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近年来,对于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要求可长时间使用那样的高容量化、提高以较短时间可重复大电流充放电那样的输出功率特性。例如,专利文献1中给出了如下教导:使元素周期表的第3族元素存在于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母材颗粒的表面,从而即使在升高充电电压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正极活性物质与电解液的反应,能够抑制充电保存特性的劣化。专利文献2中给出了如下教导:使电解质中含有二氟磷酸锂(LiPO2F2),从而能够减少充放电循环前的IV电阻、高温保存时的气体产生。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5/008812号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713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已知即使使用上述专利文献1和2中公开的技术,也有充放电循环后的电池的直流电阻(DCR:DirectCurrentResistance,以下有时称为DCR)上升、即输出功率特性降低的情况。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充放电循环后的DCR的上升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具备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质,所述正极的正极活性物质包含: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一次颗粒聚集而形成的二次颗粒、和稀土化合物的一次颗粒聚集而形成的二次颗粒,所述稀土化合物的二次颗粒在所述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二次颗粒的表面附着于邻接的所述一次颗粒间形成的凹部,且在该凹部附着于互相邻接的所述一次颗粒双方,所述非水电解质包含二氟磷酸锂。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2.26 JP 2015-0368361.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具备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质,所述正极的正极活性物质包含: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一次颗粒聚集而形成的二次颗粒、和稀土化合物的一次颗粒聚集而形成的二次颗粒,所述稀土化合物的二次颗粒在所述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二次颗粒的表面附着于邻接的所述一次颗粒间形成的凹部,且在该凹部附着于互相邻接的所述一次颗粒双方,所述非水电解质包含二氟磷酸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中,构成所述稀土化合物的稀土元素为选自钕、钐和铒中的至少1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地藤大造,河北晃宏,小笠原毅,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