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泵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97536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2 0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道泵泥装置,其包括液压行走单元、液压柱塞泵单元和液压螺杆进料单元;所述液压行走单元包括两个并行设置的行走轮,所述液压柱塞泵单元设于液压行走单元上,所述液压螺杆进料单元设于液压柱塞泵单元的一端;所述液压螺杆进料单元包括管道拟合瓦、锥形进料斗和设于所述锥形进料斗内部的螺杆进料装置,所述管道拟合瓦贴合与所需清淤的管道内部,所述锥形进料斗的大口一端与管道拟合瓦相连接,小口一端的下部与液压柱塞泵单元的端部连接;所述液压柱塞泵单元的端部还设有输送管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够快速解决排水管道内淤泥的处理工作,无安全风险,处理出的淤泥含水率低,便于运输和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泵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泥处理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简单、排污快捷、排出的污泥便于运输和处理的管道泵泥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城市的地下大动脉,排水管线承担了排除城市污水、废水与雨水的重任,对城市的生产和生活影响巨大,目前国内已建成的排水管线总长约35万公里。而城市排水管网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垃圾和大颗粒悬浮物的沉积,从而造成排水管道过水断面损失,进而影响管道的排水功能。排水管道的堵塞,通常会为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目前国内常见的雨天城市道路积水、污水外溢均与此有着一定的关系,因此排水管道内的淤泥清理十分必要。目前国内常用的排水管道淤泥清理办法有人工管道内清捞、绞车疏通以及高压射水清洗,但上述各种工艺均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如人工清捞管径有着一定的限制,不是每种管道都适合人工清捞,且人工清捞效率低;绞车疏通同样效率较低;高压射水清洗会导致大量的泥浆水无法处理,这些问题导致了当前排水管道清淤工作效率低下,进而也导致了排水管道排水能力受限。综上可见,目前需要一种新型的管道污泥排除装置,以满足除污泥方便、效率高、除污效果好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管道泵泥装置,其结构简单,能够快速解决排水管道内淤泥的处理工作,无安全风险,处理出的淤泥含水率低,便于运输和处理。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管道泵泥装置,包括液压行走单元、液压柱塞泵单元和液压螺杆进料单元;所述液压行走单元包括两个并行设置的行走轮,所述液压柱塞泵单元设于液压行走单元上,所述液压螺杆进料单元设于液压柱塞泵单元的一端;所述液压螺杆进料单元包括管道拟合瓦、锥形进料斗和设于所述锥形进料斗内部的螺杆进料装置,所述管道拟合瓦贴合与所需清淤的管道内部,所述锥形进料斗的大口一端与管道拟合瓦相连接,所述锥形进料斗的小口一端的下部与液压柱塞泵单元的端部连接;所述液压柱塞泵单元的端部还设有输送管道。优选的方案,所述行走轮为履带式行走轮。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管道拟合瓦的外径与所清淤的管道内径相等。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管道泵泥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技术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采用履带式行走轮,行走于管道内壁,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清淤速度快、效率高;2、通过设于前端的液压螺杆进料单元,使管道内壁的淤泥通过管道拟合瓦完全进入锥形进料斗,并通过液压柱塞泵单元将淤泥通过输送管道输送到管道外部,其清淤效果好;3、本专利技术无安全风险,且处理出的淤泥含水率低,便于运输和处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管道泵泥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管道泵泥装置的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专利技术的概念。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管道泵泥装置,其包括液压行走单元1、液压柱塞泵单元2和液压螺杆进料单元3;所述液压行走单元1包括两个并行设置的履带式行走轮11,所述液压柱塞泵2单元设于液压行走单元1上,所述液压螺杆进料单元3设于液压柱塞泵单元2的一端;所述液压螺杆进料单元3包括管道拟合瓦31、锥形进料斗32和设于所述锥形进料斗32内部的螺杆进料装置33,所述管道拟合瓦31贴合与所需清淤的管道内部,所述锥形进料斗32的大口一端与管道拟合瓦31相连接,所述锥形进料斗32的小口一端的下部与液压柱塞泵单元2的端部连接;所述液压柱塞泵单元2的端部还设有输送管道4。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为:本专利技术将液压柱塞泵安放于可在管道内行走的液压履带车上,履带车前端设有液压连杆进料单元,履带车行驶时,管道内淤泥将汇集至进料单元内,然后通过柱塞泵的工作,将管道内的淤泥通过连接于液压履带车后部的管道输送至地面的淤泥运输车上,从而完成管道内淤泥的清理工作。本项工艺能够快速解决排水管道内淤泥的处理工作,无安全风险,处理出的淤泥含水率低,便于运输和处理。本工艺可运用于常规管道状况下的疏通清理工作,但工艺受制于管道缺陷状况,对于管道内存在严重的错位、变形、脱节、破裂等结构性缺陷的状况,此种管道清淤方法不适用。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均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管道泵泥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道泵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液压行走单元、液压柱塞泵单元和液压螺杆进料单元;所述液压行走单元包括两个并行设置的行走轮,所述液压柱塞泵单元设于液压行走单元上,所述液压螺杆进料单元设于液压柱塞泵单元的一端;所述液压螺杆进料单元包括管道拟合瓦、锥形进料斗和设于所述锥形进料斗内部的螺杆进料装置,所述管道拟合瓦贴合与所需清淤的管道内部,所述锥形进料斗的大口一端与管道拟合瓦相连接,所述锥形进料斗的小口一端的下部与液压柱塞泵单元的端部连接;所述液压柱塞泵单元的端部还设有输送管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泵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液压行走单元、液压柱塞泵单元和液压螺杆进料单元;所述液压行走单元包括两个并行设置的行走轮,所述液压柱塞泵单元设于液压行走单元上,所述液压螺杆进料单元设于液压柱塞泵单元的一端;所述液压螺杆进料单元包括管道拟合瓦、锥形进料斗和设于所述锥形进料斗内部的螺杆进料装置,所述管道拟合瓦贴合与所需清淤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连合李佳川李通宋小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誉帆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