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宜阳专利>正文

边坡植被建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94335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8 05: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边坡植被建植方法,属于护坡植被恢复工程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锚钉将森林毯固定在坡面,然后在森林毯上种植植物,其后在森林毯顶端设置滴灌用植物营养液进行灌溉养护植物的边坡绿化方法。其中森林毯结构特殊并且成本低,为草、灌、乔木生长提供空间和生长条件,使植物根系最后稳稳扎入边坡内。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没有植物生长条件的各种类型边坡上很好地实现森林植被建植,并且施工工艺简单,可以反季节栽植,施工速度快,节省水资源,以毯代穴种植乔灌藤草,以铺代喷构建植物生长基质,是一种低碳,环保,高效的边坡植被建植方法。

Method for planting slope vegeta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building a slope vegetation, belonging to the field of slope protection vegetation restoration engineering. The invention fixes the forest blanket on the slope surface through the anchor bolt, then plants the plant on the forest blanket, and then sets the plant nutrient solution of the drip irrigation for the irrig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 plant slope greening method at the top of the forest blanket. The forest blanket has the advantages of special structure and low cost, and provides space and growth conditions for grass, irrigation and tree growth, so that the root system of the plant is finally firmly inserted into the side slope. The invention can in various types of slope without plant growth condition on the good implementation of forest vegetation construc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is simple, can be anti season planting, construction speed, saving water resources, with the generation of Joe Guanteng blanket hole planting grass, at the generation of plant growth medium spraying construction, is a kind of low carb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fficient construction of slope vegetation plant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边坡植被建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边坡植被建植方法,特别适用于土质边坡,石质边坡,土石混合边坡,混凝土喷锚边坡,工程防护和生态防护相结合等类型的边坡,属于护坡植被恢复工程领域。
技术介绍
在公路,铁路,水利,矿山,建筑等工程建设中,由于开挖或填方破坏了原有植被,产生了裸露边坡,如土质边坡、岩石边坡,土石混合边坡,混凝土喷锚边坡,工程防护与生态防护相结合的边坡,这些边坡如果不加以绿化,会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失衡。然而边坡仅靠自然界自身的力量恢复植被往往需要非常长的时间,甚至无法恢复植物,因此边坡植被建植成为绿化工程建设领域中的一个热点和难点。绿化行业主要有园林绿化和林业绿化,但这两个细分行业都没有涉及边坡绿化这个领域。当公路、铁路等线性工程最早出现边坡时,为了保护边坡的稳定,防止水土流失和碎石剥落危及行车安全,大都采用混凝土抹面和砌石挡墙等方法进行防护。但砼工结构受风雨侵蚀而需要不断地维护,而且随着人们生态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当工程防护形成的一道道灰色的口子,与周边的青山绿水格格不入,因此各类研究机构开始研究在坡面上建植植物。最早得到应用的是边坡植草技术,如植生带植草护坡,六棱块植草护坡,格栅植草护坡,客土喷播植草护坡等等,在很短的时间实现了坡面绿化全覆盖,取得了很好的绿化效果。但是喷播的土壤容易受雨水侵蚀,而且草坪建植易养护难,坡面养护工作不安全,费时费力成本高昂,经常出现“一年一大片、两年一条线、三年一点点、四年看不见”的草坪退化、斑秃、死亡现象,同时这种现象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尤为严重。针对边坡植草出现的问题,又有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探讨在边坡上建植乔、灌、草植被群落的方法。最早尝试在种草的过程中加入一些乔灌木的种子,但由于草坪的生长速度快,三到七天就开始发芽,一周坡面就能看到绿色,一个月就可以实现坡面全覆盖,草坪高度可以长到二十公分以上。乔灌木的种子发芽以后受草坪遮蔽而见不到阳光,进而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当种子里残存的一点营养物质消耗殆尽后也就枯萎死亡。坡面穴植乔灌木技术,是通过机械在坡面冲击或旋挖深度不小于三十厘米的土坑、石坑,在坑内种植乔灌木;利用客土喷播技术在坡面种植草坪,最终形成乔灌草相结合的立体植被群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乔灌木生长壮大后不需要人工养护,在自然环境之中成活生长。穴植乔灌木技术在坡面孔内回填种植土,保护了植物赖以生存的土壤,避免了雨水的冲蚀,但在坡面上客土喷播植草仍然存在雨水冲毁的问题。以往喷播植草多年过后,一场大雨冲刷使多年的劳动成果毁于一旦。更为重要的是,在石质坡面上冲击挖掘种植穴,有可能会影响到边坡的安全稳定性,在土质边坡上旋挖的种植穴会加剧水土流失,而喷播植草和打穴种植乔灌木两种工艺同时使用,又会使得施工成本高昂,工期漫长,进而影响了这种工艺的推广应用。在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如果在坡面种植如草坪这样的高耗水植物,使得原本水资源十分匮乏的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在新疆、甘肃、内蒙、山西、陕西、宁夏等地,当地的自然降水条件不足以支撑乔灌密林对地面的全覆盖,树林间空地仍然存在水土流失的情况,这些地区的边坡绿化的问题急需解决。此外一些特殊区域如公路桥下常年见不到雨水,仍然存在黄土露天、见风起尘的现象,成为绿化中的盲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成本低、无污染的边坡植被建植方法,其通过锚钉将森林毯固定在坡面,然后在森林毯上种植植物,其后在森林毯顶端设置滴灌用植物营养液灌溉养护植物。本申请森林毯由第一层(最表层)、第二层(次表层)、第三层和/或第四层和第五层构成。具体地,森林毯的第一层(最表面层)为生态种植层或苔藓层或藻类层,其中生态种植层有三层,最外层为无纺布,中间为植物种子,最里层为能在短期内自动分解的无纺棉纤维布或者木桨纸。将这三层经过机器的滚压和针刺的复合定位工序形成。可以根据绿化场地的不同,使用各种不同种子、生产不同规格的生态种植层,同时也可实现不同种子混播。生态种植层通过无纺布和木桨纸把草种夹在中间并均匀固定在表面,确保浇水时不会被冲刷流失,同时为草种萌发提供必要覆盖条件。无纺布是将纺织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排列,形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或针刺等物理方法加固而成,其主要成份为聚丙烯;无纺布与木桨纸层把草种夹在中间。进一步地,森林毯最表层的生态种植层的制备方法是一种成熟的工艺,在市场上有成熟的产品。将这种植草方法与森林毯结合,使得在边坡上种草简单实用。其中无纺布和木桨纸都用绿颜色,当完成森林毯的铺设,整个坡面看起来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上述苔藓层选用耐旱苔藓,如墙藓(Tortulaspp.)、真藓(Bryumargenteum)、灰土对齿藓(Didymodontophaceus)、蓑藓(Macromitriumsp.)、齿肋赤藓(Syntrichiacaninervis)等。可以将苔藓直接喷植在次表层的聚酯纤维种植毯上以形成苔藓层,也可以先将苔藓种植纤维毯上,再将长有苔藓的纤维毯固定在次表层的聚酯纤维种植毯上而形成苔藓层。上述藻类层选用荒漠藻类,如具鞘微鞘藻(Microcoleusvaginatus)、爪哇伪枝藻(Scytonemajavanicum)、纤细席藻(Phormidiumtenue)。藻类层是将藻类直接喷植在次表层的聚酯纤维种植毯上,或者将藻类种植纤维毯上,再将长有藻类的纤维毯固定在次表层的聚酯纤维种植毯上以形成藻类层。具体地,森林毯的第二层为聚脂纤维种植毯,厚度约1-2cm。聚酯纤维种植毯的克重为400-1000g/m2。这一层的功能主要是与第三层一起把苗木根系夹在中间,起到种植苗木的作用,这一层略厚一些是为了防止阳光曝晒对苗木根系产生伤害。具体地,森林毯的第三层为聚脂纤维种植毯,厚度约0.3-1cm。其由针刺化纤毛毡组成,纤维层经针刺后由厚变薄以至固结,针刺法制成的无纺织布紧密、弹性好。根据种植物种不同,聚酯纤维种植毯的克重为150-400g/m2。这一层主要是在反季节栽植或种植带土球的苗木时,避免苗木土壤直接与岩棉基质接触而堵塞岩棉空隙,降低岩棉空隙率,影响岩棉基质栽培效果。如果在春季种植裸根苗时也可以省略这一层结构。具体地,森林毯的第四层为基质层,厚度约5cm左右。根据不同的环境和种植物种由岩棉或人工土壤组成以提供植物生长。这一层的功能主要是为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生长“土壤”。具体地,森林毯的第五层为聚脂纤维种植毯,厚度约0.3-1cm。聚酯纤维种植毯,其组成与森林毯的第三层结构一致。这一层的功能主要是铺设到坡面后,避免岩棉直接与坡面接触,影响岩棉功效。具体地,森林毯在土质边坡应用时,其由生态种植层/苔藓层/藻类层、聚酯纤维种植毯和一层聚酯纤维种植毯构成。也可以选用石质边坡上使用的五层结构森林毯。具体地,森林毯在石质边坡应用时,其由生态种植层/苔藓层/藻类层、聚酯纤维种植毯、聚酯纤维种植毯、基质层和聚酯纤维种植毯构成。在实际应用时,一般情况下种草则不种苔藓和藻类;反之如果种苔藓或藻类,则不种草。上述坡面种植苔藓和藻类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先将苔藓或藻类种植在纤维层上,在苗圃内育好的苔藓层或藻层其覆盖率达100%,然后将这层育好的种植纤维层直接贴在森林毯上,一步成形使边坡变绿。第二种方式是指将含有苔藓或藻类的液体通过喷播的手段喷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边坡植被建植方法,通过锚钉将森林毯固定在坡面,然后在森林毯上种植植物,其后在森林毯顶端设置滴灌用植物营养液进行灌溉养护植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边坡植被建植方法,通过锚钉将森林毯固定在坡面,然后在森林毯上种植植物,其后在森林毯顶端设置滴灌用植物营养液进行灌溉养护植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植被建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森林毯由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和/或第四层和第五层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植被建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森林毯的第一层为生态种植层或苔藓层或藻类层,其厚度不超过1cm;其中生态种植层有三层,最外层为无纺布,中间为植物种子,最里层为无纺棉纤维布或者木桨纸;苔藓层选用耐旱苔藓,如墙藓(Tortulaspp.)、真藓(Bryumargenteum)、灰土对齿藓(Didymodontophaceus)、蓑藓(Macromitriumsp.)或齿肋赤藓(Syntrichiacaninervis);藻类层选用荒漠藻类,如具鞘微鞘藻(Microcoleusvaginatus)、爪哇伪枝藻(Scytonemajavanicum)或纤细席藻(Phormidiumtenue)。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植被建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森林毯的第二层为聚脂纤维种植毯,厚度为1-2cm,聚酯纤维种植毯的克重为400-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宜阳李彧何亚妮
申请(专利权)人:李宜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