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级双作用平面结构真空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10189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1 2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级双作用平面结构真空泵,包括泵体、叶轮轴和叶轮,所述泵体还设有泵体侧盖,所述泵体内腔室边沿设有环形隔板,所述环形隔板中部为圆形缺口,所述圆形缺口的直径大于叶轮的直径,所述环形隔板的圆形缺口的圆心与叶轮轴的圆心重合,所述泵体进气口和泵体出气口均为两个,且分别在隔板两侧并排。通过将真空泵泵体设计为椭圆形,对于相同直径的叶轮,椭圆比圆形的容积率大;同时将叶轮轴设置在泵体圆心上方,对于相同直径叶轮,叶轮轴设置在圆心上方的泵体直径要大于设置在圆心的泵体,从而泵体容积率也较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环形隔板设置为可调式,其能根据需要灵活调节其真空泵内腔室的比例,从而满足不同生产条件的需求。

Double stage double acting plane structure vacuum pump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wo-stage double acting plane structure of vacuum pump, comprising a pump body, an impeller shaft and the impeller, the pump body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pump body side cover, wherein the inner chamber of the pump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annular baffle edge, the annular baffle central circular gap, the circular diameter is larger than the gap the impeller diameter, the circular gap annular baffle center with the impeller center overlap, the pump body and the pump inlet outlet are respectively in two, and both sides of the partition board side by side. The vacuum pump is designed into an oval, for impeller with the same diameter and ellipticity is larger than the circular volume; while the impeller shaft is arranged above the pump body center, for the same diameter of the impeller, the impeller shaft is arranged in the pump body is greater than the diameter above the center is arranged in the center of the pump body and the pump volume rate the utility model is large; annular diaphragm is adjustable, the vacuum pump chamber can be flexibly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d proportion, so as to meet the needs of different production condi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级双作用平面结构真空泵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级双作用平面式结构真空泵的设计,尤其涉及一种能根据用户要求将真空泵泵体分隔成两个不等分的空间,在真空泵吸入侧可以形成不同的真空,从而达到一机多用的目的。
技术介绍
中国50年代开始引进前苏联SK、2SK、SZ系列真空泵,它是一种单吸单作用真空泵,抽吸气量较小,功耗较大,随着科技的发展,慢慢不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逐渐被市场所淘汰。随着工业的发展,要求真空泵大型化,国家对真空泵提出了更高的节能要求,1986年在国家原机械工业部的组织下,引进了德国西门子公司2BE1真空泵技术,它是一种双吸双作用真空泵,虽然适应了大多数工业对气体输送的要求,但适应不了现代特殊用户要求,况且有些技术与工艺已经落后,适用不了现在的市场需求。这种结构真空泵吸入口只能形成单一的真空,排气口也只能形成同一压力。如在造纸行业,每个取压点都不一样,它不可能设计成多台真空泵,这样既不经济,造价成本也高,占地面积也大,也不好管理;在电子行业,根据不同的工作介面,需要不同的真空度,正是因为市场的需求催生了双级双作用真空泵的发展。现代工业对真空泵要求抽气量大,功耗小,占地面积小,维修方便,真空泵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在真空泵吸入口形成不同的吸入压力,在排出口可以形成不同的排出压力,从而达到一机多用的目的。用户在对真空性性能要求的同时,对真空泵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除此之外要求真空泵结构更加简洁,维修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积大、同时保留双吸入口且双吸入口可以形成不同负压,在排出口也可以形成不用排出压力的双级双作用平面结构真空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级双作用平面结构真空泵,包括泵体、叶轮轴和叶轮,所述泵体上部设有泵体入气口和泵体出气口,所述泵体还设有泵体侧盖,所述泵体内腔室边沿设有环形隔板,所述环形隔板中部为圆形缺口,所述圆形缺口的直径大于叶轮的直径,所述环形隔板的圆形缺口的圆心与叶轮轴的圆心重合,所述泵体进气口和泵体出气口均为两个,且分别在隔板两侧并排,隔板的作用是将腔室分成两个腔室,叶轮在中心进行旋转,密封液分别在隔板两侧根据两侧腔室大小形成相应的负压。优选的,为了提高叶轮的效率和泵体的容积率,所述真空泵泵体内腔室为圆形结构,所述叶轮轴位于泵体圆心上方。为了进一步提高真空泵泵体的容积率,所述真空泵泵体内腔室为椭圆形结构,所述泵体内腔室横向为长轴,纵向为短轴,所述叶轮轴位于泵体圆心上方。上述方案中,将轴心设置在泵体圆心上方,使得环形隔板内部的圆心缺口的圆心也位于隔板圆心的上方,从而形成一个偏心环,其目的是使叶轮在旋转时,使密封液在进气口和出气口能产生较小的扰动,从而提高真空泵的真空度。所述环形隔板在泵体内腔室边沿连接位置将泵体内腔室分成两个联通的腔室。为了减小真空泵叶轮的重量,从而降低叶轮的扭矩,提供叶轮的工作效率,所述叶轮为镂空结构。由于真空泵分别有两个泵体入气口和泵体出气口,因此所述真空泵泵体和两侧泵体侧盖处均固定有分配器,从而将泵体入气口、泵体出气口均与真空泵内腔室分开。所述泵体侧盖处和侧盖处的分配器上均设有相应的真空泵补充液入口。为了方便调节真空泵腔室环形隔板两侧根据需要形成不同的真空度,所述隔板在泵体内腔室内的位置沿轴向可进行人为调节从而调节两个腔室的大小,使得两个入气口分别产生不同的真空度。为了防止叶轮在叶轮轴上产生轴向位移并提高真空泵的安全性,所述叶轮在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在叶轮轴上,即在生产叶轮时,使叶轮中心轴孔孔径略小于叶轮轴轴径,在安装时,将叶轮加热,由于热胀冷缩的原理,叶轮轴孔孔径会增大,当增大至大于叶轮轴的轴径,将叶轮安装在叶轮轴上然后自然降温,此时叶轮轴孔缩小并卡合在叶轮轴上。为了进一步增加真空泵的安全性,所述叶轮轴通过固定轴承和平衡盘协同作用固定在真空泵泵体上,其中平衡盘式与叶轮轴接触处相互设有反向螺纹,利用反螺纹结构限制轴承的轴向位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将真空泵泵体设计为椭圆形,对于相同直径的叶轮,椭圆比圆形的容积率大;同时将叶轮轴设置在泵体圆心上方,对于相同直径叶轮,叶轮轴设置在圆心上方的泵体直径要大于设置在圆心的泵体,从而泵体容积率也较大;(2)本技术将环形隔板设置为可调式,其能根据需要灵活调节其真空泵内腔室的比例,从而满足不同生产条件的需求;(3)本技术真空泵将叶轮轴设置在圆心上方,同时使环形隔板为偏心环,其目的是降低环形隔板顶部对密封液阻力,防止密封液在顶部紊流而影响真空泵真空度;(4)本技术将叶轮轴与叶轮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进行安装,能防止叶轮在叶轮轴上产生位移,同时增加了真空泵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所述真空泵结构简图。图2:本技术所述真空泵剖面图。图3:本技术所述真空泵内腔室剖面图。图4:本技术所述真空泵俯视图。图中:1进气口,2泵体,3叶轮轴,4叶轮,5排气口,6补液孔,7环形隔板,8分配器,9柔性阀板,10填料。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显得更加清晰明了,以下结合附图1~4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解释本技术,而不是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级双作用平面结构真空泵,包括泵体、叶轮轴和叶轮,所述泵体上部设有泵体入气口和泵体出气口,所述泵体还设有泵体侧盖,所述泵体内腔室边沿设有环形隔板,所述环形隔板中部为圆形缺口,所述圆形缺口的直径大于叶轮的直径,所述环形隔板的圆形缺口的圆心与叶轮轴的圆心重合,所述泵体进气口和泵体出气口均为两个,且分别在隔板两侧并排,隔板的作用是将腔室分成两个腔室,叶轮在中心进行旋转,密封液分别在隔板两侧根据两侧腔室大小形成相应的负压,使得真空泵能一泵二用,即虽然只有一个真空泵,但能当作两个真空泵进行使用。其中,本技术所述真空泵的泵体可以采用圆形泵体或椭圆形泵体,若为椭圆形泵体时,横向为长轴,纵向为短轴,其中叶轮轴均位于圆心上方,其目的是对于相同直径的叶轮,将叶轮安装在泵体圆心上方比安装在泵体圆心上的容积率要大,而对于相同直径的叶轮,采用椭圆形泵体的容积率又要大于圆形泵体,具体的,叶轮的直径为圆形泵体直径或椭圆形泵体短轴长度的2/3~4/5,并确保叶轮不会顶部不会与环形隔板接触。由于叶轮与泵体的圆心不重合,而环形隔板所在的平面将叶轮在纵向一份为二,因此环形隔板上的圆形缺口需与叶轮中的圆心重合且其直径要大于叶轮的直径0.5~2cm,将环形隔板内的缺口设计为圆形不仅能满足叶轮旋转的需要,还是的环形隔板在泵体下部高度大于其在泵体上部的高度,使得叶轮在旋转时,由隔板一分为二的泵体内腔室内的密封液在泵体底部储备足够的动能,在泵体顶部能高效的进行释放。在叶轮高速旋转过程中,叶轮的重量与叶轮的扭矩成正比,但与真空泵的效率成反比,提高真空泵的效率,本技术所采用的叶轮为镂空叶轮,一来减小了叶轮的重量,也就是减小了扭矩,从而提高了真空泵的效率;另一方面减小了铸造难度,为大批量生产,降低成本创造了有利条件。由于本技术分别有两个进气口和排气口,且分别位于泵体轴向的两侧,因此本技术需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级双作用平面结构真空泵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级双作用平面结构真空泵,包括泵体、叶轮轴和叶轮,所述泵体上部设有泵体入气口和泵体出气口,所述泵体还设有泵体侧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内腔室边沿设有环形隔板,所述环形隔板中部为圆形缺口,所述圆形缺口的直径大于叶轮的直径,所述环形隔板的圆形缺口的圆心与叶轮轴的圆心重合,所述泵体进气口和泵体出气口均为两个,且分别在隔板两侧并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级双作用平面结构真空泵,包括泵体、叶轮轴和叶轮,所述泵体上部设有泵体入气口和泵体出气口,所述泵体还设有泵体侧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内腔室边沿设有环形隔板,所述环形隔板中部为圆形缺口,所述圆形缺口的直径大于叶轮的直径,所述环形隔板的圆形缺口的圆心与叶轮轴的圆心重合,所述泵体进气口和泵体出气口均为两个,且分别在隔板两侧并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级双作用平面结构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泵泵体内腔室为圆形结构,所述叶轮轴位于泵体圆心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级双作用平面结构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泵泵体内腔室为椭圆形结构,所述泵体内腔室横向为长轴,纵向为短轴,所述叶轮轴位于泵体圆心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双级双作用平面结构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隔板在泵体内腔室边沿连接位置将泵体内腔室分成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广安赵克克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神珑泵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