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缆生产用线缆表面水分吹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1221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1 2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缆生产用线缆表面水分吹干器,其包括两半体结构对接成可开合的吹干器本体,所述吹干器本体内设有供线缆穿过的束腰型第一通道,所述吹干器本体上设有进气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进气通道联通,且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进气通道的联通处设有利用附壁效应将所述进气通道吹出的气流引入所述第一通道的弧形端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附壁效应气体贴着弧形端面流入第一通道内,经第一通道流出后,实现了吹干速度快和吹干效果好的目的,结构简单,设计巧妙。

Water surface drying device for cable surface of optical cable produc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evice for drying a water surface of cable cable production, which comprises two half body structure is butted into a drier body can be opened and closed, the drier for the cable to pass through the first channel is arranged in the waist, the inlet channel is provided with the dryer body, wherein the first Unicom channel and the the inlet channel, Unicom and the first channel and the air inlet channel is provided with the air inlet channel will air blown into the first channel arc end by Coanda effect. The utility model uses the wall effect gas to stick to the arc end surface and flows into the first channel. After the first channel flows out,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the purpose of quick drying speed and good drying effect, and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ingenious desig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缆生产用线缆表面水分吹干器
本技术涉及电线电缆表面吹干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光缆生产用线缆表面水分吹干器。
技术介绍
在光缆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光缆表面印字的牢固和完整,光缆表面的水分必须尽快吹干,传统的光缆用吹干器纯粹使用车间压缩空气进行吹干,受限于空气压力和吹干器形状,光缆表面的水分无法被充分吹干,严重影响后续的印字效果,且光缆表面附着的水分很容易引起鼓包检测仪的误报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缆生产用线缆表面水分吹干器,能够快速吹干线缆表面的水分,吹干效果好。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缆生产用线缆表面水分吹干器,包括:两半体结构对接成可开合的吹干器本体,所述吹干器本体内设有供线缆穿过的束腰型第一通道,所述吹干器本体上设有进气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进气通道联通,且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进气通道的联通处设有利用附壁效应将所述进气通道吹出的气流引入所述第一通道的弧形端面。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吹干器本体以所述第一通道的轴线所在平面对接两所述半体结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两所述半体结构的连接处设有合页。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两所述半体结构分别为第一半体和第二半体,所述第一半体和所述第二半体的开合侧设有开合机构,所述开合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半体上的顶杆和设于所述第二半体上用于通入压缩气体的反向气路,开启时,所述顶杆伸出顶升所述第二半体,关闭时,所述反向气路通入压缩气体作用所述第二半体。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反向气路呈L型,且所述反向气路的出气端位于所述第二半体远离所述第一半体的一侧面。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吹干器本体包括盖板、壳体和扩压尾管,所述壳体内设有贯穿的第二通道,所述扩压尾管内设有贯穿的第三通道,所述扩压尾管安装于所述壳体的一端,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三通道对接成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盖板盖合于所述壳体的另一端,所述壳体远离所述扩压尾管的一侧面设有吹气接口和弧形凹槽,所述吹气接口与所述弧形凹槽联通,且所述吹气接口、弧形凹槽和盖板围合出所述进气通道;所述第二通道靠近所述盖板的一端与所述弧形凹槽的连接处设置所述弧形端面。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二通道包括平滑过渡连接的第一水平段和第一扩口段,所述第一扩口段与所述第一水平段的连接端的直径小于远离所述第一水平段一端的直径,所述第一扩口段的端部位于所述盖板旁,且与所述弧形凹槽的连接处设置所述弧形端面,所述第一水平段与所述第三通道相连,且所述第一水平段的直径与所述第三通道连接端的直径相等。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三通道包括平滑过渡连接的第二水平段和第二扩口段,所述第二扩口段与所述第二水平段的连接端的直径小于远离所述第二水平段一端的直径,所述第二水平段与所述第二通道相连,且所述第二水平段的直径与所述第二通道连接端的直径相等。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二扩口段与所述第二水平段的连接端直径是远离所述第二水平段一端直径的三分之一。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弧形端面与所述盖板之间的间隙为0.1~0.2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中的一种光缆生产用线缆表面水分吹干器设有束腰型的第一通道、进气通道和弧形端面,利用附壁效应气体贴着弧形端面流入第一通道内,气体在第一通道的前半段及内径逐渐缩小的一段通道内会加速流通,经第一通道的后半段即内径逐渐变大的一段通道时,高速流动的气体的流速降低,压力变大,实现了吹干速度快和吹干效果好的目的,结构简单,设计巧妙。(2)本技术中的一种光缆生产用线缆表面水分吹干器设有开合机构,开合机构包括反向气路和顶杆,顶杆配合电磁阀控制,使用压缩空气实现吹干器的自动开启,利用压缩气体在反向气路中的反作用力实现吹干器的自动关闭,方便线缆穿线操作,提高整个吹干器设备的自动化程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装配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图中:1-吹干器本体,10-第一通道,11-进气通道,110-吹气接口,111-弧形凹槽,12-弧形端面,13-合页,14-开合机构,140-顶杆,141-反向气路,15-盖板,16-壳体,17-扩压尾管,18-第二通道,19-第三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缆生产用线缆表面水分吹干器,包括:两半体结构对接成可开合的吹干器本体1,两半体结构分别为第一半体和第二半体,第一半体和第二半体的连接处设有合页13,第一半体可相对第二半体打开呈90°。参见图3所示,第一半体和第二半体的远离合页13侧的开合侧设有开合机构14,开合机构包括设于第一半体上的顶杆140和设于第二半体上用于通入压缩气体的反向气路141,其中,第一半体上顶杆140的末端设有压缩空气接口,反向气路141呈L型,且反向气路的出气端位于第二半体远离第一半体的一侧面且与压缩空气接口位于同一直线上。当开启时,从压缩空气接口通入压缩气体推动顶杆140,顶杆140伸出顶升第二半体,关闭时,反向气路141通入压缩气体,压缩气体从出气口喷出反作用推动第二半体向第一半体闭合,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吹干器本体1内设有供线缆穿过的束腰型第一通道10,吹干器本体上设有进气通道11,第一通道10与进气通道11联通,其中吹干器本体1的第一半体和第二半体以第一通道10的轴线所在平面作为对接面,第一通道10与进气通道11的联通处设有利用附壁效应将进气通道11吹出的气流引入第一通道10的弧形端面12。本实施例中的吹干器本体1包括盖板15、壳体16和扩压尾管17。参见图2所示,盖板15和扩压尾管17分别位于壳体16的两端,壳体16远离扩压尾管17的一侧面设有吹气接口110和弧形凹槽111,吹气接口110与弧形凹槽111联通,弧形凹槽111包括设置于第一半体和第二半体上的半圆形凹槽,两半圆形凹槽相对设置,第一半体和第二半体上均设有吹气接口110,同侧的吹气接口110和半圆形凹槽联通,且吹气接口110、弧形凹槽111和盖板15围合出进气通道11,气体从吹气接口110进入弧形凹槽内。壳体16内设有贯穿的第二通道18,其中第二通道18包括平滑过渡连接的第一水平段和第一扩口段,第一扩口段与第一水平段的连接端的直径小于远离第一水平段一端的直径,第一扩口段的端部位于盖板15旁,且与弧形凹槽111的连接处设置弧形端面12,弧形端面12与盖板15之间的间隙为0.1~0.2mm,气体从间隙流出,当气体流经弧形端面12时,在流体的附壁效应作用下,从弧形凹槽111流出的气体经弧形端面11进入第一扩口段,并在第一扩口段的中间区域形成负压区。扩压尾管17内设有贯穿的第三通道19,其中,第三通道19包括平滑过渡连接的第二水平段和第二扩口段,第二扩口段与第二水平段的连接端的直径小于远离第二水平段一端的直径,第二水平段与第一水平段的直径相等,且第二水平段与第一水平段相连,第二通道18中的第一扩口段、第一水平段与第三通道19的第二水平段和第二扩口段依次连接成第一通道10。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扩口段与第二水平段的连接端直径是远离第二水平段一端直径的三分之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光缆生产用线缆表面水分吹干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缆生产用线缆表面水分吹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半体结构(2)对接成可开合的吹干器本体(1),所述吹干器本体(1)内设有供线缆穿过的束腰型第一通道(10),所述吹干器本体(1)上设有进气通道(11),所述第一通道(10)与所述进气通道(11)联通,且所述第一通道(10)与所述进气通道(11)的联通处设有利用附壁效应将所述进气通道(11)吹出的气流引入所述第一通道(10)的弧形端面(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缆生产用线缆表面水分吹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半体结构(2)对接成可开合的吹干器本体(1),所述吹干器本体(1)内设有供线缆穿过的束腰型第一通道(10),所述吹干器本体(1)上设有进气通道(11),所述第一通道(10)与所述进气通道(11)联通,且所述第一通道(10)与所述进气通道(11)的联通处设有利用附壁效应将所述进气通道(11)吹出的气流引入所述第一通道(10)的弧形端面(1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缆生产用线缆表面水分吹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吹干器本体(1)以所述第一通道(10)的轴线所在平面对接两所述半体结构(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缆生产用线缆表面水分吹干器,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半体结构(2)的连接处设有合页(13)。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缆生产用线缆表面水分吹干器,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半体结构(2)分别为第一半体(20)和第二半体(21),所述第一半体(20)和所述第二半体(21)的开合侧设有开合机构(14),所述开合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半体(20)上的顶杆(140)和设于所述第二半体(21)上用于通入压缩气体的反向气路(141),开启时,所述顶杆(140)伸出顶升所述第二半体(21),关闭时,所述反向气路(141)通入压缩气体作用所述第二半体(21)。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缆生产用线缆表面水分吹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向气路(141)呈L型,且所述反向气路(141)的出气端位于所述第二半体(21)远离所述第一半体(21)的一侧面。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缆生产用线缆表面水分吹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吹干器本体包括盖板(15)、壳体(16)和扩压尾管(17),所述壳体(16)内设有贯穿的第二通道(18),所述扩压尾管(17)内设有贯穿的第三通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昌云
申请(专利权)人: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