权)人: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