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锥顶形篷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0972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1 2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圆锥顶形篷房,包括篷房框架以及装设在所述篷房框架上的篷布,所述篷房框架包括屋脊连接角、主斜梁、副斜梁、连接梁、第一钢缆、承重柱以及基座;其中,所述屋脊连接角构成篷房框架的房顶,所述屋脊连接角包括人型架和两个半多边形框,所述人型架为“人”字形的支架;两个所述半多边形框对称的位于所述人型架的异侧,且两个所述半多边形框位于同一平面内构成正多边形形状;两根所述主斜梁分别连接于所述人型架的两端向下倾斜设置;若干个所述副斜梁连接于两个半多边形框的各边上向下倾斜设置,且沿所述正多边形形状向外均匀分布。使得篷房框架的上部结构稳固,改善篷房框架的受力状态,可以承担的较大的风力作用。

A cone shaped te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e shaped roof truss, including tent frame and is arranged on the tarpaulin tent on the frame, the tent frame includes a ridge connecting angle, the main beam, beam, beam, the first side connecting cable, bearing column and a base; wherein the roof is connected with the angle of the roof frame of tent the roof, including frame connecting angle and 2.5 polygon frame and the support frame for people in \people\; two of the semi symmetric polygon frame in the frame of the people from side to side, and two of the half polygon frame in the same plane to form regular polygon shape the main beam; two ends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to the human type frame is angled downwardly; a plurality of the side beam is connected to the 2.5 sides of the polygon frame on the downward sloping setting, and along the polygonal shape to External uniform distribution. The upper structure of tent frame stability, improve the stress state of the tent frame, can bear larger wind a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锥顶形篷房
本技术涉及户外建筑领域,尤指一种圆锥顶形篷房。
技术介绍
篷房是一种新型的户外活动用临时建筑,是篷房的一种应用,储运轻便,被称之为“流动房产”。主要由可移动的框架和便于拆卸的篷布组成。其中,框架一般由若干根铝合金矩管和钢材拼接成,而篷布以膜材料制成。依此,拆装和贮存均十分便利,具有体积小,易运输等特性。圆锥顶形篷房由于迎风面小、空间利用率高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现有房顶结构一般采用屋脊连接角作为安装斜梁的连接部件,屋脊连接角一般为“人”字形的支架,斜梁围绕人字形支架装设。屋脊连接角两侧的斜梁的装设方式以及结构的稳定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圆锥顶形篷房,实现篷房框架结构的稳定。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圆锥顶形篷房,包括篷房框架以及装设在所述篷房框架上的篷布,所述篷房框架包括屋脊连接角、主斜梁、副斜梁、连接梁、第一钢缆、承重柱以及基座;其中,所述屋脊连接角构成篷房框架的房顶,所述屋脊连接角包括人型架和两个半多边形框,所述人型架为“人”字形的支架;两个所述半多边形框对称的位于所述人型架的异侧,且两个所述半多边形框位于同一平面内构成正多边形形状。两根所述主斜梁分别连接于所述人型架的两端向下倾斜设置;若干个所述副斜梁连接于两个半多边形框的各边上向下倾斜设置,且沿所述正多边形形状向外均匀分布;相邻的所述主斜梁与所述副斜梁之间以及相邻所述副斜梁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梁与所述第一钢缆连接紧固;所述主斜梁与所述副斜梁下端与所述承重柱相连,所述承重柱通过所述基座紧固于地面。对于屋脊连接角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在“人”字形的支架两侧设置了安装斜梁的正多边形形状框,正多边形的各边均为直线段,有利于斜梁与屋脊连接角连接紧固。斜梁之间通过连接链以及第一钢缆进行连接紧固,使得篷房框架的上部结构稳固,改善篷房框架的受力状态,可以承担的较大的风力作用。具体的,所述半多边形框的边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平行布置的一对夹板以及搭接在一对所述夹板下方的一个挡板;所述副斜梁插入一对所述夹板之间紧固连接,并卡置在所述挡板上方。副斜梁插入夹板之间并搭设在挡板上方完成定位,连接方式可靠,且挡板的设置承担了斜梁的部分重量,改善了篷房框架的应力分布情况。优选的,所述的圆锥顶形篷房,所述半多边形框与所述人型架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从所述人型架中部延伸至所述半多边形框各边,且越接近所述人型架中部所述加强板的竖直方向的长度越小。加强板的设置加强了半多边形框的承载能力。越接近所述人型架中部所述加强板的竖直方向的长度越小,在满足承载能力的前提下节省了材料,同时使得加强板与人型架的焊接面积在适宜的范围内。优选的,相邻的所述主斜梁与所述副斜梁之间以及相邻的所述副斜梁之间固定设置有一组横梁,所述横梁的中段固定装设有第二钢缆,所述钢缆的另一端与所述主斜梁与所述承重柱衔接处的连接梁固定。以进一步的稳固斜梁。具体的,所述篷房框架还包括有四孔铝型材,所述四孔铝型材为方形管结构,所述方形管结构的四个棱设置有向所述方形管结构内凹的圆柱形安装位;所述人型架以两段方管各作为“人”字形的一条边,所述方管上下表面均间断设置有长方体凸块,所述四孔铝型材套设在所述人型架外,所述长方体凸块插设于所述圆柱安装位之间。具体的,所述方管之间的夹角为140°-150°。具体的,所述人型架顶部设置有避雷针基座,所述四孔铝型材的外表面上固定设置有卡箍以穿设导雷线。具体的,两个半多边形框构成的正多边形形状为十二边形。通过本技术提供的圆锥顶形篷房,能够带来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1、在“人”字形的支架两侧设置了安装斜梁的正多边形形状框,正多边形的各边均为直线段,有利于斜梁与屋脊连接角连接紧固。2、斜梁之间通过连接链以及第一钢缆进行连接紧固,并进一步相邻斜梁之间的设置的一组横梁配合其中部连接的第二钢缆延伸紧固至圆顶外边缘,使得篷房框架的上部结构稳固,改善篷房框架的受力状态,可以承担的较大的风力作用。附图说明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一种圆锥顶形篷房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图1是圆锥顶形篷房框架的主视图。图2是圆锥顶形篷房框架的俯视图。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屋脊连接角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屋脊连接角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半多边形框的立体示意图。图7是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8是四孔铝型材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00、屋脊连接角,110、人型架,111、方管,112、长方体凸块,120、半多边形框,121、夹板,122、挡板,130、加强板,140、避雷针基座,150、连接板,200、主斜梁,300、副斜梁,400、连接梁,500、承重柱,510、基座,600、第一钢缆,610、卸扣,620、花篮螺栓,700、四孔铝型材,710、圆柱形安装位,720、卡箍,730、沉头螺钉,800、横梁,810、第二钢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一种圆锥顶形篷房的实施例,包括篷房框架以及装设在篷房框架上的篷布,篷房框架包括屋脊连接角100、主斜梁200、副斜梁300、连接梁400、第一钢缆600、承重柱500以及基座510。其中,如图4、图5以及图6所示,屋脊连接角100构成篷房框架的房顶,屋脊连接角100包括人型架110和两个半多边形框120,人型架110为“人”字形的支架;两个半多边形框120对称的位于人型架110的异侧,且两个半多边形框120位于同一平面内构成正多边形形状。图中的正多边形边数为十二,如图4所示,半多边形框120两端各包含不完整的一边,两半多边形框的不完整边与两者之间的人型架110共同构成正多边形形状的一边。如图1和图2所示,两根主斜梁200分别连接于人型架110的两端向下倾斜设置;若干个副斜梁300连接于两个半多边形框120的各边上向下倾斜设置,且沿正多边形形状向外均匀分布;相邻的主斜梁200与副斜梁300之间以及相邻副斜梁300之间通过连接梁400与第一钢缆600连接紧固。示例性的,若干个连接梁400围绕着篷房框架房顶首尾相衔接构成一层连接梁组,在圆顶四周侧设置若干层连接梁组,第一钢缆600连接于相邻斜梁上的连接梁400连接点处,与连接梁400交错设置。如图7所示,为副斜梁300与承重柱500衔接处的局部放大图,第一钢缆600通过卸扣610以及花篮螺栓620与副斜梁300紧固至连接梁400与副斜梁300的相交处,如图1所示,主斜梁200与副斜梁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圆锥顶形篷房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锥顶形篷房,包括篷房框架以及装设在所述篷房框架上的篷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篷房框架包括屋脊连接角、主斜梁、副斜梁、连接梁、第一钢缆、承重柱以及基座;其中,所述屋脊连接角构成篷房框架的房顶,所述屋脊连接角包括人型架和两个半多边形框,所述人型架为“人”字形的支架;两个所述半多边形框对称的位于所述人型架的异侧,且两个所述半多边形框位于同一平面内构成正多边形形状;两根所述主斜梁分别连接于所述人型架的两端向下倾斜设置;若干个所述副斜梁连接于两个半多边形框的各边向下倾斜设置,且沿所述正多边形形状各边向外均匀分布;相邻的所述主斜梁与所述副斜梁之间以及相邻所述副斜梁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梁与所述第一钢缆连接紧固;所述主斜梁与所述副斜梁下端与所述承重柱相连,所述承重柱通过基座紧固于地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锥顶形篷房,包括篷房框架以及装设在所述篷房框架上的篷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篷房框架包括屋脊连接角、主斜梁、副斜梁、连接梁、第一钢缆、承重柱以及基座;其中,所述屋脊连接角构成篷房框架的房顶,所述屋脊连接角包括人型架和两个半多边形框,所述人型架为“人”字形的支架;两个所述半多边形框对称的位于所述人型架的异侧,且两个所述半多边形框位于同一平面内构成正多边形形状;两根所述主斜梁分别连接于所述人型架的两端向下倾斜设置;若干个所述副斜梁连接于两个半多边形框的各边向下倾斜设置,且沿所述正多边形形状各边向外均匀分布;相邻的所述主斜梁与所述副斜梁之间以及相邻所述副斜梁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梁与所述第一钢缆连接紧固;所述主斜梁与所述副斜梁下端与所述承重柱相连,所述承重柱通过基座紧固于地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锥顶形篷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多边形框的边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平行布置的一对夹板以及搭接在一对所述夹板下方的一个挡板;所述副斜梁插入一对所述夹板之间紧固连接,并卡置在所述挡板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锥顶形篷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多边形框与所述人型架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迪
申请(专利权)人:瑞德尔建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