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移液和引流的玻璃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0527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1 2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移液和引流的玻璃棒,包括移液部、手持部和搅拌部。所述玻璃棒体的移液部为胶头和内部管体一体结构,且在所述玻璃棒体搅拌部上标有刻度,在搅拌的同时可以定量的移取少量的液体;所述玻璃棒体的手持部横截面呈多边形,且所述手持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搅拌部的轴线方向相同,既便于手持操作,并且可以防止玻璃棒放置在实验台上时滑落而摔破;所述玻璃棒体的手持部端部设置有两个圆孔,所述圆孔设置挂绳,便于悬挂放置;所述玻璃棒体的搅拌部呈圆柱状,且所述玻璃棒体的搅拌部上设有“V”形凹槽,所述凹槽与玻璃棒本体的轴线方向垂直,在引流操作的过程中可以直接将引流液倒入凹槽中,由此可以方便快捷的完成引流操作。

Glass rod convenient for liquid diversion and drainag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glass rod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liquid shifting and drainage, comprising a liquid shifting part, a hand holding part and a stirring part. The liquid portion of the glass shift rod pipe body is an integral structure of plastic head and internal, and the scale is in the glass rod stirring part superscript, quantitative removing a small amount of liquid in the mix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glass rod holding part cross section is a polygon, the axis length and direction the hand-held part and the stirring part of the same, both for the hand operation, and can prevent the glass rod placed on the table and slide drop; Department of handheld terminal of the glass rod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two hole, the hole is set for placing a lanyard, mixing part of the glass; the rod body is cylindrical, and the stirring of the glass rod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V\ shaped groove, the axis direction of the groove and a glass rod body vertical, in the process of the drainage operation can be directly poured into the drainage groove, which can Convenient and quick completion of drainage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移液和引流的玻璃棒
本技术涉及一种化学实验仪器装置,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玻璃棒。
技术介绍
在现代的化学实验操作中,实验人员经常使用玻璃棒来进行引流和搅拌等操作,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着以下不足:1、玻璃棒体是圆柱形的,放在实验台上容易发生滚动而打碎;2、在进行引流操作时,引流液容易脱离玻璃棒流到预定的容器外,造成实验失败;3、在进行搅拌操作时,由于是光滑的玻璃表面,不便于手持操作,易发生滑落;4、无法进行移取少量液体的操作,当实验中需要移取液体时,需另外使用胶头滴管,操作繁琐;5、玻璃棒两端不好区分手持部和搅拌部,混用容易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开发一种便于引流和搅拌、具有移液功能、放置安全、手持方便的玻璃棒,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玻璃棒,包括玻璃棒本体,所述玻璃棒本体包括移液部、手持部和搅拌部,所述手持部的横截面呈多边形,所述手持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搅拌部的轴线方向相同,所述搅拌部上有“V”形凹槽,所述凹槽与玻璃棒本体的轴线方向垂直。进一步的,所述手持部的端部有两个圆孔,所述圆孔中设置挂绳。进一步的,所述移液部的胶头和储液胶头为一体结构,所述储液胶头和内部管体之间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移液部的内部管体与手持部的多边玻璃棱柱、搅拌部的搅拌棒体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玻璃棒体移液部胶头处的长度、手持部的长度和搅拌部的长度比为2:2:5。进一步的,述玻璃棒体手持部的多边玻璃棱柱上设置螺纹线,所述螺纹线的方向与玻璃棒体轴线方向垂直。进一步的,所述玻璃棒体搅拌部的搅拌棒体的表面设置量程为5ml的刻度线。进一步的,所述玻璃棒体移液部的胶头和储液胶头的材料为橡胶,所述玻璃棒体手持部的挂绳的材料为尼龙,所述玻璃棒体的其他部分材料均为玻璃。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移液时,通过挤压胶头来吸取待移取的液体,同时,利用储液胶头可实现移取大量液体,利用搅拌棒体的刻度可实现少量液体的定量移取;引流时,将盛有引流液的烧杯口卡在“V”形凹槽上,使引流液沿着凹槽定向的流到指定的容器中;搅拌时,手持部设置的螺纹线有防滑的功能,便于手持玻璃棒进行操作;放置时,手持部的端部设置挂绳,可以悬挂的实验室的固定位置,同时,手持部呈多边棱柱结构,使用过程中也可以平放在实验台上,既不会滑落,又不会污染搅拌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便于移液和引流的玻璃棒,操作简单,降低实验人员劳动强度,同时有效解决了玻璃棒不能移取少量液体、引流不方便、放置不安全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玻璃棒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玻璃棒体搅拌部的搅拌棒体具体示意图;图中:1、胶头;2、储液胶头;3、圆孔;4、多边玻璃棱柱;5、“V”形凹槽;6、内部管体;7、搅拌棒体;8、挂绳;9、螺纹线;10、刻度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于移液和引流的玻璃棒,包括移液部、手持部和搅拌部,所述玻璃棒体的移液部包括胶头1、储液胶头2和内部管体6三部分,所述胶头1与储液胶头2为一体结构,所述储液胶头2与内部管体6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内部管体6与手持部的多变玻璃棱柱4和搅拌部的搅拌棒体7固定连接,所述玻璃棒体搅拌部的搅拌棒体7上设置刻度线10,当需要移液时,由于所述玻璃棒体移液部的内部管体6与搅拌棒体7的底部平滑的衔接在一起,所以可以便于挤压所述胶头1来吸取待移取的液体,同时,利用所述储液胶头2可实现移取大量液体,利用搅拌棒体的刻度可实现5ml以内液体的定量移取。所述手持部设置的螺纹线9,增加了手部与手持部之间的摩擦力,有防滑的功能,便于手持玻璃棒进行操作;所述玻璃棒体的手持部为横截面呈多边形的多边玻璃棱柱4,所述多边玻璃棱柱4的端部有两个对称的圆孔3,所述圆孔3中设置挂绳8,放置时,利用所述挂绳,可以悬挂的实验室的固定位置,这样节省了实验台的空间,便于使用者进行其他实验;所述手持部呈多边棱柱结构,使用过程中平放在实验台上不会发生滚动,避免了玻璃棒从实验台上脱落而损坏,同时所述玻璃棒体移液部胶头处的长度、手持部的长度和搅拌部的长度比为2:2:5,平放时可保持玻璃棒体的搅拌部不与实验台接触,从而不会污染玻璃棒体的搅拌部。如图2所示,所述玻璃棒体的搅拌部为搅拌棒体7,所述搅拌棒体7上有“V”形凹槽6,当进行引流操作时,将盛有引流液的烧杯口卡在“V”形凹槽6上,使引流液沿着凹槽定向的流到指定的容器中,从而避免引流液的损失,减少实验中的误差。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所述玻璃棒体移液部的胶头1和储液胶头2的材料为橡胶;所述玻璃棒体手持部的挂绳8的材料为尼龙;所述玻璃棒体的其他部分材料均为玻璃。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移液和引流的玻璃棒,其结构简单、功能多样、便于操作,不仅提高了使用者进行引流操作、搅拌操作的稳定性和舒适度,同时增加了移液的功能。本技术的玻璃棒不仅保留了相关技术中玻璃棒的所有功能,克服了相关技术中玻璃棒的缺陷,同时增加了其他功能,提高了玻璃棒的使用效率。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技术的技术原理和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出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于移液和引流的玻璃棒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移液和引流的玻璃棒,包括移液部、手持部和搅拌部,所述玻璃棒的移液部包括胶头(1)、储液胶头(2)和内部管体(6)三部分;所述玻璃棒的手持部的横截面呈多边形的多边玻璃棱柱(4),且所述手持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搅拌部的轴线方向相同,所述多边玻璃棱柱(4)的端部有两个对称的圆孔(3),所述圆孔(3)中设置挂绳(8);所述玻璃棒的搅拌部为搅拌棒体(7),所述搅拌棒体(7)上有“V”形凹槽(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移液和引流的玻璃棒,包括移液部、手持部和搅拌部,所述玻璃棒的移液部包括胶头(1)、储液胶头(2)和内部管体(6)三部分;所述玻璃棒的手持部的横截面呈多边形的多边玻璃棱柱(4),且所述手持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搅拌部的轴线方向相同,所述多边玻璃棱柱(4)的端部有两个对称的圆孔(3),所述圆孔(3)中设置挂绳(8);所述玻璃棒的搅拌部为搅拌棒体(7),所述搅拌棒体(7)上有“V”形凹槽(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移液和引流的玻璃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头(1)和储液胶头(2)为一体结构,且所述储液胶头(2)和内部管体(6)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玻璃棒移液部的内部管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燕连思铭杨包产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