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规模化生产小卷蛾斯氏线虫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922723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4 1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嗜线虫杆菌与线虫共生的原理,通过非离体培养与离体培养相互结合,稳定生产小卷蛾斯氏线虫F3代的新方法。选取健康的大蜡螟末龄幼虫,接种小卷蛾斯氏线虫,得到的线虫为F0代。再将F0代线虫接种到培养了2天嗜线虫杆菌的营养琼脂培养皿中,得到F1代。最后将F1代接种于扩大海绵培养基中,培养14天得到大量的F3代作为商品线虫。本方法所生产的商品线虫都是F3代线虫,生产周期短,品质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规模化生产小卷蛾斯氏线虫新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防治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嗜线虫杆菌与线虫共生的原理,通过非离体培养与离体培养相互结合,稳定生产小卷蛾斯氏线虫F3代的新方法。
技术介绍
小卷蛾斯氏线虫是一种以昆虫为寄主的昆虫病原线虫。处于侵入期的昆虫病原线虫能自主寻找寄主,侵入寄主的线虫从肠道中释放昆虫致病杆菌,杆菌在寄主中大量繁殖导致寄主迅速死亡。国际上常用于防治害虫的昆虫病原线虫主要属于斯氏线虫属和异小杆线虫属。斯氏线虫有10个种,异小杆线虫有3个种。在工业化国家生物农药市场上,市场份额仅次于苏云金芽孢杆菌,占第二位。这类线虫对土栖性害虫和钻蛀性害虫有较强的杀灭作用。昆虫病原线虫可规模化培养,且使用方便,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在美国是免注册产品。我国已开发了不少杀虫线虫品种,目前处于中试推广应用阶段,均无注册成产品。产业化昆虫病原线虫,需要高效,稳定的病原线虫培养方法。在美国、德国等生物农药发达的国家一般采用液体法培养昆虫病原线虫。而我国昆虫病原线虫产业化起步较晚,从事昆虫病原线虫产业化的企业采用都是固体培养和非离体培养。以上两种方法各有其局限性,使用非离体培养法,经过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规模化生产小卷蛾斯氏线虫新方法

【技术保护点】
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生产小卷蛾斯氏线虫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大蜡螟将小卷蛾斯氏线虫复壮,再用固体培养将线虫放大和扩大化生产,稳定产出商品化的F3代。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为一种生产小卷蛾斯氏线虫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大蜡螟将小卷蛾斯氏线虫复壮,再用固体培养将线虫放大和扩大化生产,稳定产出商品化的F3代。2.根据权利要求1利用大蜡螟将小卷蛾斯氏线虫复壮,其特征在于选用活的末期大蜡螟接种线虫进行线虫的复壮,作为F0代。3.根据权利要求2利用大蜡螟将小卷蛾斯氏线虫复壮,其特征在于选用接种后1-2天死亡的没有变色的大蜡螟作为线虫培养对象。4.根据权利要求2利用大蜡螟将小卷蛾斯氏线虫复壮,其特征在于接种死亡的大蜡螟,集中于通气装备中、在恒温25摄氏度下、90%湿度下恒湿环境下培养10天。5.根据权利要求2利用大蜡螟中复壮线虫作F0代,其特征在于将F0代从大蜡螟尸体内用无菌去离子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龙张凤琴何农跃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