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高压直流接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3711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4 2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智能高压直流接触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主触点、电磁驱动单元、执行机构与粘连检测控制单元,粘连检测控制单元包含MCU模块、接触器节能控制模块、三极管开关电路、光电耦合器、继电器、远程通信模块与提供稳压电源的稳压模块,MCU模块根据光电耦合器反馈的高低电平判断主触点是否粘连,如果粘连则发送报警信号至远程通信模块,由远程通信模块将报警信号发送给上位机;如果不粘连,则通过接触器节能控制模块正常使能电磁驱动单元,再由执行机构带动主触点闭合或断开;实现直流高压产品的自诊断,有效降低故障率,确保系统安全。

Intelligent high voltage DC contacto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DC contactor,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 main contact, an electromagnetic drive unit, actuator and adhesion control unit is arranged in a shell body, adhesion detection control unit includes MCU module, energy saving contactor control module, a triode switch circuit, a photoelectric coupler, a relay, a remote communication module and power supply voltage the module, the MCU module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main contact adhesion level according to optocoupler feedback, then send the alarm signal if the adhesion to the remote communication module, communication module by the remote alarm signal will be sent to the host computer; if is not through the contactor control module can make the normal energy saving electromagnetic drive unit, the actuating mechanism drives the main the contact is closed or open; self diagnosis of DC high voltage products, reduce failure rate, ensure system Secur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高压直流接触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直流高压元器件领域,具体是一种智能高压直流接触器。
技术介绍
在能源和环保的压力下,新能源汽车无疑将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该行业对直流高压接触器的需求呈直线上升趋势。涉及到高压,就不能避免安全问题。直流高压接触器在实际使用当中,出现过燃烧现象。分析原因,主要是接触器的触点发热、粘连等因素造成产品失效或引发安全事故。而现有的直流高压接触器有的产品带辅助触点,有的产品未带辅助触点。未带辅助触点的直流高压接触器事故率更高些。带辅助触点的直流高压接触器也出现过粘连现象后,原因是辅助触点与执行机构不同步,未曾报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高压直流接触器,该直流接触器具备触点粘连检测功能,降低故障率低、寿命长,完成直流高压产品的自诊断。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高压直流接触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主触点、电磁驱动单元与执行机构;壳体内还设有粘连检测控制单元,粘连检测控制单元包含MCU模块、接触器节能控制模块、三极管开关电路、光电耦合器、继电器、远程通信模块与提供稳压电源的稳压模块,MCU模块输出接口通过三极管开关电路连接继电器线圈,MCU模块还分别与接触器节能控制模块以及远程通信模块相连;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光电耦合器输入端构成回路,主触点两端并联在光电耦合器输入端,光电耦合器的输出端反馈连接至MCU模块的输入接口;接触器节能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电磁驱动单元的线圈相连;MCU模块根据光电耦合器反馈的高低电平判断主触点是否粘连,如果粘连则发送报警信号至远程通信模块,由远程通信模块将报警信号发送给上位机;如果不粘连,则通过接触器节能控制模块正常使能电磁驱动单元,再由执行机构带动主触点闭合或断开。进一步的,所述远程通信模块采用CAN总线模块。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光电耦合器提高抗电涌干扰,完对主触点粘连状态的检测采样,并反馈给MCU模块,再由MCU模块发出报警,或者正常使能电磁驱动单元,再由执行机构带动主触点闭合或断开,实现直流高压产品的自诊断,有效降低故障率,确保系统安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电路原理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执行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与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高压直流接触器,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有主触点K1、电磁驱动单元2与执行机构3;壳体1内还设有粘连检测控制单元4,粘连检测控制单元4包含MCU模块U1、接触器节能控制模块U2、三极管Q1、光电耦合器U5、继电器K2、远程通信模块U3与提供稳压电源的稳压模块U4;工作电源正极与负极分别通过电感L1、L2连接至稳压模块U4的输入端,稳压模块U4输出5V稳定的电压;MCU模块输U1出接口通过电阻R11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二极管D9连接至电感L2的一端,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继电器K2线圈的一端相连,继电器K2线圈的另一端接地;MCU模块U1输出接口与接触器节能控制模块U2的输入接口相连,MCU模块U1与远程通信模块U3通讯连接;稳压模块U4输出的5V电压依次串联继电器K2的一个常开触点、光电耦合器U5输入侧、电阻R9与继电器K2的另一个常开触点后接地构成回路,串接在系统负载RL回路上的主触点K1两端分别连接光电耦合器U5输入侧的一端以及电阻R9的一端;稳压模块U4输出的5V电压还通过分压电阻R10连接光电耦合器U5的输出端后接地,分压电阻R10还连接至MCU模块U1的输入接口;接触器节能控制模块U2的输出端与电磁驱动单元2的线圈相连。结合图3所示,工作时,本接触器的主触点K1被串接在充电桩、电动汽车、电池组或高压医疗等设备预充电时,都存在短时间的上电检测,大约30ms,本接触器利用这段时间,对主回路粘连进行触点闭合前检测。此时接触器的270V主回路处于未带载状态,主触点K1常开,MCU模块U1通关三极管Q1使能继电器K2,继电器K2的两个常开触点均闭合,加载5V电压;如果主触点K1粘连,那么电流流经主触点K1,光电耦合器U5为关断状态,MCU模块U1的输入接口为高电平,那么MCU模块U1向远程通信模块U3发出报警信号,远程通信模块U3可采用CAN总线模块,由CAN总线模块将报警信号发送给上位机;如果主触点K1不粘连,那么电流流经光电耦合器U5,使光电耦合器U5导通,此时,MCU模块U1的输入接口为低电平,MCU模块U1进入正常工作模式,通过远程通信模块U3接收上位机的控制命令后,由接触器节能控制模块U2正常使能电磁驱动单元2,再由执行机构3带动主触点K1闭合或断开。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替换、等效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智能高压直流接触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高压直流接触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主触点、电磁驱动单元与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设有粘连检测控制单元,粘连检测控制单元包含MCU模块、接触器节能控制模块、三极管开关电路、光电耦合器、继电器、远程通信模块与提供稳压电源的稳压模块,MCU模块输出接口通过三极管开关电路连接继电器线圈,MCU模块还分别与接触器节能控制模块以及远程通信模块相连;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光电耦合器输入端构成回路,主触点两端并联在光电耦合器输入端,光电耦合器的输出端反馈连接至MCU模块的输入接口;接触器节能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电磁驱动单元的线圈相连;MCU模块根据光电耦合器反馈的高低电平判断主触点是否粘连,如果粘连则发送报警信号至远程通信模块,由远程通信模块将报警信号发送给上位机;如果不粘连,则通过接触器节能控制模块正常使能电磁驱动单元,再由执行机构带动主触点闭合或断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高压直流接触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主触点、电磁驱动单元与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设有粘连检测控制单元,粘连检测控制单元包含MCU模块、接触器节能控制模块、三极管开关电路、光电耦合器、继电器、远程通信模块与提供稳压电源的稳压模块,MCU模块输出接口通过三极管开关电路连接继电器线圈,MCU模块还分别与接触器节能控制模块以及远程通信模块相连;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光电耦合器输入端构成回路,主触点两端并联在光电耦合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武坤靳融王宁金建领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市双环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