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效液下离心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3404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4 1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高效液下离心泵,包括泵轴以及叶轮,其中,叶轮设置于泵轴底部,叶轮包括前盖板、后盖板以及若干叶片,前盖板与后盖板同轴设置且相互之间形成夹层,后盖板与泵轴连接,前盖板上开设有进液口,叶片设置于夹层中并绕前盖板以及后盖板的轴线放射状分布,相邻的两个叶片之间的空隙与进液口连通形成过流道;上述的新型高效液下离心泵主要对叶轮结构进行了改进调整,利用前盖板与后盖板配合形成的双层结构与叶片配合围成过流道,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叶轮来说,这种新型结构的叶轮能够实现更高的扬程、更大的流量,从而提高新型高效液下离心泵的扬程及流量,满足大流量高扬程的工况要求。

A new type of high efficiency centrifugal pump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novel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entrifugal pump, which comprises a pump shaft and the impeller, the impeller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pump shaft, the impeller comprises a front cover, back cover plate and a plurality of blades, formed between the front cover and the rear cover layer arranged coaxially and each other, connected with the pump shaft rear, front cover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liquid inlet the blade is arranged in the interlayer, and the front cover and back cover around the axis of the radial distribution, the gap between two adjacent blades and liquid inlet connected to form the new channel;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entrifugal pump impeller of main structure is improved in the adjustment of the front cover and the rear cover with the use of double blade structure and form with the enclosed after passage, with respect to the impeller in the prior art, the impeller of this new structure can achieve higher lift, more traffic, so as to improve the The pump head and flow rate of the new high efficiency centrifugal pump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large flow and high lif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高效液下离心泵
本专利技术涉及泵送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高效液下离心泵。
技术介绍
新型高效液下离心泵是一种结构简单、效率高的液体泵,用于从地面下一定深度的浆液池向地面输送浆液。现有技术中,请参阅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新型高效液下离心泵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新型高效液下离心泵主要包括泵体300、设置于泵体300中的叶轮200、带动叶轮200旋转的泵轴100以及与泵体300连通的吐出管400,工作时,电机带动叶轮200旋转,叶轮200上相邻两叶片与构成泵体300和后护板围成密封腔,随着叶轮200的转动,密封腔中形成负压,吸入浆液并推动其从吐出管400输出,由此可见,叶轮200的结构直接影响新型高效液下离心泵的扬程及工作效率,目前新型高效液下离心泵所使用的叶轮200结构简单,一般包括位于中心的轮毂以及沿周向均匀分布在轮毂外侧壁上的若干叶片构成,这种叶轮200虽然结构简单,便于制造,但是流量及压力较小,导致扬程小,效率低,难以满足高扬程、大流量的工况要求,应用受到限制。因此,如何改善新型高效液下离心泵,提高其扬程及效率,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高效液下离心泵,以达到提高其扬程及效率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高效液下离心泵,包括泵轴以及设置于所述泵轴底部的叶轮,所述叶轮包括:相互之间形成夹层的前盖板以及后盖板,所述后盖板与所述泵轴连接,所述前盖板上开设有进液口;若干叶片,设置于所述夹层中并绕所述前盖板以及所述后盖板的轴线放射状分布,相邻的两个所述叶片之间的空隙与所述进液口连通形成过流道。优选地,还包括泵头,所述泵头包括外壳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壳中的内壳,所述内壳包括前护板、后护板以及护套,所述前护板以及所述后护板与所述护套配合围成容纳所述叶轮的腔体,所述前护板上形成有与所述进液口连通的进液端。优选地,所述外壳包括上壳、下壳以及减压盖,所述下壳具有能够与所述进液端配合的开口且所述开口处连接有滤网;所述上壳与所述后护板配合将所述减压盖夹紧,所述减压盖与所述后护板之间的空腔中还设置有副叶轮,所述副叶轮安装于所述泵轴上。优选地,所述新型高效液下离心泵还包括支架以及安装板,所述支架套设在所述泵轴外且所述支架一端与所述上壳固连,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板固连。优选地,所述支架内设置有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架内壁固连并与外界相通,第二端与所述减压盖上的油杯座连接。优选地,所述冷却水管包括刚性管以及软管,所述刚性管第一端与所述支架固连,第二端与所述软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软管的第二端与所述油杯座连接。优选地,所述新型高效液下离心泵还包括吐出管,所述泵头的出液端通过弯管与所述吐出管连接。优选地,所述泵头的出液端与所述弯管之间以及所述弯管与所述吐出管之间均通过法兰连接,相互配合的两个所述法兰中的一个上设置有环形凸台,另一个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凸台与所述环形凹槽配合将两个所述法兰之间的密封垫压紧。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高效液下离心泵,包括泵轴以及叶轮,其中,叶轮设置于泵轴底部,叶轮包括前盖板、后盖板以及若干叶片,前盖板与后盖板同轴设置且相互之间形成夹层,后盖板与泵轴连接,前盖板上开设有进液口,叶片设置于夹层中并绕前盖板以及后盖板的轴线放射状分布,相邻的两个叶片之间的空隙与进液口连通形成过流道;上述的新型高效液下离心泵主要对叶轮结构进行了改进调整,利用前盖板与后盖板配合形成的双层结构与叶片配合围成过流道,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叶轮来说,这种新型结构的叶轮能够实现更高的扬程、更大的流量,从而提高新型高效液下离心泵的扬程及流量,满足大流量高扬程的工况要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新型高效液下离心泵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型高效液下离心泵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型高效液下离心泵中泵轴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型高效液下离心泵中支架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型高效液下离心泵中支架的俯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型高效液下离心泵中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型高效液下离心泵中安装板的侧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型高效液下离心泵中弯头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高效液下离心泵,以达到提高其扬程及效率的目的。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2和图3,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型高效液下离心泵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型高效液下离心泵中泵轴的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高效液下离心泵,包括泵轴1以及叶轮2。其中,泵轴1一端与电机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叶轮2连接;叶轮2设置于泵轴1底部,叶轮2包括前盖板21、后盖板22以及若干叶片23,前盖板21与后盖板22同轴设置且相互之间形成夹层,后盖板22与泵轴1连接,前盖板21上开设有进液口,叶片23设置于夹层中并绕前盖板21以及后盖板22的轴线放射状分布,相邻的两个叶片23之间的空隙与进液口连通形成过流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型高效液下离心泵,对叶轮2结构进行了改进调整,利用前盖板21与后盖板22配合形成的双层结构与叶片23配合围成过流道,这种新型结构的叶轮2能够实现更高的扬程、更大的流量,从而提高新型高效液下离心泵的扬程及流量,满足大流量高扬程的工况要求。作为新型高效液下离心泵的主要过流件之一,现有新型高效液下离心泵的泵体300为单层结构,构成泵体300和后护板需要承受浆液的冲刷,容易受损,如图1所示。如图2所示,本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高效液下离心泵的泵头3包括外壳32以及设置于外壳32中的内壳31,内壳31包括后护板311、前护板313以及周向护套312,后护板311以及前护板313与周向护套312配合围成容纳叶轮2的腔体,前护板313上形成有与进液口连通的进液端。由此可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泵头3采用双层结构,且双层结构中的内壳31采用分体式结构,配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层结构叶轮2,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单泵壳来说,这种双泵壳密封性更好,优化了水利模型,有助于减少能量损耗。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外壳32包括上壳322、下壳321以及减压盖324,下壳321具有能够与进液端配合的开口且开口处连接有滤网;上壳322与后护板311配合将减压盖324夹紧,减压盖324与后护板311之间的空腔中还设置有副叶轮323,副叶轮323安装于泵轴1上。副叶轮323在转动过程中,其上叶片带动空腔中的浆液做高速运转,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高效液下离心泵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高效液下离心泵,包括泵轴以及设置于所述泵轴底部的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包括:同轴设置且相互之间形成夹层的前盖板以及后盖板,所述后盖板与所述泵轴连接,所述前盖板上开设有进液口;若干叶片,设置于所述夹层中并绕所述前盖板以及所述后盖板的轴线放射状分布,相邻的两个所述叶片之间的空隙与所述进液口连通形成过流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高效液下离心泵,包括泵轴以及设置于所述泵轴底部的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包括:同轴设置且相互之间形成夹层的前盖板以及后盖板,所述后盖板与所述泵轴连接,所述前盖板上开设有进液口;若干叶片,设置于所述夹层中并绕所述前盖板以及所述后盖板的轴线放射状分布,相邻的两个所述叶片之间的空隙与所述进液口连通形成过流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效液下离心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泵头,所述泵头包括外壳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壳中的内壳,所述内壳包括前护板、后护板以及护套,所述前护板以及所述后护板与所述护套配合围成容纳所述叶轮的腔体,所述前护板上形成有与所述进液口连通的进液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高效液下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上壳、下壳以及减压盖,所述下壳具有能够与所述进液端配合的开口且所述开口处连接有滤网;所述上壳与所述后护板配合将所述减压盖夹紧,所述减压盖与所述后护板之间的空腔中还设置有副叶轮,所述副叶轮安装于所述泵轴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高效液下离心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晓峰张宏杰李立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木源泵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