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形密封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55976 阅读:3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8 09:55
一种唇形密封圈,包括骨架环和附着在骨架环上的弹性环,弹性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密封部,用于实现径向密封,至少一个第一密封部包括:两个以上的第一唇,沿轴向依次设置,在与第一密封部阻拦被封物质的轴向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较靠前的第一唇的唇口在径向上比较靠后的第一唇的唇口突出;和/或,至少一个第二密封部,用于实现轴向密封,至少一个第二密封部包括:两个以上的第二唇,沿径向依次设置,在与第二密封部阻拦被封物质的径向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较靠前的第二唇的唇口在轴向上比较靠后的第二唇的唇口突出。本方案的唇形密封圈兼备耐压性强和跳动跟随性好的优点,能够应用在压力较大且旋转地旋转件跳动较大的工作环境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唇形密封圈
本技术涉及密封
,特别是涉及一种唇形密封圈。
技术介绍
密封圈作为一种常用机械零件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主要起到防止润滑剂泄漏、防止污染物进入的作用。唇形密封圈是其中一种常用密封圈,其套设在旋转件(如转轴)上,且密封圈的唇抵靠旋转件,当旋转件旋转时,唇相对旋转件旋转。在一些应用中,唇形密封圈受到的压力较大,且旋转地旋转件跳动较大,此时要求唇形密封圈同时兼备耐压性强、跳动跟随性好的优点,然而,现有唇形密封圈无法做法这一点。所谓耐压性强是指:密封圈的唇在受到较大压力时不会因发生大变形而与旋转件大面积接触。所谓跳动跟随性好是指:旋转地旋转件发生较大跳动时密封圈跟随其一起跳动,以使密封圈的唇与旋转件保持在合适的距离防止润滑剂泄漏、污染物进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唇形密封圈无法兼备耐压性强、跳动跟随性好的优点,以应用在压力较大且旋转地旋转件跳动较大的工作环境中。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唇形密封圈,包括骨架环和附着在所述骨架环上的弹性环,所述弹性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密封部,用于实现径向密封,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密封部包括:两个以上的第一唇,沿所述唇形密封圈的轴向依次设置,在与所述第一密封部阻拦被封物质的轴向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较靠前的所述第一唇的唇口在径向上比较靠后的第一唇的唇口突出;和/或,至少一个第二密封部,用于实现轴向密封,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密封部包括:两个以上的第二唇,沿所述唇形密封圈的径向依次设置,在与所述第二密封部阻拦被封物质的径向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较靠前的所述第二唇的唇口在轴向上比较靠后的第二唇的唇口突出。可选地,所述骨架环包括第一径向延伸部和第一轴向延伸部,所述第一轴向延伸部位于所述第一径向延伸部的径向外侧;所述第一密封部自所述第一径向延伸部的径向内端背向所述第一轴向延伸部倾斜延伸;所述第二密封部自所述第一径向延伸部的径向内端朝向径向外端倾斜延伸。可选地,所述弹性环包括所述第一密封部和所述第二密封部;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密封部、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密封部在所述轴向上均位于第一径向延伸部面向第一轴向延伸部的一侧。可选地,所述第一密封部的数量为两个,并沿所述轴向依次设置。可选地,还包括:旋转件,所述旋转件包括第二径向延伸部和第二轴向延伸部,所述第二轴向延伸部位于所述第二径向延伸部的径向内侧;所述第一密封部用于与所述第二轴向延伸部形成径向接触式密封;所述第二密封部用于与所述第二径向延伸部形成轴向接触式密封。可选地,所述弹性环包括所述第一密封部和所述第二密封部;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密封部在所述轴向上位于第一径向延伸部面向第一轴向延伸部的一侧,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密封部在所述轴向上位于第一径向延伸部背向第一轴向延伸部的一侧。可选地,还包括:旋转件,所述旋转件包括第二径向延伸部和第二轴向延伸部,所述第二轴向延伸部位于所述第二径向延伸部的径向内侧;所述第二密封部用于与所述第二径向延伸部形成轴向接触式密封。可选地,所述第一密封部的数量为两个,并沿所述轴向依次设置,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密封部与所述第二密封部位于所述第一径向延伸部的轴向同一侧,且用于与所述第二轴向延伸部形成非接触式密封。可选地,还包括:弹簧,环绕所述唇形密封圈的中轴线,并套设在所述第一密封部上。可选地,所述第一唇、第二唇的纵截面为V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用于实现径向密封的第一密封部包括两个以上的第一唇,用于实现轴向密封的第二密封部包括两个以上的第二唇。当第一、二密封部受到的压力较小、旋转件的跳动较小时,最靠前的第一、二唇的唇口与旋转件接触。随着压力的增大、跳动的增大,较靠后的第一、二唇的唇口也相继与旋转件接触。因此,受到较大压力时,通过多个第一、二唇的唇口与旋转件接触,防止了第一、二密封部与旋转件大面积接触,使得唇形密封圈的耐压性强。另外,由于第一、二密封部上依次设置的多个第一、二唇的唇口与旋转件的距离渐变,故第一、二密封部不会太厚,在旋转件跳动较大时,第一、二密封部易跟着旋转件一起跳动,使得唇形密封圈的跳动跟随性好。由此,唇形密封圈兼备耐压性强和跳动跟随性好的优点,能够应用在压力较大且旋转地旋转件跳动较大的工作环境中。而且,当第一、二密封部受到的压力较小、旋转件的跳动较小时,只有少数量的第一、二唇与旋转件接触,因此,第一、二密封部与旋转件因接触面积小而磨损少,第一、二密封部也易跟着旋转件一起跳动。再者,第一、二密封部中依次设置的多个第一、二唇能形成迷宫式密封,提高了唇形密封圈的密封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唇形密封圈的剖面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中唇形密封圈的剖面图;图3是图2中第二密封部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中唇形密封圈的剖面图;上述所有剖面图的剖切面均为唇形密封圈的中轴线所在的平面,且为了减小图幅,图中仅示意出唇形密封圈的一半。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第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唇形密封圈包括骨架环1和附着在骨架环1上的弹性环2。其中,弹性环2包括第一密封部3,第一密封部3用于实现径向密封,使得唇形密封圈套设在旋转件(未图示)上,并与旋转件形成密封时,被封物质(即润滑剂)无法沿方向Y1泄漏。所述旋转件工作时以唇形密封圈的中轴线O为中心旋转,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件以转轴为例。第一密封部3包括沿轴向Y依次设置的第一唇30、31、32。在与第一密封部3阻拦被封物质的轴向方向相反的方向Y1上,第一唇30比第一唇31较靠前,第一唇31比第一唇32较靠前。第一唇30的唇口300在径向X上比第一唇31的唇口310突出,第一唇31的唇口310在径向X上比第一唇32的唇口320突出。换言之,第一唇30的唇口300、第一唇31的唇口310、第一唇32的唇口320与旋转件的距离渐变,且第一唇30的唇口300在径向X上最靠近旋转件,第一唇32的唇口320在径向X上最远离旋转件。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所谓唇口是指唇的与旋转件最先接触的部位,方向Y1即为第一唇30的前表面S1指向后表面S2的轴向方向,所谓第一唇30的前表面S1是指与旋转件的待密封面(图中虚线示意)围成前唇角α的表面,所谓第一唇30的后表面S2是指与旋转件的待密封面(图中虚线示意)围成后唇角β的表面,前唇角α大于后唇角β,前表面S1比后表面S2更靠近被封物质。第一密封部3受到的压力P较小、旋转件的径向跳动较小时,在径向X上最近的第一唇30的唇口300与旋转件接触。随着压力P的增大、径向跳动的增大,在径向X上较远的第一唇31的唇口310、第一唇32的唇口320也相继与旋转件接触。即,受到较大压力P时,第一唇30的唇口300、第一唇31的唇口310、第一唇32的唇口320与旋转件接触,防止了第一密封部3与旋转件大面积接触,使得唇形密封圈的耐压性强。另外,由于第一唇30的唇口300、第一唇31的唇口310、第一唇32的唇口320与旋转件在径向X上的距离渐变,故第一密封部3不会太厚,在旋转件的径向跳动较大时,第一密封部3易跟着旋转件一起跳动,使得唇形密封圈的跳动跟随性好。由此,唇形密封圈兼备耐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唇形密封圈,包括骨架环和附着在所述骨架环上的弹性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密封部,用于实现径向密封,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密封部包括:两个以上的第一唇,沿所述唇形密封圈的轴向依次设置,在与所述第一密封部阻拦被封物质的轴向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较靠前的所述第一唇的唇口在径向上比较靠后的第一唇的唇口突出;和/或,至少一个第二密封部,用于实现轴向密封,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密封部包括:两个以上的第二唇,沿所述唇形密封圈的径向依次设置,在与所述第二密封部阻拦被封物质的径向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较靠前的所述第二唇的唇口在轴向上比较靠后的第二唇的唇口突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唇形密封圈,包括骨架环和附着在所述骨架环上的弹性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密封部,用于实现径向密封,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密封部包括:两个以上的第一唇,沿所述唇形密封圈的轴向依次设置,在与所述第一密封部阻拦被封物质的轴向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较靠前的所述第一唇的唇口在径向上比较靠后的第一唇的唇口突出;和/或,至少一个第二密封部,用于实现轴向密封,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密封部包括:两个以上的第二唇,沿所述唇形密封圈的径向依次设置,在与所述第二密封部阻拦被封物质的径向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较靠前的所述第二唇的唇口在轴向上比较靠后的第二唇的唇口突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唇形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环包括第一径向延伸部和第一轴向延伸部,所述第一轴向延伸部位于所述第一径向延伸部的径向外侧;所述第一密封部自所述第一径向延伸部的径向内端背向所述第一轴向延伸部倾斜延伸;所述第二密封部自所述第一径向延伸部的径向内端朝向径向外端倾斜延伸。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唇形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环包括所述第一密封部和所述第二密封部;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密封部、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密封部在所述轴向上均位于第一径向延伸部面向第一轴向延伸部的一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唇形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部的数量为两个,并沿所述轴向依次设置。5.如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鑫吴晓亮乌维·尼柏林吉尔森·阿瑞玛
申请(专利权)人: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