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4114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4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模块,以解决汇流排和电芯振动产生时间不同而导致极耳由汇流排中拉出或拉松的问题。所述电池模块包括汇流排和至少两个电芯,所述电芯的电极通过极耳与汇流排连接,极耳具有与汇流排连接的汇流排连接端和与电芯连接的电芯连接端,极耳还具有用于防止汇流排连接段和电芯连接段之间传递作用力的弹性缓冲段。当汇流排和电芯振动产生时间不同时,两者发生相对的运动,由于极耳具有弹性缓冲段,弹性缓冲段能够被拉直,避免了极耳的汇流排连接端和电芯连接端之间传递作用力而使极耳两端受力导致极耳由汇流排中拉出或拉松,甚至导致极耳直接折断。

Battery modul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battery module,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time between the bus stop and the electric core vibration is different, and the lug is pulled out or run by a bus. The battery module includes a bus and at least two batteries, the electrode core lugs and connected by bus, bus connecting lug with the bus terminal and connected with the electric core core electric connecting end of the lug is used to prevent the elastic force between the bus transfer buffer section line connection section and electric core connecting section. When the bus and electric core vibration time, the relative motion, because the lug with elastic buffer section, elastic buffer section can be straightened, avoid the bus lug rows of connection between the end and the electric core connecting end to transfer the forces at both ends of the lug force due to the lug by bus pull out or marathon, and even lead to breaking the lu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模块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模块。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对新能源行业的大力支持,动力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近两年锂电池井喷式的爆发,锂电产品在市场上随处可见。软包锂电池由于其特殊的结构性,相对于圆柱、硬壳电池等安装性较高。但是软包锂电池也有其自己的劣势,比如极耳的脆弱性,现有的软包锂电池模块中往往将电芯极耳通过激光焊接或螺丝固定到转接板的汇流排上。但是软包锂电池模块的工作环境经常不是一个静止的环境,如电动汽车上的电池模块的工作环境就相对恶劣,当电动汽车经过崎岖道路时,电池模块产生较大的颠簸,由于电芯是通过电芯极耳直接焊接或螺丝固定在转换板上的,同时极耳也没有缓冲区。当整个电池模块振动时,转换板(汇流排)和电芯的振动产生时间不同,汇流排和电芯之间产生相对运动,汇流排会将作用力通过极耳传递至电芯上,会造成极耳受到汇流排的拉力作用,长时间的工作后,可能会将极耳由汇流排中拉出或者产生松动甚至会使极耳直接折断,对电池模块产生致命的影响,同时也对使用者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块,以解决汇流排和电芯振动产生时间不同而导致极耳由汇流排中拉出或拉松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电池模块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池模块,包括汇流排和至少两个电芯,所述电芯的电极通过极耳与汇流排连接,极耳具有与汇流排连接的汇流排连接端和与电芯连接的电芯连接端,极耳还具有用于防止汇流排连接段和电芯连接段之间传递作用力的弹性缓冲段。所述弹性缓冲段由极耳自身折弯而成的。所述弹性缓冲段为半圆形结构。弹性缓冲段位于汇流排的下侧。汇流排设有极耳穿孔,极耳具有穿过所述极耳穿孔后贴设于汇流排上表面的横向连接边和设于极耳穿孔内的竖向练级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汇流排和电芯振动产生时间不同时,两者发生相对的运动,由于极耳具有弹性缓冲段,弹性缓冲段能够被拉直,避免了极耳的汇流排连接端和电芯连接端之间传递作用力而使极耳两端受力导致极耳由汇流排中拉出或拉松,甚至导致极耳直接折断。弹性缓冲段位于汇流排的下侧,可以使弹性缓冲段折弯的幅度更大,使弹性缓冲段所能吸收的作用力更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池模块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电池模块实施例中电池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电池模块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2所示,其中,1为电芯,2为转换板,3为转换板内铜排,4为极耳,极耳4包括汇流排连接段5、竖向段6和电芯连接段7,竖向段6上具有弯折缓冲结构8。本实施例中,转换板2和转换板内铜排3组成了汇流排,在汇流排上设有极耳穿孔。极耳4包括汇流排连接段5、竖向段6和电芯连接段7,电芯连接段7与电芯1固定连接,电芯连接段7位于电芯内部的空间;汇流排连接段5固定在汇流排上,固定方式可以为焊接或者是螺钉连接。本实施例中,汇流排连接段5包括向上穿过汇流排的极耳穿孔后折弯并贴紧在汇流排的上表面的横向连接边和位于极耳穿孔内的竖向连接边。处于汇流排连接段5和电芯连接段7之间的为竖向段6,竖向段6上设有弯折缓冲结构8,弯折缓冲结构8为极耳的竖向段6向一侧折弯而成的,加工时,用其他的施力物体直接对极耳施加即可使竖向段6形成弯折缓冲结构8。本实施例中,弯折缓冲结构8为半圆形的结构,半圆形的结构能够增加极耳的竖向段6被弯折的长度。竖向段6位于汇流排的下侧,即弯折缓冲结构8位于汇流排的下侧,避免了弯折缓冲结构8位于极耳穿孔内时,弯折缓冲结构8的弯折度较小而使弯折缓冲结构所能缓冲的作用力变小。本技术的电池模块在使用时,当电芯和汇流排产生振动的时间不同时,汇流排和电芯对极耳产生拉力,此时,弯折缓冲结构8受到两端的拉力作用,弯折缓冲结构8被拉直一定的程度来抵消拉力的作用,使极耳的汇流排连接段不能将作用力传递至电芯连接段上,使极耳与汇流排和电芯牢固连接,同时也避免了极耳被拉断。本实施例中,电芯连接段7的下端即为电芯连接端,本实施例中,图示1中汇流排连接段5中横向连接边的左侧端部即为汇流排连接端。在其他实施例中,弯折缓冲结构的形状和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变,如弯折缓冲结构可以为三角形等。在其他实施例中,弯折缓冲结构可以为串联在极耳上的软连接片。本实施例中,弯折缓冲结构即为弹性缓冲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池模块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模块,包括汇流排和至少两个电芯,所述电芯的电极通过极耳与汇流排连接,极耳具有与汇流排连接的汇流排连接端和与电芯连接的电芯连接端,其特征在于:极耳还具有用于防止汇流排连接端和电芯连接端之间传递作用力的弹性缓冲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块,包括汇流排和至少两个电芯,所述电芯的电极通过极耳与汇流排连接,极耳具有与汇流排连接的汇流排连接端和与电芯连接的电芯连接端,其特征在于:极耳还具有用于防止汇流排连接端和电芯连接端之间传递作用力的弹性缓冲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缓冲段由极耳自身折弯而成的。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昌权许飞杨随团齐培佩刘兴福牛猛卫仲启方蒋进张强李淑慧
申请(专利权)人:多氟多焦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