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性聚氨酯消光树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7242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1 2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性聚氨酯消光树脂,按质量份数计,具体由如下组份制得:多异氰酸酯10‑18份、聚酯多元醇10‑30份、DMPA0.3‑1.5份、磺酸钠盐0.8‑2.4份、己二胺1.5‑2.5份、二元醇35‑60份、催化剂0.02‑0.05份、二甲基乙醇胺5‑7份、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3‑9份、去离子水200‑280份。经过实验,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水性聚氨酯消光树脂,相比于现有技术提供的涂覆消光层的水性聚氨酯树脂,具有同样优良的消光性能,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消光涂层不均匀或者消光涂层脱落等问题,更具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性聚氨酯消光树脂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具体涉及一种水性聚氨酯消光树脂。
技术介绍
聚氨酯(PU)是指主链上含有大量氨基甲酸酯基团的高聚物聚氨基甲酸酯的简称。因其表现出优异的物化性能,现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合成革、人造革行业,是一种多功能聚合物材料。合成革用聚氨酯树脂分为油性聚氨酯树脂和水性聚氨酯树脂,其中水性聚氨酯树脂是将高聚物聚氨基甲酸酯分散于水中而制得。在目前的合成革企业中,95%以上还是使用油性聚氨酯树脂制作人造革、合成革,只有不到5%的企业在小规模的使用水性聚氨酯树脂制造合成革。现有技术中,对水性聚氨酯树脂进行消光处理时,往往会发生消光涂层不均匀或者消光涂层脱落等问题,严重影响产品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水性聚氨酯消光树脂。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水性聚氨酯消光树脂,按质量份数计,具体由如下组份制得:多异氰酸酯10-18份、聚酯多元醇10-30份、DMPA0.3-1.5份、磺酸钠盐0.8-2.4份、己二胺1.5-2.5份、二元醇35-60份、催化剂0.02-0.05份、二甲基乙醇胺5-7份、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3-9份、去离子水200-280份;其制备方法,具体为以下步骤:(1)将所述聚酯多元醇、二元醇先使用55-65℃热风风干15-20分钟,然后在80-140℃下真空脱水45-60分钟,真空度为0.04-0.07MPa,使其含水率小于0.02%;(2)将步骤(1)得到的物料投入反应釜中,加热至70-75℃,加入所述二异氰酸酯和二分之一的所述DMPA,保温15-25分钟后,再升温至85-90℃,保温110-130分钟,使其充分反应,期间每隔40分钟加入所述催化剂,第一次加量为50%,第二次加量为30%,第三次加量为20%;(3)检测反应釜中NCO含量,当NCO含量达到理论值时,降温至55-58℃,加入剩余所述DMPA,继续反应200-240分钟;(4)再次检测反应釜中NCO含量,当NCO含量达到理论值时,冷却至40-45℃后加入所述二甲基乙醇胺反应12-18分钟,得到预聚体;(5)将制得的预聚体快速倒入带去离子水的釜中,加入所述磺酸钠盐,期间不断搅拌,后加入所述己二胺扩链,脱除丙酮,搅拌均匀后,最后加入所述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即得所述水性聚氨酯消光树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经过实验,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水性聚氨酯消光树脂,相比于现有技术提供的涂覆消光层的水性聚氨酯树脂,具有同样优良的消光性能,同时,本专利技术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消光涂层不均匀或者消光涂层脱落等问题,更具市场竞争力。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一种水性聚氨酯消光树脂,按质量份数计,具体由如下组份制得:多异氰酸酯10份、聚酯多元醇10份、DMPA0.3份、磺酸钠盐0.8份、己二胺1.5份、二元醇35份、催化剂0.02份、二甲基乙醇胺5份、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3份、去离子水200份;其制备方法,具体为以下步骤:(1)将所述聚酯多元醇、二元醇先使用55℃热风风干15分钟,然后在80℃下真空脱水45分钟,真空度为0.04MPa,使其含水率小于0.02%;(2)将步骤(1)得到的物料投入反应釜中,加热至70℃,加入所述二异氰酸酯和二分之一的所述DMPA,保温15分钟后,再升温至85℃,保温110分钟,使其充分反应,期间每隔40分钟加入所述催化剂,第一次加量为50%,第二次加量为30%,第三次加量为20%;(3)检测反应釜中NCO含量,当NCO含量达到理论值时,降温至55℃,加入剩余所述DMPA,继续反应200分钟;(4)再次检测反应釜中NCO含量,当NCO含量达到理论值时,冷却至40℃后加入所述二甲基乙醇胺反应12分钟,得到预聚体;(5)将制得的预聚体快速倒入带去离子水的釜中,加入所述磺酸钠盐,期间不断搅拌,后加入所述己二胺扩链,脱除丙酮,搅拌均匀后,最后加入所述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即得所述水性聚氨酯消光树脂。实施例2一种水性聚氨酯消光树脂,按质量份数计,具体由如下组份制得:多异氰酸酯18份、聚酯多元醇30份、DMPA1.5份、磺酸钠盐2.4份、己二胺2.5份、二元醇60份、催化剂0.05份、二甲基乙醇胺7份、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9份、去离子水280份;其制备方法,具体为以下步骤:(1)将所述聚酯多元醇、二元醇先使用65℃热风风干20分钟,然后在140℃下真空脱水60分钟,真空度为0.07MPa,使其含水率小于0.02%;(2)将步骤(1)得到的物料投入反应釜中,加热至75℃,加入所述二异氰酸酯和二分之一的所述DMPA,保温25分钟后,再升温至90℃,保温130分钟,使其充分反应,期间每隔40分钟加入所述催化剂,第一次加量为50%,第二次加量为30%,第三次加量为20%;(3)检测反应釜中NCO含量,当NCO含量达到理论值时,降温至58℃,加入剩余所述DMPA,继续反应240分钟;(4)再次检测反应釜中NCO含量,当NCO含量达到理论值时,冷却至45℃后加入所述二甲基乙醇胺反应18分钟,得到预聚体;(5)将制得的预聚体快速倒入带去离子水的釜中,加入所述磺酸钠盐,期间不断搅拌,后加入所述己二胺扩链,脱除丙酮,搅拌均匀后,最后加入所述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即得所述水性聚氨酯消光树脂。实施例3一种水性聚氨酯消光树脂,按质量份数计,具体由如下组份制得:多异氰酸酯15份、聚酯多元醇20份、DMPA0.8份、磺酸钠盐1.6份、己二胺2.1份、二元醇48份、催化剂0.04份、二甲基乙醇胺6份、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7份、去离子水250份;其制备方法,具体为以下步骤:(1)将所述聚酯多元醇、二元醇先使用60℃热风风干18分钟,然后在120℃下真空脱水50分钟,真空度为0.06MPa,使其含水率小于0.02%;(2)将步骤(1)得到的物料投入反应釜中,加热至73℃,加入所述二异氰酸酯和二分之一的所述DMPA,保温20分钟后,再升温至88℃,保温120分钟,使其充分反应,期间每隔40分钟加入所述催化剂,第一次加量为50%,第二次加量为30%,第三次加量为20%;(3)检测反应釜中NCO含量,当NCO含量达到理论值时,降温至56℃,加入剩余所述DMPA,继续反应220分钟;(4)再次检测反应釜中NCO含量,当NCO含量达到理论值时,冷却至42℃后加入所述二甲基乙醇胺反应16分钟,得到预聚体;(5)将制得的预聚体快速倒入带去离子水的釜中,加入所述磺酸钠盐,期间不断搅拌,后加入所述己二胺扩链,脱除丙酮,搅拌均匀后,最后加入所述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即得所述水性聚氨酯消光树脂。对比实施例1本对比实施例1与实施例1相比,不加入所述磺酸钠盐,除此外的方法步骤均相同。对比实施例2本对比实施例2与实施例2相比,不加入所述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除此外的方法步骤均相同。对比实施例3本对比实施例3与实施例3相比,不使用步骤(1)-(5)的制备方法,仅使用常规方法制备,除此外的方法步骤均相同。对照组现有的涂覆有消光层的水性聚氨酯树脂。分别测定上述7种水性聚氨酯树脂的消光性能,结果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性聚氨酯消光树脂,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计,具体由如下组份制得:多异氰酸酯10‑18份、聚酯多元醇10‑30份、DMPA0.3‑1.5份、磺酸钠盐0.8‑2.4份、己二胺1.5‑2.5份、二元醇35‑60份、催化剂0.02‑0.05份、二甲基乙醇胺5‑7份、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3‑9份、去离子水200‑280份;其制备方法,具体为以下步骤:(1)将所述聚酯多元醇、二元醇先使用55‑65℃热风风干15‑20分钟,然后在80‑140℃下真空脱水45‑60分钟,真空度为0.04‑0.07MPa,使其含水率小于0.02%;(2)将步骤(1)得到的物料投入反应釜中,加热至70‑75℃,加入所述二异氰酸酯和二分之一的所述DMPA,保温15‑25分钟后,再升温至85‑90℃,保温110‑130分钟,使其充分反应,期间每隔40分钟加入所述催化剂,第一次加量为50%,第二次加量为30%,第三次加量为20%;(3)检测反应釜中NCO含量,当NCO含量达到理论值时,降温至55‑58℃,加入剩余所述DMPA,继续反应200‑240分钟;(4)再次检测反应釜中NCO含量,当NCO含量达到理论值时,冷却至40‑45℃后加入所述二甲基乙醇胺反应12‑18分钟,得到预聚体;(5)将制得的预聚体快速倒入带去离子水的釜中,加入所述磺酸钠盐,期间不断搅拌,后加入所述己二胺扩链,脱除丙酮,搅拌均匀后,最后加入所述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即得所述水性聚氨酯消光树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性聚氨酯消光树脂,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计,具体由如下组份制得:多异氰酸酯10-18份、聚酯多元醇10-30份、DMPA0.3-1.5份、磺酸钠盐0.8-2.4份、己二胺1.5-2.5份、二元醇35-60份、催化剂0.02-0.05份、二甲基乙醇胺5-7份、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3-9份、去离子水200-280份;其制备方法,具体为以下步骤:(1)将所述聚酯多元醇、二元醇先使用55-65℃热风风干15-20分钟,然后在80-140℃下真空脱水45-60分钟,真空度为0.04-0.07MPa,使其含水率小于0.02%;(2)将步骤(1)得到的物料投入反应釜中,加热至70-75℃,加入所述二异氰酸酯和二分之一的所述DMPA,保温15-25分钟后,再升温至85-90℃,保温110-130分钟,使其充分反应,期间每隔40分钟加入所述催化剂,第一次加量为50%,第二次加量为30%,第三次加量为20%;(3)检测反应釜中NCO含量,当NCO含量达到理论值时,降温至55-58℃,加入剩余所述DMPA,继续反应200-240分钟;(4)再次检测反应釜中NCO含量,当NCO含量达到理论值时,冷却至40-45℃后加入所述二甲基乙醇胺反应12-18分钟,得到预聚体;(5)将制得的预聚体快速倒入带去离子水的釜中,加入所述磺酸钠盐,期间不断搅拌,后加入所述己二胺扩链,脱除丙酮,搅拌均匀后,最后加入所述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即得所述水性聚氨酯消光树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聚氨酯消光树脂,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计,具体由如下组份制得:多异氰酸酯12-16份、聚酯多元醇15-25份、DMPA0.5-1.3份、磺酸钠盐1.2-2.2份、己二胺1.8-2.4份、二元醇40-55份、催化剂0.02-0.04份、二甲基乙醇胺5.5-6.8份、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4-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欢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尚峰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