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改善心脑血管循环的药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924043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4 1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改善心脑血管循环的药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药香包括桑枝、桂枝、山栀子、大黄、钻地风、干姜、黄芪、紫菀、鸡血藤、高良姜、白芷、川断、川芎、千年健、杜仲、独活、木香、透骨草、木鳖子、乳香、荜拔、降香、没药、榆皮。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用于改善心脑血管循环的药香,气味芳香,使用时患者从呼吸道闻吸药物气味,直接作用于鼻、支气管及肺部,从而达到疏通血管、疏通经络的功效,可以促进机体血液循环,有利于气血顺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改善心脑血管循环的药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香的配方和制备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改善心脑血管循环的药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心脑血管疾病是指因血液供应障碍而引起的心脏和脑部疾病的总称。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的特点,为患者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危害。现实生活中,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发病大多具有突然性和意外性。因此,做好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和预防至关重要。中华医学对闻吸疗法有不少论述,它通过呼吸道闻吸药味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内经》云:“肺者,气之本,开窍于鼻。”《疮疡全书》云:“鼻孔为肺之窍,其气上通于脑,下行于肺,”“鼻纳而通六经”,说明气味药从鼻而人,上通于脑,下达于肺,通十二经脉。经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闻吸气味药通过嗅觉细胞及嗅觉中枢而发生疗效,这是因为进人鼻腔的气体分子,首先溶于粘液中与鼻纤毛相依感受气体分子,将信号转换成嗅神经电信号,再向嗅中枢传送,不同的电信号在嗅中枢产生不同的神经动作电位,产生不同的生理与药理作用。申请号为201510461693.9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中药香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中药香是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改善心脑血管循环的药香,其特征在于,所述药香包括桑枝、桂枝、山栀子、大黄、钻地风、干姜、黄芪、紫菀、鸡血藤、高良姜、白芷、川断、川芎、千年健、杜仲、独活、木香、透骨草、木鳖子、乳香、荜拔、降香、没药、榆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改善心脑血管循环的药香,其特征在于,所述药香包括桑枝、桂枝、山栀子、大黄、钻地风、干姜、黄芪、紫菀、鸡血藤、高良姜、白芷、川断、川芎、千年健、杜仲、独活、木香、透骨草、木鳖子、乳香、荜拔、降香、没药、榆皮。2.一种用于改善心脑血管循环的药香,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桑枝8-12份、桂枝8-12份、山栀子8-12份、大黄8-12份、钻地风4-6份、干姜4-6份、黄芪4-6份、紫菀4-6份、鸡血藤4-6份、高良姜4-6份、白芷4-6份、川断4-6份、川芎1-3份、千年健1-3份、杜仲1-3份、独活1-3份、木香1-3份、透骨草1-3份、木鳖子1-3份、乳香1-3份、荜拔1-3份、降香1-3份、没药1-3份、榆皮1-3份。3.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改善心脑血管循环的药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各重量份的中药原料;(2)将中药原料分别粉碎,过100-200目筛,得到中药细粉,将中药细粉以50-200转/分钟的转速于30℃-45℃搅拌20-30分钟后,加入中药细粉总重量0.15-0.2倍的粘合材料、中药细粉总重量0.01-0.05倍的助燃剂和中药细粉总重量0.05-0.1倍的蒸馏水,继续以50-200转/分钟的转速于35℃-45℃搅拌20-30分钟,得到混合料;(3)将混合料投入到制香机中,在压力0.2-0.3MPa、保压时间4-8秒、温度45℃-60℃的工艺条件下挤压成型,将成型后的香胚送入烘干房,于65℃-75℃烘制8-12小时,即得药香。4.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改善心脑血管循环的药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各重量份的中药原料;(2)将中药原料置于陶瓷容器中,加入中药原料总重量0.3-0.5倍的粮食酒和中药原料总重量0.1-0.2倍的蜂蜜,混合均匀后密封放置12-24小时,得到混合料A;将混合料A取出,在温度为45-50℃、相对湿度为60-75%的环境下放置48-72小时晾干;(3)将晾干后的混合料A粉碎,过100-200目筛,得到中药细粉,将中药细粉以50-200转/分钟的转速于30℃-45℃搅拌20-30分钟后,加入中药细粉总重量0.15-0.2倍的粘合材料、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国旺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耀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