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砂型土质路基的透水铺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53946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8 0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非砂型土质路基的透水铺装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原土壤层、夯实土壤层、第一透水土工布层、滤水层、透水混凝土层、找平层、面层,所述透水铺装结构还包括贯穿设置在所述原土壤层和夯实土壤层中的刚性透水管、包裹在所述刚性透水管侧壁上的第二透水土工布层,所述刚性透水管的侧壁上开具有孔洞,所述刚性透水管内填充有砂型透水介质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非砂型土质路基的透水铺装结构增加了竖向加强筋,提高了土基的抗压强度。另一方面,管道内的透水介质形成了雨水能透过密实土基层进入地下的通道,增强了其透水性能,提高了透水性铺装的入渗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砂型土质路基的透水铺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透水铺装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非砂型土质路基的透水铺装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进程,以提高城市人民的生活环境,加强并完善城市的园林景观建设,透水性铺装的透水性及抗荷载性成为透水性铺装施工中的重难点,尤其是非砂性土质土基的透水性。目前常用的透水性铺装的土基处理方法有:土壤改良。土壤改良是针对非砂性土质土基的常用处理措施,因为原土质为非砂性土,经过机械压实后,其透水性大大降低。故为增加其透水性,一般在路基30cm内的土壤掺入一定百分比的砂性透水材质(如砂、碎石、陶粒等),拌合均匀后再进行碾压夯实。土壤置换。土壤置换是将路基上层30-50cm的土壤全部开挖清运,然后用砂型土壤进行替换,并分层夯实。轻微碾压。透水性铺砖目前主要是应用在人行路、广场等,为了保证其透水性能,施工中对路基进行轻微碾压或是不碾压,直接做上层结构,但是这样路基没有相应的抗压强度,经雨水浸泡后多会出现道路沉陷等病害。目前使用的路基处理办法主要为非透水铺装的上述常用措施,随着透水性铺装的普及推广,此种办法已经不能满足,透水性铺装对土路基的透水性能要求。为了保证透水性铺装能有较强的抗压强度,基层的密实度就必须达到规范要求,而土壤的密实度又制约着其透水性;为了在保证透水铺装相应强度的前提下,提高其透水性能,透水性铺装没有一个透水性能良好的路基,其透水性能会大打折扣,起不到最佳的生态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非砂型土质路基的透水铺装结构,以保证透水性铺装能有较强的抗压强度,同时在保证透水铺装相应强度的前提下,提高其透水性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非砂型土质路基的透水铺装结构,所述透水铺装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原土壤层、夯实土壤层、第一透水土工布层、滤水层、透水混凝土层、找平层、面层,所述透水铺装结构还包括贯穿设置在所述原土壤层和夯实土壤层中的刚性透水管、包裹在所述刚性透水管侧壁上的第二透水土工布层,所述刚性透水管的侧壁上开具有孔洞,所述刚性透水管内填充有砂型透水介质层。优选地,所述刚性透水管为PVC管、双壁波纹管、PPR管或钢管。优选地,所述砂型透水介质层为粗砂层、陶粒层、碎石层或卵石层。优选地,所述滤水层为级配碎石或开级配碎石铺设而成的层状结构。优选地,所述找平层为粗、中砂或砂浆铺设而成的层状结构。优选地,所述面层为透水砖、烧结砖或植草砖铺设而成的层状结构。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优点是:一方面,本技术的非砂型土质路基的透水铺装结构提高了土基的抗压强度,埋设刚性管道以后,相当于在原有密实的土基内,增加了竖向加强筋,刚性管道增强了其抗压强度。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高透水性铺装的入渗率,在埋设刚性管道以后,刚性管道贯穿于密实土基内部,管道内的透水介质形成了雨水能透过密实土基层进入地下的通道,增强了其透水性能,使透水性铺装能更好的实现其补充地下水的生态功能。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非砂型土质路基的透水铺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刚性透水管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非砂型土质路基的透水铺装结构,如图1~图2所示,其中示出了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具体地,所述透水铺装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原土壤层2、夯实土壤层4、第一透水土工布层5、滤水层6、透水混凝土层7、找平层8、面层9,所述透水铺装结构还包括贯穿设置在所述原土壤层2和夯实土壤层4中的刚性透水管1、包裹在所述刚性透水管1侧壁上的第二透水土工布层3,所述刚性透水管1的侧壁上开具有孔洞,所述刚性透水管1内填充有砂型透水介质层。优选地,所述刚性透水管1为PVC管、双壁波纹管、PPR管或钢管,其不仅强度大而且具有一定的抗腐蚀性能。优选地,所述砂型透水介质层为粗砂、陶粒、碎石或卵石等,能够有效过滤雨水中的杂质,使得渗入地下的水更为洁净,保护地下水源。优选地,所述滤水层6为级配碎石或开级配碎石铺设而成的层状结构,能够过滤水中的杂质。优选地,所述找平层8为粗、中砂或砂浆铺设而成,可固定面层9。优选地,所述面层9为透水砖、烧结砖或植草砖铺设而成的层状结构,具有一定孔隙率,能使雨水快速入渗。本技术的非砂型土质路基的透水铺装结构由原土夯实、孔洞开挖、埋设刚性透水管道、回填透水介质(如沙子、陶粒等)、透水性铺装五部分组成,具体如下:(1)原土夯实:在机械碾压之前宜先用挖机摊平,在原土壤层2上预压4-5遍;机械碾压时应控制好速度,使用使表面平实,形成夯实土壤层4。(2)孔洞开挖:在碾压完成的夯实土壤层4的表面,用白灰打点,横纵间距、开挖深度根据不同土质不同透水结构而定,打完点后用地钻开孔,开孔方向应该保持垂直,开挖时应尽量让开挖的土提到路面上,将多余土方清理干净。(3)埋设刚性透水管道:在开挖完成的孔内埋设刚性透水管1,所述刚性透水管1要求上下通透、侧壁上开具孔洞,可以侧向透水,管道直径略小于开孔直径,在所述刚性透水管1侧壁上包裹土工布,形成第二透水土工布层3,放入孔洞后,周边空隙用砂型介质回填并夯实,管道外漏5cm左右进行二次锤击,保证管道的稳定性。(4)回填透水介质:回填完管道周边后,在刚性透水管1内回填粗砂、陶粒、碎石或卵石等,并分层夯实,形成砂型透水介质层,然后就可以按照透水性铺装的结构继续施工。(5)透水性铺装:然后分别铺设第一透水土工布层5,其可防止土基层杂质上反堵塞过滤层,之后分层铺设由级配或开级配碎石组成的滤水层6,透水混凝土层7,由粗中砂或砂浆组成的找平层8,具有一定孔隙率的透水铺装面层9,完成整体铺装。本技术的非砂型土质路基的透水铺装结构提高了土基的抗压强度,埋设刚性管道以后,相当于在原有密实的土基内,增加了竖向加强筋,刚性管道增强了其抗压强度。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高透水性铺装的入渗率,在埋设刚性管道以后,刚性管道贯穿于密实土基内部,管道内的透水介质形成了雨水能透过密实土基层进入地下的通道,增强了其透水性能,使透水性铺装能更好的实现其补充地下水的生态功能。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砂型土质路基的透水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铺装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原土壤层(2)、夯实土壤层(4)、第一透水土工布层(5)、滤水层(6)、透水混凝土层(7)、找平层(8)、面层(9),所述透水铺装结构还包括贯穿设置在所述原土壤层(2)和夯实土壤层(4)中的刚性透水管(1)、包裹在所述刚性透水管(1)侧壁上的第二透水土工布层(3),所述刚性透水管(1)的侧壁上开具有孔洞,所述刚性透水管(1)内填充有砂型透水介质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砂型土质路基的透水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铺装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原土壤层(2)、夯实土壤层(4)、第一透水土工布层(5)、滤水层(6)、透水混凝土层(7)、找平层(8)、面层(9),所述透水铺装结构还包括贯穿设置在所述原土壤层(2)和夯实土壤层(4)中的刚性透水管(1)、包裹在所述刚性透水管(1)侧壁上的第二透水土工布层(3),所述刚性透水管(1)的侧壁上开具有孔洞,所述刚性透水管(1)内填充有砂型透水介质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铺装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林宋梓楠雷声武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星河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