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殖型伞状人工鱼礁单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4359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8 06:05
一种增殖型伞状人工鱼礁单体,属于水产养殖设备技术领域,所述的渔礁单体包括礁片和8个以上的棱,所述的礁片上下平行相对放置,且两两礁片之间垂直距离10cm以上,由上至下的礁片直径依次变大,两两礁片之间通过固定在礁片边缘自上而下的斜棱支撑,两个相对棱组成的最大顶角为30‑170。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外轮8条以上的棱,提高锥形伞状人工鱼礁单体耐波冲击性能,以便水流能顺着伞状结构向上传导,并且波浪在这样的结构中没有着力点,从而能够耐受1m/s‑3m/s潮流。且本发明专利技术鱼礁单体在海水中稳定性好,可以单个放置,解决现有技术中渔礁堆叠放置从而造成水流不畅的技术问题。

A proliferation type umbrella artificial reef monomer

A proliferative umbrella artificial reef monomers,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quaculture equipment, reef monomer comprises more than 8 pieces of reef and reef edge, the upper and lower plate are placed in parallel, and the vertical distance between 22 pieces of 10cm above the reef, reef plate diameter from top to bottom in turn between the 22, supported by the oblique edge reef plate fixed on the edge of the reef top, two relative edges consisting of 30 maximum angle 170. The invention is provided with more than 8 of the outer edge, improve the impact performance of the tapered conical artificial reef monomers to flow down the seakeeping, umbrella structure upward conduction and wave in this structure is not the focal point, to resist the trend of 3m/s 1m/s. The invention has good stability in the sea water and can be placed in a single position to solve the technical problem that the reef is stacked and the water flow is impeded in the prior 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殖型伞状人工鱼礁单体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养殖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增殖型伞状人工鱼礁单体。
技术介绍
人工鱼礁是人们在大海中经过科学选点而设置的构造物,旨在改善海域生态环境,为鱼类等水生生物的聚集、索饵、繁殖、生长、避敌提供必要的、安全的栖息场所,以达到保护、增殖渔业资源和提高渔获量的目的。人工鱼礁还可以改变海流的流向和流速,使其产生上升涡流和背涡流等,从而使海底的营养盐类翻起和扩散,并使海底丰富的营养物质随着海流传送到水体的各层中,从而使海水中营养物质的分布得到显著改善,吸引鱼类等水生生物前来觅食、滞留,而形成的鱼类等水生生物比较集中而稳定的捕捞作业场所。人工鱼礁在海底设置后,受到波、流等外力作用,必须保持稳定,不被冲掘,不滑动,不翻倒,尤其是增殖海参、鲍等的海珍礁单体,要求能够抵抗作用在其上的外力,而不发生破坏,而且提供比较大的海参、鲍等附着的面积。但,如果礁体的形状、结构过于复杂则空隙小,附着生物量大,会引起氧气不足,光照也弱,不利于其生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增殖型伞状人工鱼礁单体,本专利技术渔礁在海底结构稳定,且水流通透,利于生物附着生长。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增殖型伞状人工鱼礁单体,所述的渔礁单体包括礁片和8个以上的棱,所述的礁片上下平行相对放置,且两两礁片之间垂直距离10cm以上,由上至下的礁片直径依次变大,两两礁片之间通过固定在礁片边缘自上而下的斜棱支撑。两个相对棱组成的最大顶角为30-170;进一步,所述渔礁单体的垂直高1.0-5.0m,礁片间距10-50cm。进一步,所述的礁片是圆片形、圆盘形或者圆篮形。进一步,所述的棱长出最下面的礁片1m以上。进一步,当海底为泥底时,最下方礁片投影面积要大于10m2,否则容易淤入海底。所述渔礁单体的投放方法,根据人工鱼礁放置水域水流大小和底质的差异,设计两个相对棱形成的最大顶角的大小,水流小底质软,最大顶角设置大;水流大底质硬,最大顶角设置小;将所述渔礁单体下方的棱埋入海底,适宜水深5-50m,如果是砂石海底,以棱着地,则渔礁单体最下方礁片与海底的距离在0.5m以上;如果是在软泥土上设置鱼礁时,有压密下沉问题,应减小接地压力,以礁片面接触地面。鱼礁单体不产生滑动和翻倒。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设置外轮8条以上的棱,提高锥形伞状人工鱼礁单体耐波冲击性能,以便水流能顺着伞状结构向上传导,并且波浪在这样的结构中没有着力点,从而能够耐受1m/s-3m/s潮流。由于本专利技术渔礁单体设置8个以上的棱(也可以称为脚)着地,在海水中稳定性好,可以单个放置,解决现有技术中渔礁堆叠放置从而造成水流不畅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1、礁片,2、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解释,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受实施例任何形式上限制。实施例一种增殖型伞状人工鱼礁单体,如图1所示,所述的渔礁单体包括3个礁片1和8个棱2,所也可以设置其它数量的礁片和8个以上的棱,棱越多鱼礁单体在海水中越稳固。所述的礁片上下平行相对放置,且两两礁片之间垂直距离25cm,该距离可以根据海水的深度进行设置,间距越大水流越畅通。由上至下的礁片直径依次变大,两两礁片之间通过固定在礁片边缘自上而下的斜棱支撑。两个相对棱形成的最大顶角为60度,所述的棱长出最下面的礁片1.2m。所述的礁片是圆片形,钢筋水泥结构(HPB235钢筋,52.5水泥)。放置在青岛黄岛区琅琊镇斋堂岛附件海域,该海域水探10m,波高3m,波长72m,周期7秒,潮流lm/s,沙质地盘。人工鱼礁在海底设置2年后,保持稳定,不滑动,未翻倒,未破坏,而且附着较多海参、鲍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增殖型伞状人工鱼礁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渔礁单体包括礁片和8个以上的棱,所述的礁片上下平行相对放置,且两两礁片之间垂直距离10cm以上,由上至下的礁片直径依次变大,两两礁片之间通过固定在礁片边缘自上而下的斜棱支撑,两个相对棱组成的最大顶角为30‑17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殖型伞状人工鱼礁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渔礁单体包括礁片和8个以上的棱,所述的礁片上下平行相对放置,且两两礁片之间垂直距离10cm以上,由上至下的礁片直径依次变大,两两礁片之间通过固定在礁片边缘自上而下的斜棱支撑,两个相对棱组成的最大顶角为30-17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殖型伞状人工鱼礁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渔礁单体的垂直高1.0-5.0m,礁片间距10-50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殖型伞状人工鱼礁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礁片是圆片形、圆盘形或者圆篮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殖型伞状人工鱼礁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棱长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天时王印庚李健张志伟孔祥科李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