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噻唑锌的复配高效杀菌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43651 阅读:6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8 06: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噻唑锌的复配高效杀菌组合物,有效成分为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的杀菌组合物,其中活性成分A选自噻唑锌,活性成分B选自以下任意一种化合物:缬霉威、溴菌腈或活化酯,且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重量比为1︰60~80︰1。本发明专利技术组合物对危害农业生产的多种病害具有增效作用,减少了农药用药量,降低了农药在作物上的残留量,减轻了环境污染,对人畜安全,环境相容性好,病害不易产生抗药性。

Composite high-efficiency bactericidal composition containing thiazole zinc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mpound high bactericidal composition containing thiazole zinc, effective components of bactericidal active ingredient composition A and active ingredient B, wherein the active ingredient selected from the group consisting of A Zn thiazole, active ingredient B from any of the following compounds: iprovalicarb, Bromothalonil or activated ester, and active ingredients and A activity the components of the B weight ratio of 1: 60~80: 1. The composition has a synergistic effect on various diseas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reduce the dosage of pesticide, reduce pesticide residues in crops, reduc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safety to human and livestock, good environmental compatibility, the disease is not easy to produce drug resist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噻唑锌的复配高效杀菌组合物本申请为分案申请,原申请为陕西汤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专利申请“一种含噻唑锌的复配高效杀菌组合物”,原申请的申请号为︰201310590386.1,原申请日为2013.11.19。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药
,涉及一种含噻唑锌的复配高效杀菌组合物在农作物病害上的应用。
技术介绍
缬霉威、溴菌腈或活化酯均属于常用杀菌剂,广泛应用在农作物的病害上。然而,在农业生产的实际过程中,防治病害最容易产生的问题是病害抗药性的产生。不同品种成分进行复配,是防治抗性病害很常见的方法。不同成分进行复配,根据实际应用效果,来判断某种复配是增效、加和还是拮抗作用。绝大多数情况下,杀菌的复配效果都是加和效应,真正有增效作用的复配很少,尤其是增效作用非常明显、增效比值很高的复配就更少了。经过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将噻唑锌与缬霉威、溴菌腈、活化酯复配后能产生很好的增效作用,并且关于噻唑锌与缬霉威、溴菌腈、活化酯复配的相关报道尚未公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使用成本低、防效好的含噻唑锌的复配高效杀菌组合物。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含噻唑锌的复配高效杀菌组合物有效成分为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活性分成A与活性成分B重量比为1︰60~80︰1,所述的活性成分A选自噻唑锌,活性成分B选自缬霉威、溴菌腈、活化酯中之一种,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优选的重量比为1︰40~60︰1;更优选为噻唑锌与缬霉威的重量比为1︰20~25︰1,噻唑锌与溴菌腈的重量比为1︰20~25︰1,噻唑锌与活化酯的重量比为1︰20~35︰1;最优选为噻唑锌与缬霉威的重量比为1︰4~9︰1,噻唑锌与溴菌腈的重量比为1︰4~9︰1,噻唑锌与活化酯的重量比为1︰1~19︰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含噻唑锌的复配高效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农作物上病害的用途,所述的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豆类作物、纤维作物、糖料作物、瓜类作物、水果类作物、干果类作物、嗜好作物、根茎类作物、油料作物、花卉作物、药用作物、原料作物、绿肥牧草作物;所述的病害包括条斑病、疮痂病、炭疽病、霜霉病、锈病、白粉病、溃疡病、纹枯病、叶枯病、疫病、叶霉病、枯萎病或病毒病。活性成分A、活性成分B的重量比为1︰60~80︰1。通常组合物中活性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总重量的0.5%~90%,较佳的为5%~80%。根据不同的制剂类型,活性组分含量范围有所不同。通常,液体制剂含有按重量计1%~70%的活性物质,较佳地为5%~50%;固体制剂含有按重量计5%~80%的活性物质,较佳地为10%~80%。本专利技术的杀菌组合物中至少含有一种表面活性剂,以利于施用时活性组分在水中的分散。表面活性剂含量为制剂总重量的5%~30%,余量为固体或液体稀释剂。本专利技术的杀菌组合物可以由使用者在使用前经稀释或直接使用。其配制可由通常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加工方法制备,即将活性物质与液体溶剂或固体载体混合后,再加入表面活性剂如分散剂、湿润剂、粘结剂、消泡剂、崩解剂、抗冻剂等中的一种或几种。本专利技术的杀菌组合物,可以按需要加工成任何杀菌上可接受的剂型,其中较优选的剂型为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颗粒剂,还可以制成水剂、种衣剂、种衣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悬乳剂、微囊悬浮剂或微囊悬浮-悬浮剂。组合物制成可湿性粉剂时包含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0.1%~80%、活性成分B0.1%~60%、分散剂2%~10%、湿润剂2%~10%、填料余量。组合物制成水分散粒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0.1%~80%、活性成分B0.1%~60%、分散剂3%~12%、湿润剂1%~8%、崩解剂1%~10%、粘结剂0~8%、填料余量。组合物制成悬浮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0.1%~50%、活性成分B0.1%~50%、分散剂2%~10%、湿润剂2%~10%、消泡剂0.01%~2%、增稠剂0~2%、抗冻剂0~8%、去离子水加至100%。组合物制成颗粒剂时包含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0.1%~80%、活性成分B0.1%~60%、粘结剂0~8%、着色剂0.1%-2%、分散剂2%~10%、湿润剂2%~10%、填料余量。本专利技术的可湿性粉剂主要技术指标:本专利技术的水分散粒剂主要技术指标:本专利技术的悬浮剂主要技术指标:本专利技术的颗粒剂主要技术指标: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噻唑锌与缬霉威、溴菌腈、活化酯复配后,具有明显的增效和持效作用;(2)对粮食作物、豆类作物、纤维作物、糖料作物、瓜类作物、水果类作物、干果类作物、嗜好作物、根茎类作物、油料作物、花卉作物、药用作物、原料作物、绿肥牧草作物上的病害均有较高活性;(3)减少了农药用药量,降低了农药在作物上的残留量,减轻了环境污染;(4)对人畜安全,环境相容性好;并且制剂粘着力增强,耐雨水冲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中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此。应用实施例一实施例1~9可湿性粉剂将噻唑锌、活性成分B、分散剂、湿润剂、填料在混合缸中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后再混合均匀,即可制得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可湿性粉剂产品,具体见表1。表1实施例1~9各组分及重量份实施例10~18水分散粒剂将噻唑锌、活性成分B、分散剂、湿润剂、崩解剂、填料等一起经气流粉碎得到需要的粒径,再加入粘结剂(可加可不加)等其它助剂,得到制粒用料。将料品定量送进流化床制粒干燥机内经过制粒及干燥后,即可制得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水分散粒剂产品,具体见表2。表2实施例10~18各组分及重量份实施例19~27悬浮剂将分散剂、湿润剂、消泡剂、增稠剂(可加可不加)、抗冻剂(可加可不加),经过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加入噻唑锌、活性成分B,在球磨机中球磨2~3小时,使微粒粒径全部在5μm以下,余量用去离子水补足,即可制得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悬浮剂产品,具体见表3。表3实施例19~27各组分及重量份实施例28~33颗粒剂将噻唑锌、活性成分B、粘结剂、着色剂、分散剂、湿润剂、填料在混合缸中混合均匀,在经过挤压造粒、干燥,并经筛分制得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颗粒剂产品,具体见表4。表4实施例28~33各组分及重量份将表1-4中缬霉威、溴菌腈、活化酯互换,可制得新剂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是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先通过室内毒力测定,明确两种药剂按一定比例复配后的增效比值(SR),SR<0.5为拮抗作用,0.5≤SR≤1.5为相加作用,SR>1.5为增效作用,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田间试验。试验方法:经预试确定各药剂有效抑制浓度范围后,药剂按有效成分含量分别设5个剂量处理,设清水对照。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进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药剂对作物病菌的毒力。72h后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计算各处理净生长量、菌丝生长抑制率。净生长量(mm)=测量菌落直径-5将菌丝生长抑制率换算成机率值(y),药液浓度(μg/mL)转换成对数值(x),以最小二乘法求得毒力回归方程(y=a+bx),并由此计算出每种药剂的EC50值。同时根据Wadley法计算两药剂不同配比联合增效比值(SR),SR<0.5为拮抗作用,0.5≤SR≤1.5为相加作用,SR>1.5为增效作用。计算公式如下:其中:a、b分别为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在组合中所占的比例;A为噻唑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噻唑锌的复配高效杀菌组合物,有效活性成分为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重量比为1︰60~80︰1,所述的活性成分A选自噻唑锌,活性成分B选自溴菌腈或活化酯中之一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噻唑锌的复配高效杀菌组合物,有效活性成分为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重量比为1︰60~80︰1,所述的活性成分A选自噻唑锌,活性成分B选自溴菌腈或活化酯中之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噻唑锌的复配高效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重量比为1︰40~60︰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噻唑锌的复配高效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噻唑锌与溴菌腈的重量比为1︰20~25︰1;噻唑锌与活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秋芳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汤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