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材包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5165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8 0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纸材包装结构,系折制成一垫材盒体而供承载至少一商品后置于一包装外盒内,其设有一第一盒面、一第二盒面、一第三盒面、一第四盒面、一第五盒面及一第六盒面,且该第三盒面设有一第一翼部、一第二翼部与一第三翼部,该第四盒面设有一第四翼部,以使该第一翼部与该第二翼部分别抵顶该包装外盒的侧壁而形成一第一容置部,该第二翼部、该第三翼部与该第四翼部分别抵顶该包装外盒的侧壁而形成一第二容置部。如此,即使使用的纸材量较少,也可折制出具复数个商品容置空间的垫材,符合环保诉求并益于产业经济发展。

Paper packing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ackaging structure of paper material, is folded to form the box body and the cushion material for carrying at least one after the goods placed in a packing box,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urface, a box of second boxes, a third box, fourth boxes, fifth boxes and a box of Sixth third, and the box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urface, a second wing wing and third wing, the fourth box is provided with a fourth wing, the first wing and the second wing part against side wall top of the outer packaging box so as to form a first containing part of the second wing, the third wing and the fourth part is not wing side wall top of the outer packaging box to form a second accommodating part. In this way, even if the amount of paper used is less, it can also be used to produce the cushion material of a plurality of commodity holding spaces, which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is beneficial to the industr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纸材包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包装材料的
,特别涉及一种纸材包装结构,以利用单一纸材弯折出具复数个商品容置空间的垫材盒体而降低包材量,实现环保效益。
技术介绍
随着地球村的经济发展与网路经济的蓬勃,各式商品分往东南西北地运输交易已然更为频繁,而为方便运输的同时确保商品于运输过程中完整无损,运输时所采用的包材结构与垫材结构能否与商品搭配即不容小觑。尤其,垫材主要系用于承载商品而使其固定于外观包材,例如包装外盒内,以避免商品于运输过程中受到冲击、撞击或振动等影响而有所损坏,因此,内部包装用的垫材结构将极为重要。往昔采用的垫材多为泡棉、保丽龙、气泡布或空气柱等,以常见于一电子商品的包装内的保丽龙垫材为例,具有与包装外盒高紧密嵌合的特性而可切实保护该电子商品不于运输途中毁损,然而相对地,消费者欲从包装外盒中取出该电子商品时,往往须费力拖拉、甚而须破坏包材方能取出承载于垫材内的商品整体,接着,还要再使垫材分离才终于取得该电子商品,如此,保丽龙垫材的优点反而造成操作费时与实用费力等缺失。至于泡棉、气泡布或空气柱等垫材,则多属辅助垫材而填充于商品与外观包材间,以利用其内的气体作为冲撞时的缓冲材而降低商品损坏率,也因此,此种垫材难以单独供用于承载大型、精密商品。再者,遑论泡棉、保丽龙、气泡布或空气柱等垫材都具有一定的体积而不利于仓储外,其系都由不易分解的塑化材料所制成,着实有害于环保诉求而不利于企业社会责任。有感于此,如何于符合环保诉求的前提下提出一种由纸制成的垫材包装结构,以确保商品切实固定于包装外盒内而不受运输途中的任何冲撞影响后损伤,即为本技术所欲探究的课题。技术内容有鉴于现有技艺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纸材包装结构,以利用可轻易拆开、收折与折迭的纸材弯折出垫材盒体而降低企业所需的仓储收纳空间,以降低储货成本的同时实现环保效益。根据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纸材包装结构,以供承载至少一商品而置于一包装外盒内,该纸材包装结构设有一第一盒面、一第二盒面、一第三盒面、一第四盒面、一第五盒面及一第六盒面,该第三盒面设有一第一插舌及一第二插舌,该第一盒面连接该第二盒面而具有一第一折痕,该第二盒面连接该第三盒面而具有一第二折痕,该第三盒面连接该第四盒面而具有一第三折痕,该第一盒面连接该第五盒面与该第六盒面而分别具有一第四折痕与一第五折痕,且该第五盒面相对于连接该第一盒面的一侧弯折形成一第一折部与一第一容置孔,以供该第一插舌插折至该第一容置孔中,又该第六盒面相对于连接该第一盒面的一侧弯折形成一第二折部与一第二容置孔,以供该第二插舌插折至该第二容置孔中,形成一垫材盒体而供容置该商品于其内,其特征在于:该第三盒面有一第一翼部、一第二翼部与一第三翼部,该第四盒面相对于连接该第三盒面的一侧弯折形成一第四翼部,以在该垫材盒体置于该包装外盒内时,该第一翼部与该第二翼部分别抵顶该包装外盒的侧壁而形成一第一容置部,同时,该第二翼部、该第三翼部与该第四翼部分别抵顶该包装外盒的侧壁而形成一第二容置部,以供容置该商品。其中,该第一盒面设有一第一凸伸部与一第二凸伸部,该第一凸伸部与该第二凸伸部分别抵顶该包装外盒的侧壁而形成该第一容置部,且该第一凸伸部与该第二凸伸部挖空该第五盒面的纸材而成,以在弯折该第一盒面与该第五盒面时凸伸出该垫材盒体一侧。该第三翼部挖空该第四盒面的纸材而成,以在弯折该第三盒面与该第四盒面时凸伸出该垫材盒体一侧。该第四盒面的纸材挖设有至少一扇部,以供朝该第二容置部的方向弯折出而使该第二容置部间隔出复数个容置室。并且,该第二盒面的纸材挖设有一第三凸伸部、一第四凸伸部、一第五凸伸部与一第六凸伸部,以分别于弯折该第一盒面与该第二盒面、及弯折该第二盒面与该第三盒面时,凸伸出相对于该第二容置部的该垫材盒体一侧。该第五盒面与该第六盒面分别设有一第一延伸部与一第二延伸部而凸伸出相对于该第二容置部的该垫材盒体一侧,以供与该第三凸伸部、该第四凸伸部、该第五凸伸部与该第六凸伸部同时抵顶该包装外盒的侧壁而形成一缓冲空间。又,该第二翼部略呈L形而凸伸出该垫材盒体的二侧,供同时抵顶该包装外盒的两侧壁而形成该第一容置部与该第二容置部。该第三折痕处可挖设有一折孔,以利减轻该第三盒面与该第四盒面间纸材弯折的反作用力。该第三盒面的中央处可挖设有一孔洞,以便于自该包装外盒内拿取该垫材盒体综上所述,本技术系利用单一瓦楞纸材进行设计裁切后,通过折纸的方式实现该垫材盒体,除外观质感素雅外,更于运输途中或消费者欲拿取该商品时不会出现如保丽龙垫材的掉屑现象而污染环境,且消费者只要将其拆开摊平后即可丢至资源回收筒中而可提升资源利用率并降低垃圾量。更甚者,该纸材包装结构利用巧妙的裁切设计,使于较低纸材用量的条件下仍实现多商品容置空间的功效,如此,供以确保该商品固定于该包装外盒中而不受运输过程中任何冲撞的损坏外,也符合环保诉求外,且更可进一步节省资源用量而降低产业营运成本,大幅益助经济发展。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展开平面图。图2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视角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二视角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纸材包装结构;10-第一盒面;100-第一凸伸部;101-第二凸伸部;102-第三凸伸部;103-第四凸伸部;104-第一折痕;105-第四折痕;106-第五折痕;11-第二盒面;110-第二折痕;12-第三盒面;120-第一插舌;121-第二插舌;122-第一翼部;123-第二翼部;124-第三翼部;125-第五凸伸部;126-第六凸伸部;127-第三折痕;1270-折孔;128-孔洞;13-第四盒面;130-第四翼部;131-扇部;14-第五盒面;140-第一折部;141-第一容置孔;142-第一延伸部;15-第六盒面;150-第二折部;151-第二容置孔;152-第二延伸部;16-第一容置部;17-第二容置部;2-商品;3-包装外盒。具体实施方式为使贵审查委员能清楚了解本技术的内容,谨以下列说明搭配图式,敬请参阅。请参阅图1~图5,其分别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展开平面图、组合示意图、各视角示意图及使用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纸材包装结构1系作为垫材用途而供承载至少一商品2后置于一包装外盒3内,以固定该商品2于该包装外盒3中而于运输途中实现保护的效用。该纸材包装结构1可由瓦楞纸所制成,其设有一第一盒面10、一第二盒面11、一第三盒面12、一第四盒面13、一第五盒面14及一第六盒面15,且该第一盒面10的三侧分别连接该第二盒面11、该第五盒面14与该第六盒面15,该第二盒面11连接该第三盒面12,该第三盒面12连接该第四盒面13。该第一盒面10设有一第一凸伸部100、一第二凸伸部101、一第三凸伸部102及一第四凸伸部103,且该第五盒面14相对于连接该第一盒面10的一侧弯折形成一第一折部140,而于此弯折处开设有一第一容置孔141。同样地,该第六盒面15相对于连接该第一盒面10的一侧弯折形成一第二折部150,且此弯折处开设有一第二容置孔151。该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纸材包装结构,以供承载至少一商品而置于一包装外盒内,该纸材包装结构设有一第一盒面、一第二盒面、一第三盒面、一第四盒面、一第五盒面及一第六盒面,该第三盒面设有一第一插舌及一第二插舌,该第一盒面连接该第二盒面而具有一第一折痕,该第二盒面连接该第三盒面而具有一第二折痕,该第三盒面连接该第四盒面而具有一第三折痕,该第一盒面连接该第五盒面与该第六盒面而分别具有一第四折痕与一第五折痕,且该第五盒面相对于连接该第一盒面的一侧弯折形成一第一折部与一第一容置孔,以供该第一插舌插折至该第一容置孔中,又该第六盒面相对于连接该第一盒面的一侧弯折形成一第二折部与一第二容置孔,以供该第二插舌插折至该第二容置孔中,形成一垫材盒体而供容置该商品于其内,其特征在于:该第三盒面有一第一翼部、一第二翼部与一第三翼部,该第四盒面相对于连接该第三盒面的一侧弯折形成一第四翼部,以在该垫材盒体置于该包装外盒内时,该第一翼部与该第二翼部分别抵顶该包装外盒的侧壁而形成一第一容置部,同时,该第二翼部、该第三翼部与该第四翼部分别抵顶该包装外盒的侧壁而形成一第二容置部,以供容置该商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纸材包装结构,以供承载至少一商品而置于一包装外盒内,该纸材包装结构设有一第一盒面、一第二盒面、一第三盒面、一第四盒面、一第五盒面及一第六盒面,该第三盒面设有一第一插舌及一第二插舌,该第一盒面连接该第二盒面而具有一第一折痕,该第二盒面连接该第三盒面而具有一第二折痕,该第三盒面连接该第四盒面而具有一第三折痕,该第一盒面连接该第五盒面与该第六盒面而分别具有一第四折痕与一第五折痕,且该第五盒面相对于连接该第一盒面的一侧弯折形成一第一折部与一第一容置孔,以供该第一插舌插折至该第一容置孔中,又该第六盒面相对于连接该第一盒面的一侧弯折形成一第二折部与一第二容置孔,以供该第二插舌插折至该第二容置孔中,形成一垫材盒体而供容置该商品于其内,其特征在于:该第三盒面有一第一翼部、一第二翼部与一第三翼部,该第四盒面相对于连接该第三盒面的一侧弯折形成一第四翼部,以在该垫材盒体置于该包装外盒内时,该第一翼部与该第二翼部分别抵顶该包装外盒的侧壁而形成一第一容置部,同时,该第二翼部、该第三翼部与该第四翼部分别抵顶该包装外盒的侧壁而形成一第二容置部,以供容置该商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材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盒面设有一第一凸伸部与一第二凸伸部,该第一凸伸部与该第二凸伸部分别抵顶该包装外盒的侧壁而形成该第一容置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纸材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凸伸部与该第二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乘赐
申请(专利权)人:胜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