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纤维毡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3230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4 18: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柔性纤维毡生产工艺,所述的柔性纤维毡生产工艺其步骤:(1)配浆,(2)除渣,(3)成型,(4)真空吸滤,(5)烘干即为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柔性纤维毡生产工艺,具有材料密度小,保温隔热效果好的优点。

Process for producing flexible fiber fel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lexible fiber production process,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flexible fiber mat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mixing, (2) (3) slag, molding, vacuum suction filter (4), (5) drying is finishe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flexible fiber production process materials with low density, thermal insulation, heat insu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柔性纤维毡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柔性纤维毡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韧性好、抗热震性好、抗烧蚀性能优异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核工业及武器装备等使用条件异常苛刻的尖端
目前能够基本满足要求并得到应用的主要是SiO2f/SiO2、Cf/C及Cf/SiC等复合材料。但是,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具有更加优异性能的材料需求越来越高。相比之下,氮化硼纤维具有耐高温、耐化学腐蚀、介电性能优良、电绝缘性好、导热性好等优良特性,抗氧化温度比碳纤维和硼纤维还要高,可在900℃以下的氧化气氛中长期使用,且在2000℃以内的惰性气氛中晶粒不会长大,强度也不会下降。氮化硼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有望克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缺陷,获得优良的常温和高温力、热、电综合性能,以解决实际应用需求。目前,由于氮化硼纤维制备技术的复杂性限制了其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国内只有极少数单位进行相关课题研究,而且几乎都是处于实验室探索阶段,导致氮化硼纤维预制体成型技术的研究报道少之又少。同时,由于氮化硼纤维特殊结构及生产工艺所具有的区别与其他陶瓷纤维的一些特性,导致其他陶瓷纤维预制体成型技术无法直接运用于氮化硼纤维预制体制备,因此限制了氮化硼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材料密度小,保温隔热效果好优点的柔性纤维毡生产工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柔性纤维毡生产工艺,(1)配浆:原料加入电弧炉中熔融,形成流股,流股经压缩空气或蒸汽喷吹后成为纤维;(2)除渣:利用除渣器排除纤维中的渣球;(3)成型:经过除渣器除渣后,形成成品纤维;成品纤维被送入搅拌槽旋涡除渣后,被送至贮料槽,施加粘接剂后形成浆料;(4)真空吸滤:浆料经压机模压或真空吸滤;(5)烘干即为成品:吸完料后,浆料温度达到一定温度后,需干燥25-30分钟,出锅形成成品。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原料包括硅酸铝纤维、有机结合剂和添加剂。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浆料达到的温度为50℃。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柔性纤维毡生产工艺,具有材料密度小,保温隔热效果好的优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其中,柔性纤维毡生产工艺:(1)配浆:原料加入电弧炉中熔融,形成流股,流股经压缩空气或蒸汽喷吹后成为纤维;(2)除渣:利用除渣器排除纤维中的渣球;(3)成型:经过除渣器除渣后,形成成品纤维;成品纤维被送入搅拌槽旋涡除渣后,被送至贮料槽,施加粘接剂后形成浆料;(4)真空吸滤:浆料经压机模压或真空吸滤;(5)烘干即为成品:吸完料后,浆料温度达到一定温度后,需干燥25-30分钟,出锅形成成品。进一步说明,所述的原料包括硅酸铝纤维、有机结合剂和添加剂,所述的浆料达到的温度为50℃。在进一步说明,硅酸铝纤维又叫陶瓷纤维是一种新型轻质耐火材料,该材料具有容重轻、耐高温、热稳定性好,热传导率低、热容小、抗机械振动好、受热膨胀小、隔热性能好等优点,经特殊加工,可制成硅酸铝纤维板、硅酸铝纤维毡、硅酸铝纤维绳、硅酸铝纤维毯等产品。新型密封材料具有耐高温导热系数低,容重轻,使用寿命长,抗拉强度大,弹性好,无毒等特点,是取代石棉的新型材料,广泛用于冶金、电力、机械、化工的热能设备上的保温。所述烘干所用的设备为沸腾干燥机,沸腾干燥机在预热开始吸料过程物料温度控制在60到80度,进风温度应控制在80度;吸完料后,物料温度达到(50度)时,进风温度设置为(55度),物料温度达到(50度)后,需干燥(25至30钟),物料干燥完出锅。湿法制粒在加完粘合剂,制软材的过程需,取样观察(软材的粘湿度),判断是否需加(粘合剂),制软材的时间控制在8到10分钟,如发现软材湿度过大,应尽量(缩短)制材时间。摇摆机整粒后需检查筛网的(完整性)。物料干燥后振荡筛整粒时,需控制(物料均匀)的进入振荡筛,在振完每锅物料,需检查(磁铁上是否贴有铁丝),判断是否存在烂筛网情况,观察纯颗粒是否均匀,颗粒过细,应及时与制软材人员沟通,振完一批次的最后一锅后,需把该批次的所有物料(细粉,头子,纯颗粒)清理干净。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柔性纤维毡生产工艺,具有材料密度小,保温隔热效果好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柔性纤维毡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1)配浆:原料加入电弧炉中熔融,形成流股,流股经压缩空气或蒸汽喷吹后成为纤维;(2)除渣:利用除渣器排除纤维中的渣球;(3)成型:经过除渣器除渣后,形成成品纤维;成品纤维被送入搅拌槽旋涡除渣后,被送至贮料槽,施加粘接剂后形成浆料;(4)真空吸滤:浆料经压机模压或真空吸滤;(5)烘干即为成品:吸完料后,浆料温度达到一定温度后,需干燥25‑30分钟,出锅形成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纤维毡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1)配浆:原料加入电弧炉中熔融,形成流股,流股经压缩空气或蒸汽喷吹后成为纤维;(2)除渣:利用除渣器排除纤维中的渣球;(3)成型:经过除渣器除渣后,形成成品纤维;成品纤维被送入搅拌槽旋涡除渣后,被送至贮料槽,施加粘接剂后形成浆料;(4)真空吸滤:浆料经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祖明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东宇绝缘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