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吸式试剂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28234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4 16: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虹吸式试剂瓶,其包括:瓶体,在瓶体上设有一个注液口和一个放液口,注液口上设有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第一小孔,注液口通过注液塞密封,且在注液塞上设有与第一小孔相对应的第二小孔,在虹吸时瓶体内部与大气相连通;虹吸管,虹吸管的吸液端通过放液口伸入瓶体内部,虹吸管的放液端上设有用于调节虹吸管开闭的活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虹吸式试剂瓶结构简单,采用虹吸方式进行试剂取用,取用量可控,不易渗漏和活塞脱落。

Siphon type reagent bott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iphon type reagent bottle, which comprises a bottle body, a bottle in the liquid injection port and a liquid outlet, a liquid injection port is provided with one, two or more than two of the first hole injection port through the liquid injecting plug seal, and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small holes should be opposite the first hole in the liquid injecting plug, the siphon when the bottle body are communicated with the air; Hong Straw, the end of the rainbow Straw suction drainage opening into the interior of the bottle body, the rainbow Straw liquid discharging end is provided with a piston for regulating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of the rainbow Straw. The siphon reagent bottle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doption of a siphon way for reagent taking, controllable dosage, uneasy leakage and piston falling of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虹吸式试剂瓶
本技术涉及试剂瓶,具体涉及一种虹吸式试剂瓶。
技术介绍
在化学、环境、生化等实验室中,均需要利用试剂瓶来盛放试剂,实验室中大容量的试剂瓶,如2500毫升以上的试剂瓶常为倾倒式试剂瓶或龙头放水试剂瓶。但是,倾倒式试剂瓶使用中取用试剂不方便,龙头放水试剂瓶由于龙头与瓶体采用磨口连接,在试剂的压力下容易渗漏或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虹吸式试剂瓶,其结构简单,采用虹吸方式进行试剂取用,取用量可控,不易渗漏和活塞脱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虹吸式试剂瓶,包括:瓶体,在瓶体上设有一个注液口和一个放液口,注液口上设有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第一小孔,注液口通过注液塞密封,且在注液塞上设有与第一小孔相对应的第二小孔;虹吸管,虹吸管的吸液端通过放液口伸入瓶体内部,虹吸管的放液端上设有用于调节虹吸管开闭的活塞;虹吸时,第一小孔与第二小孔对应,瓶体体内大气压与外界大气压连通;瓶体密封时,第一小孔与第二小孔错开布置。本技术一种虹吸式试剂瓶结构简单,利用虹吸管实现虹吸,操作便捷,取用量可控,不易渗漏和活塞脱落。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做如下改进:作为优选的方案,虹吸管为倒U形管。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结构简单,成本低。作为优选的方案,在放液口处设有用于密封的放液塞。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提高试剂瓶整体的密封性。作为优选的方案,注液塞为磨口塞,且注液口也为磨砂口。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提高试剂瓶整体的密封性。作为优选的方案,在瓶体的外壁上设有用于支撑虹吸管的支撑扣。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有效防止虹吸管晃动,保证取液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作为优选的方案,支撑扣包括:具有开口且呈环形的卡扣部以及用于连接卡扣部与瓶体外壁的连接部。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成本低,便于安装。作为优选的方案,卡扣部由弹性材料制成。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利用弹性材料制成的卡扣部,可以有效对虹吸管进行固定,且不会损伤虹吸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虹吸式试剂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瓶体、11注液口、12放液口、13支撑扣、131卡扣部、132连接部、2虹吸管、21吸液端、22放液端、3第一小孔、4注液塞、5第二小孔、6活塞、7放液塞。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为了达到本技术的目的,虹吸式试剂瓶的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虹吸式试剂瓶,包括:瓶体1和虹吸管2。在瓶体1上设有一个注液口11和一个放液口12,注液口11上设有两个第一小孔3,注液口11通过注液塞4密封,且在注液塞4上设有与第一小孔3相对应的第二小孔5。虹吸管2的吸液端21通过放液口12伸入瓶体1内部,虹吸管2的放液端22上设有用于调节虹吸管2开闭的活塞6。虹吸时,第一小孔3与第二小孔5对应,瓶体1体内大气压与外界大气压连通;瓶体1密封时,第一小孔3与第二小孔5错开布置。虹吸管2为倒U形管,且吸液端21的长度小于放液端22的长度。在放液口12处设有用于密封的放液塞7,以提高试剂瓶整体的密封性。本技术一种虹吸式试剂瓶的使用过程如下:第一,打开注液塞4,将液体试剂从注液口11注入,将注液塞4塞入注液口11,其中第一小孔3与第二小孔5对应,瓶内的大气压与外界连通,保证虹吸的顺利进行。第二,打开活塞6,利用洗耳球在虹吸管2的放液端22端口进行吸液,待虹吸管2充满液体试剂时,关闭活塞6。第三,转动注液塞4,将第一小孔3与第二小孔5错开,实现试剂瓶内液体试剂的密封存储,防止其挥发。第四,当需要从虹吸式试剂瓶进行取液时,转动注液塞4,将第一小孔3与第二小孔5对通后,打开活塞6,试剂液体即可从放液端22端口流出。本技术一种虹吸式试剂瓶的有益效果如下:其结构简单,利用虹吸管2实现虹吸,操作便捷,需要使用试剂时,随时使用,且取用量可控,不易渗漏和活塞脱落。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技术的实施效果,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余特征技术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注液塞4为磨口塞,且注液口11也为磨砂口。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提高试剂瓶整体的密封性。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技术的实施效果,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余特征技术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瓶体1的外壁上设有用于支撑虹吸管2的支撑扣13。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有效防止虹吸管2晃动,保证取液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一步,支撑扣13包括:具有开口且呈环形的卡扣部131以及用于连接卡扣部131与瓶体外壁的连接部132。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成本低,便于安装。进一步,卡扣部131由弹性材料制成。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利用弹性材料制成的卡扣部131,可以有效对虹吸管2进行固定,且不会损伤虹吸管2。以上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虹吸式试剂瓶

【技术保护点】
虹吸式试剂瓶,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在所述瓶体上设有一个注液口和一个放液口,所述注液口上设有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第一小孔,所述注液口通过注液塞密封,且在所述注液塞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小孔相对应的第二小孔;虹吸管,所述虹吸管的吸液端通过所述放液口伸入所述瓶体内部,所述虹吸管的放液端上设有用于调节所述虹吸管开闭的活塞;虹吸时,所述第一小孔与所述第二小孔对应,所述瓶体体内大气压与外界大气压连通;所述瓶体密封时,所述第一小孔与所述第二小孔错开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1.虹吸式试剂瓶,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在所述瓶体上设有一个注液口和一个放液口,所述注液口上设有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第一小孔,所述注液口通过注液塞密封,且在所述注液塞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小孔相对应的第二小孔;虹吸管,所述虹吸管的吸液端通过所述放液口伸入所述瓶体内部,所述虹吸管的放液端上设有用于调节所述虹吸管开闭的活塞;虹吸时,所述第一小孔与所述第二小孔对应,所述瓶体体内大气压与外界大气压连通;所述瓶体密封时,所述第一小孔与所述第二小孔错开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吸式试剂瓶,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管为倒U...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钟高兴军李铭慧郭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农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