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键盘组装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4088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4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全自动键盘组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键盘组装系统和设于键盘组装系统旁的键功能测试机;其中所述键盘组装系统包括第一机架、上下料装置、压帽输送机构及设于第一机架旁的机械手,所述键功能测试机包括第二机架、第二输送装置、键功能测试装置、视觉检测装置、键帽按压装置及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均电性连接于第二输送装置、键功能测试装置、视觉检测装置及键帽按压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生产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大幅降低制造成本,提高产品出厂的品质,大幅降低人力劳动强度,节省人力和易于管理。

Fully automatic keyboard assembly l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keyboard automatic assembly line, which comprises the keyboard assembly system and keypad assembly system by the key function testing machine; wherein the keyboard assembly system includes a first rack, manipulator device, pressure cap conveying mechanism and a first frame at the side of the key function test machine includes second frame, second conveying device, key function testing device, visual detection device, cap pressing device and a control device, wherein the control device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the second transmission device, key function testing device, visual detection device and a key press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production efficiency, high automation degree, greatly reducing manufacturing cost,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 product manufactured out of the factory, greatly reducing the labor intensity of manpower, saving manpower and being easy to man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自动键盘组装生产线
本技术涉及全自动键盘组装生产线。
技术介绍
传统的键盘需要采用大量人力进行组件,组装好的键盘需要将键帽按压在键盘外壳上,组装好成一个完成键盘的时候需要对键功能和键字符进行检测。传统的方式存在以下缺点:1、效率低下;2、成本高;3、组装质量不稳定;4、次品率高;5、需要很多人力同时进行;6、人员难以管理;7、可能存在生产不流畅的情况;8、按键检测的稳定性不强,容易出现漏检查;9、肉眼检查键字符容易出现误差,影响出厂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全自动键盘组装生产线,具有生产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大幅降低制造成本,提高产品出厂的品质,大幅降低人力劳动强度,节省人力和易于管理。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全自动键盘组装生产线,其包括键盘组装系统和设于键盘组装系统旁的键功能测试机;其中所述键盘组装系统包括第一机架、固定安装在第一机架上的上下料装置、设于上下料装置旁且固定安装在第一机架上的压帽输送机构及设于第一机架旁的机械手,所述键功能测试机包括第二机架、固定安装在第二机架上的第二输送装置、固定安装在输送装置上的键功能测试装置、跨设在输送装置两侧端且下端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的视觉检测装置、跨设在输送装置两侧端且下端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的键帽按压装置及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均电性连接于第二输送装置、键功能测试装置、视觉检测装置及键帽按压装置。所述第二机架自一端往另一端依次设有上料工位、视觉检测工位及按压键帽工位;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一端设于上料工位处,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另一端设于按压键帽工位;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端面的第一滑轨、与第一滑轨并排且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的第二滑轨、并排设于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之间的螺杆、与螺杆传动连接的驱动电机及架设在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上且与螺杆传动连接的工作台;驱动电机工作旋转,带动螺杆旋转工作,从而带动工作台移动。所述驱动电机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键功能测试装置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所述键功能测试装置包括用于连接键盘的端子、与端子连接的MCU控制单元和与MCU控制单元电性连接的发射模块,所述MCU控制单元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也就是连接键盘的端子将信号传输至MCU控制单元,由MCU控制单元;所述视觉检测装置包括跨设在第二输送装置两侧端且下端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的龙门柱、固定龙门柱上的第一横向移动装置及固定安装在第一横向移动装置上的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就是第一横向移动装置接收到工作命令的时候进行移动,摄像头对准下端的键帽进行拍照,进行分析对比之后就能够得出键字符是否符合规定,位置是否正确,位置是否有偏差,颜色是否一致,字符形态是否一致;所述第一横向移动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龙门柱上的第一横向导轨、与第一横向导轨并排而设的第一螺纹杆、与第一螺纹杆传动连接的第一步进电机、架设在第一横向导轨且与摄像头连接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与第一螺纹杆之间通过第一螺帽连接;所述键帽按压装置包括跨设在第二输送装置两侧端且下端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的龙门架、固定安装在龙门架上的第二横向移动装置、至少一个固定安装在第二横向移动装置下端的垂直移动装置、固定安装在垂直移动装置下端的固定板及若干个安装在固定板下端面的触杆。就是键帽按压装置通过一个个键帽逐个点击或者同时点击若干个键帽进行发出信号,MCU控制模块将会根据接收的信号进行分析判断,看看点击的键帽所应该发生的信号是否跟分析的信号相互匹配,看看是否有信号。所述第二横向移动装置与固定板之间设置有两个垂直移动装置;所述固定板的下端面设有若干排由触杆组成的按压阵列组,每一条触杆的底端均设有触头。所述上下料装置包括第一机架、固定安装在第一机架上的控制器及均设于第一机架上端且并排分布的第一上料器、第二上料器和托盘回收器;就是两个位置进行上料,托盘上设有若干键帽,托盘回收器就是为了回收托盘,托盘被回收之后,机械手上的吸附装置将所有键帽输送至键帽按压装置处进行组装和按压到位;所述第一上料器包括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的第一导轨、固定安装在第一机架上且与第一导轨平行相间的第二导轨、固定安装在第一机架上且平行设于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之间的第一丝杆、固定安装在第一机架上且与第一丝杆固定连接的第一驱动器及架设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的第一活动板,所述第一驱动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板下端设有套设在第一丝杆上的第一螺母;所述第二上料器包括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的第三导轨、固定安装在机架上且与第三导轨平行相间的第四导轨、固定安装在机架上且平行设于第三导轨和第四导轨之间的第二丝杆、固定安装在机架上且与第二丝杆固定连接的第二驱动器及架设在第三导轨与第四导轨上的第二活动板,所述第二驱动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板下端设有套设在第二丝杆上的第二螺母;所述托盘回收器包括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的第五导轨、固定安装在第一机架上且与第五导轨平行相间的第六导轨、固定安装在第一机架上且平行设于第五导轨和第六导轨之间的第三丝杆、固定安装在第一机架上且与第三丝杆固定连接的第三驱动器及设于第五导轨和第六导轨上的第三活动板,所述第二驱动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三活动板下端设有套设在第三丝杆上的第三螺母;所述第一活动板上阵列分布有四条第一导柱;所述第二活动板上阵列分布有四条第二导柱;所述第三活动板上阵列分布有四条第三导柱;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的一共同端之间设有第一红外线传感器,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的另一共同端之间设有第二红外线传感器,所述第一红外线传感器和第二红外线传感器均电性连接于控制器;所述第三导轨和第四导轨的一共同端之间设有第三红外线传感器,所述第三导轨和第四导轨的另一共同端之间设有第四红外线传感器,所述第三红外线传感器和第四红外线传感器均电性连接于控制器;所述第五导轨和第六导轨的一共同端之间设有第五红外线传感器,所述第五导轨和第六导轨的另一共同端之间设有第六红外线传感器,所述第五红外线传感器和第六红外线传感器均电性连接于控制器;所述第一红外线传感器朝向第一活动板的一端,第二红外线传感器朝向第一活动板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红外线传感器通过第一支撑座固定安装在第一机架上,所述第二红外线传感器通过第二支撑座固定安装在第一机架上;所述第三红外线传感器朝向第二活动板的一端,第四红外线传感器朝向第二活动板的另一端,所述第三红外线传感器通过第三支撑座固定安装在第一机架上,所述四红外线传感器通过第四支撑座固定安装在第一机架上;所述第五红外线传感器朝向第三活动板的一端,第六红外线传感器朝向第三活动板的另一端,所述第五红外线传感器通过第五支撑座固定安装在第一机架上,所述六红外线传感器通过第六支撑座固定安装在第一机架上;第一丝杆的一端通过第一铰座固定安装在第一机架上,所述第一丝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铰座固定安装在第一机架上;第二丝杆的一端通过第三铰座固定安装在第一机架上,所述第二丝杆的另一端通过第四铰座固定安装在第一机架上;第三丝杆的一端通过第五铰座固定安装在第一机架上,所述第三丝杆的另一端通过第六铰座固定安装在第一机架上;所述控制器包括外壳、设于外壳内部的MCU控制单元、与MCU控制单元电性连接的驱动模块、与MCU控制单元电性连接的输入模块及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全自动键盘组装生产线

【技术保护点】
全自动键盘组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键盘组装系统(B)和设于键盘组装系统(B)旁的键功能测试机(A);其中所述键盘组装系统(B)包括第一机架(B0)、固定安装在第一机架(B0)上的上下料装置(B1)、设于上下料装置(B1)旁且固定安装在第一机架(B0)上的压帽输送机构(B8)及设于第一机架(B0)旁的机械手(B6),所述键功能测试机(A)包括第二机架(A1)、固定安装在第二机架(A1)上的第二输送装置(A2)、固定安装在输送装置上的键功能测试装置(A3)、跨设在输送装置两侧端且下端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的视觉检测装置(A5)、跨设在输送装置两侧端且下端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的键帽按压装置(A4)及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均电性连接于第二输送装置(A2)、键功能测试装置(A3)、视觉检测装置(A5)及键帽按压装置(A4)。

【技术特征摘要】
1.全自动键盘组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键盘组装系统(B)和设于键盘组装系统(B)旁的键功能测试机(A);其中所述键盘组装系统(B)包括第一机架(B0)、固定安装在第一机架(B0)上的上下料装置(B1)、设于上下料装置(B1)旁且固定安装在第一机架(B0)上的压帽输送机构(B8)及设于第一机架(B0)旁的机械手(B6),所述键功能测试机(A)包括第二机架(A1)、固定安装在第二机架(A1)上的第二输送装置(A2)、固定安装在输送装置上的键功能测试装置(A3)、跨设在输送装置两侧端且下端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的视觉检测装置(A5)、跨设在输送装置两侧端且下端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的键帽按压装置(A4)及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均电性连接于第二输送装置(A2)、键功能测试装置(A3)、视觉检测装置(A5)及键帽按压装置(A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键盘组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机架(A1)自一端往另一端依次设有上料工位(A11)、视觉检测工位(A12)及按压键帽工位(A13);所述第二输送装置(A2)的一端设于上料工位(A11)处,所述第二输送装置(A2)的另一端设于按压键帽工位(A13);所述第二输送装置(A2)包括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端面的第一滑轨(A23)、与第一滑轨(A23)并排且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的第二滑轨(A22)、并排设于第一滑轨(A23)和第二滑轨(A22)之间的螺杆(A24)、与螺杆(A24)传动连接的驱动电机(A21)及架设在第一滑轨(A23)和第二滑轨(A22)上且与螺杆(A24)传动连接的工作台(A25);所述驱动电机(A21)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键功能测试装置(A3)固定安装在工作台(A25)上,所述键功能测试装置(A3)包括用于连接键盘的端子、与端子连接的MCU控制单元和与MCU控制单元电性连接的发射模块,所述MCU控制单元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视觉检测装置(A5)包括跨设在第二输送装置(A2)两侧端且下端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的龙门柱(A51)、固定龙门柱(A51)上的第一横向移动装置(A52)及固定安装在第一横向移动装置(A52)上的摄像头(A53),所述摄像头(A53)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横向移动装置(A52)包括固定安装在龙门柱(A51)上的第一横向导轨、与第一横向导轨并排而设的第一螺纹杆、与第一螺纹杆传动连接的第一步进电机、架设在第一横向导轨且与摄像头(A53)连接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与第一螺纹杆之间通过第一螺帽连接;所述键帽按压装置(A4)包括跨设在第二输送装置(A2)两侧端且下端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的龙门架、固定安装在龙门架上的第二横向移动装置、至少一个固定安装在第二横向移动装置下端的垂直移动装置、固定安装在垂直移动装置下端的固定板及若干个安装在固定板下端面的触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键盘组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向移动装置与固定板之间设置有两个垂直移动装置;所述固定板的下端面设有若干排由触杆组成的按压阵列组,每一条触杆的底端均设有触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键盘组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料装置(B1)包括第一机架(B0)、固定安装在第一机架(B0)上的控制器及均设于第一机架(B0)上端且并排分布的第一上料器(B2)、第二上料器(B3)和托盘回收器(B4);所述第一上料器(B2)包括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的第一导轨(B23)、固定安装在第一机架(B0)上且与第一导轨(B23)平行相间的第二导轨(B26)、固定安装在第一机架(B0)上且平行设于第一导轨(B23)和第二导轨(B26)之间的第一丝杆(B24)、固定安装在第一机架(B0)上且与第一丝杆(B24)固定连接的第一驱动器(B21)及架设在第一导轨(B23)和第二导轨(B26)上的第一活动板(B22),所述第一驱动器(B21)与控制器(B7)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板(B22)下端设有套设在第一丝杆(B24)上的第一螺母;所述第二上料器(B3)包括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的第三导轨(B33)、固定安装在机架上且与第三导轨(B33)平行相间的第四导轨(B35)、固定安装在机架上且平行设于第三导轨(B33)和第四导轨(B35)之间的第二丝杆(B34)、固定安装在机架上且与第二丝杆(B34)固定连接的第二驱动器(B31)及架设在第三导轨(B33)与第四导轨(B35)上的第二活动板(B32),所述第二驱动器(B31)与控制器(B7)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板(B32)下端设有套设在第二丝杆(B34)上的第二螺母;所述托盘回收器(B4)包括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的第五导轨(B43)、固定安装在第一机架(B0)上且与第五导轨(B43)平行相间的第六导轨(B45)、固定安装在第一机架(B0)上且平行设于第五导轨(B43)和第六导轨(B45)之间的第三丝杆(B44)、固定安装在第一机架(B0)上且与第三丝杆(B44)固定连接的第三驱动器(B42)及设于第五导轨(B43)和第六导轨(B45)上的第三活动板(B41),所述第二驱动器(B31)与控制器(B7)电性连接,所述第三活动板(B41)下端设有套设在第三丝杆(B44)上的第三螺母;所述第一活动板(B22)上阵列分布有四条第一导柱;所述第二活动板(B32)上阵列分布有四条第二导柱;所述第三活动板(B41)上阵列分布有四条第三导柱;所述第一导轨(B23)和第二导轨(B26)的一共同端之间设有第一红外线传感器,所述第一导轨(B23)和第二导轨(B26)的另一共同端之间设有第二红外线传感器,所述第一红外线传感器和第二红外线传感器均电性连接于控制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晓峰周伟波黄欢卢志江朱灵洪德和余海涛刘伟文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捷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