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科考船用可升降鳍板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974659 阅读:2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2 0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科考船用可升降鳍板系统,其包括可升降鳍板、升降装置和竖井,所述竖井设置在科考船中部,所述可升降鳍板设置在竖井中且与科考船之间通过升降装置连接,其还包括导轨与滑块,其中,所述导轨设置在竖井中,滑块设置在可升降鳍板上,导轨与滑块相互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科考船用可升降鳍板系统,其不仅结构简单可靠,而且精度更高,对竖井形变的耐受性更强。

Lifting fin plate system for scientific expedition ship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arine expedition lift fin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lifting plate fin, lifting device and the shaft, the shaft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expedition, lifting fin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shaft connected by a lifting device and expedition ship, which also includes a guide rail and the slider. Among them, the guide rail is arranged in the shaft, a slipper is arranged on the lifting fin plate, guide rail and slide with each other. The lifting fin plate system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and reliable structure, higher accuracy and stronger tolerance to deformation of the shaf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科考船用可升降鳍板系统
本技术涉及可升降鳍板,尤其涉及一种科考船用可升降鳍板系统。
技术介绍
在科考船领域,可升降鳍板是一种重要的可靠搭载平台,其下端可以搭载多种检测仪器,并使得这些检测仪器可以免除海面水流的影响。可升降鳍板设置在竖井中,其通过升降装置与科考船实现连接;现有技术中,可升降鳍板主要通过轮系统与竖井相互配合,实现可升降鳍板在竖井中的平稳运动。然而,可升降鳍板上设置滚轮不仅工艺复杂,而且在海况恶劣时竖井可能会随船体产生一定的形变,此时滚轮系统难以有效的适应该形变而容易产生失效或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目前可升降鳍板系统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科考船用可升降鳍板系统,其不仅结构简单可靠,而且精度更高,对竖井形变的耐受性更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科考船用可升降鳍板系统,其包括可升降鳍板、升降装置和竖井,所述竖井设置在科考船中部,所述可升降鳍板设置在竖井中且与科考船之间通过升降装置连接,其还包括导轨与滑块,其中,所述导轨设置在竖井中,滑块设置在可升降鳍板上,导轨与滑块相互配合。优选地,所述导轨具有呈90°的两导轨板,所述滑块与两导轨板相互配合。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滑块包括一固定端和两个滑动端,其中,所述滑块通过固定端固定在可升降鳍板上,所述两个滑动端呈90°,分别与滑块所对应的导轨的两个导轨板相互配合。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滑动端上设置有弹性件。优选地,所述导轨通过导轨支撑件固定在竖井上个,所述导轨支撑件为多L形支撑件,同一导轨通过多个并排排列的L行支撑件实现固定。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导轨与导轨支撑件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竖井与所述导轨支撑件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与滑块之间预置一间隙,所述间隙为0.3~1cm。优选地,所述滑块通过螺丝与可升降鳍板相配合。本技术实施的优点: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达成什么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科考船用可升降鳍板系统,其没有采用复杂且易损的滚轮系统,而是采用了滑块-导轨的结构;滑块上设置有弹性件,可以减弱可升降鳍板在晃动是对可升降鳍板所搭载的设备的干扰;所述导轨采用分节支撑的方式,根据竖井的具体参数和数据,以及根据导轨的具体数据,然后选用或修改支撑件至合适的高度后,实现船体竖井与导轨的有效配合,使得导轨具有极佳的线性,保障可升降鳍板的平稳升降;滑块与导轨之间的间隙,其不仅可以保证可升降鳍板的平稳升降,而且可以使得可升降鳍板从容应对船体形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科考船用可升降鳍板系统的俯视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科考船用可升降鳍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科考船用可升降鳍板系统,其包括可升降鳍板2和竖井1,所述竖井设置在科考船中部,所述可升降鳍板设置在竖井中且与科考船之间通过升降装置连接,其还包括导轨4与滑块3,其中,所述导轨设置在竖井中,滑块设置在可升降鳍板上,导轨与滑块相互配合。本系统采用导轨滑块实现可升降鳍板与竖井的相互配合,其不仅工作状况更为稳定,而且其没有活动部件且耐腐蚀,相较于滚轮系统不仅不容易发生损伤,而且不会出现突然的破坏性损伤导致装置停止运行。其中,所述滑块包括三部分,分别位于鳍板艏部两侧和鳍板艉部,所述导轨包括三条,其分别与三部分滑块配合。其中,所述导轨4包括呈90°的两导轨板,所述滑块与两导轨板相互配合。滑块与导轨的导轨板之间通过面接触并实现滑动,两个导轨板支架呈90°夹角,使得单根导轨可以实现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对可升降鳍板实现约束。导轨可以采用特种不锈钢制作而成。所述导轨与竖井之间通过多个导轨支撑件41连接,所述导轨支撑件可以采用L形钢材制作而成。所述导轨支撑件为具有一定厚度的板状零件,多个导轨支撑件之间相互并排排列并相隔一定的距离,实现对导轨的支撑。采用板状零件且相互之间具有间隙,其不仅是为了减小支撑结构的重量,而是为了保证其对导轨的高精度的支撑以及其可以随船体形变而形变。可升降鳍板系统对导轨的安装的精度要求非常高,进而导致其不仅对竖井、导轨的精度要求非常高,而且对安装过程的精度要求也很高,而且这些精度要求还要充分考虑到在实际应用中的船体的形变等因素,以及设置竖井的船体的精度因素,因此,实现可升降鳍板系统的导轨的高精度的安装具有很大的工艺难度。当采用多个导轨支撑件对导轨进行固定时,可以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然后通过对导轨支撑件的大小进行相应的修饰,进而保证安装后的导轨符合精度要求。就这个用途和作用而言,导轨支撑件具有导轨轨迹校正元件的作用。导轨与导轨支撑件之间、导轨支撑件与竖井之间采用焊接的方式实现连接,避免采用螺纹等可拆卸连接,以防船体形变等因素导致的连接松动,这些连接松动可能会对导轨精度造成负面影响。其中,所述滑块包括一固定端和两个滑动端,其中,所述滑块通过固定端固定在可升降鳍板上,所述两个滑动端之间呈90°,分别与滑块所对应的导轨的两个导轨板相互配合。如此,可以实现滑块与导轨之间的密切配合。单个滑块可以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为可升降鳍板提供支撑。在其中的一种具体应用中,所述滑动端上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采用硬质塑料,如特种橡胶等,其不仅实现与导轨板的相对滑动,而且具有相当的耐腐蚀性,相较于金属部件又具有更好的弹性。在一种实际的应用中,所述滑块与所述鳍板之间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实现相互固定,如采用螺丝等实现连接。采用可拆卸连接的好处在于,可以在设备检修时换掉就的滑块并换上新的滑块,更换滑块的必要性在于,随着滑动摩擦次数的增加、海水的腐蚀等因素的存在,滑块可能会面临磨损,这些磨损可能会导致两方面的不利后果:一方面是摩擦系数的增加,导致可升降鳍板的升降阻力增加,另一方面,滑块的局部磨损导致滑块与导轨之间的间隙的增大。其中,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导轨与滑块之间预置一间隙,所述间隙为0.3~1cm。所述间隙的作用,不仅是为了方便可升降鳍板的顺利升降,而且该间隙可以使得可升降鳍板能够从容应对船体形变。若该间隙过小,则可升降鳍板难以适应船体较大的形变,其可能在导轨的作用下随船体发生形变;若该间隙过大,则可升降鳍板在导轨间的摆动空间变大,其摆动幅度增加,相应的,滑块与导轨之间的碰撞所产生的冲击力也增大,这些均对可升降鳍板中安装的海洋监测设备构成负面影响。其中,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可升降鳍板分为入水段和无水段。所述入水段是指,可升降鳍板在实现最大程度的下潜时,鳍板浸入海水中的部分;所述无水段是指,可升降鳍板在实现最大程度的下潜时,所述可升降鳍板依然在海面以上的部分。在本技术所提供的科考船用可升降鳍板系统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科考船用可升降鳍板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科考船用可升降鳍板系统,其包括可升降鳍板和竖井,所述竖井设置在科考船中部,所述可升降鳍板设置在竖井中且与科考船之间通过升降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导轨与滑块,其中,所述导轨设置在竖井中,滑块设置在可升降鳍板上,导轨与滑块相互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科考船用可升降鳍板系统,其包括可升降鳍板和竖井,所述竖井设置在科考船中部,所述可升降鳍板设置在竖井中且与科考船之间通过升降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导轨与滑块,其中,所述导轨设置在竖井中,滑块设置在可升降鳍板上,导轨与滑块相互配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科考船用可升降鳍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包括呈90°的两导轨板,所述滑块与两导轨板相互配合。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科考船用可升降鳍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包括一固定端和两个滑动端,其中,所述滑块通过固定端固定在可升降鳍板上,所述两个滑动端呈90°,分别与滑块所对应的导轨的两个导轨板相互配合。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科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洪波周宏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富勋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