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龚志贤专利>正文

一种下肢行走力线调整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04419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1 19:41
一种下肢行走力线调整支具,包括内侧组合辅助板、外侧组合辅助板、铰链连接器以及衬垫;所述内侧组合辅助板、外侧组合辅助板均包括上辅助板和下辅助板,所述上辅助板和所述下辅助板通过所述铰链连接器转动连接;所述衬垫有四片,分别设置所述上辅助板和下辅助板的内壁上,所述内侧组合辅助板的上辅助板和下辅助板之间、所述外侧组合辅助板的上辅助板和下辅助板之间均设有避让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闭合的方式挤压贴合固定在膝关节上下部位,确保了膝关节的稳定,同时也预留出膝关节运动的空间,改变膝关节受力力线,使用更加便利,利于患者膝关节的恢复。

Lower limb walking force line adjusting support

A walking force line adjustment support, including the medial and lateral plate composite auxiliary composite auxiliary plate and a hinge connector and the inner liner; composite auxiliary plate, lateral auxiliary combination plate includes a plate and a lower auxiliary auxiliary plate, the auxiliary plate and the auxiliary plate through the hinge connector the pad is rotatably connected; four,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upper plate and the lower plate of the auxiliary auxiliary, avoidance mechanism are arranged between the inner and the composite auxiliary board auxiliary plate and a lower plate of the auxiliary plate on the lateral combined auxiliary auxiliary plate and a lower auxiliary board. The utility model in a closed way extrusion fit fixed in the knee joint of upper and lower parts, to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the knee joint, but also reserve the knee movement space, knee joint force force line, use more convenient, conducive to the recovery of knee joi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肢行走力线调整支具
本技术属于调整支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肢行走力线调整支具。
技术介绍
膝关节炎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患者劳累或轻微外伤逐渐加重引起关节畸形,严重影响行动。因此,防治措施尤为重要。防治膝关节炎的关键就是防止软骨进一步磨损,日常生活中避免膝关节过度劳累,尽量减少膝关节屈曲负重的运动,以减少关节软骨的磨损。现有的防治关节炎调整支具主要是以固定肢体为主,可以保持长时间的固定姿势,日常穿戴却多有不便,而且对于恢复状态、需要轻微活动的膝关节,在初期行走时由于力线无法调整,不方便使用;对于骨关节炎患者,尤其是后期变形后膝关节内侧间隙狭窄需行膝关节内侧单髁置换手术的患者,膝关节受力力线利用传统的支具得不到相应的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调整支具使用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付出了大量创造性劳动后,从而完成了本技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下肢行走力线调整支具,包括内侧组合辅助板、外侧组合辅助板、铰链连接器以及衬垫;所述内侧组合辅助板、外侧组合辅助板均包括上辅助板和下辅助板,所述上辅助板和所述下辅助板通过所述铰链连接器转动连接;所述铰链连接器内部设置有斜坡滑片,所述斜坡滑片迫使所述上辅助板和所述下辅助板在转动至呈一直线时(即伸直时),迫使膝关节外翻;所述衬垫有四片,分别设置所述上辅助板和下辅助板的内壁上,其中,所述内侧组合辅助板、外侧组合辅助板的上辅助板利用所述衬垫连接成用以套装于患者大腿部位的环体结构,所述内侧组合辅助板、外侧组合辅助板的下辅助板利用所述衬垫连接成用以套装于患者小腿部位的环体结构,所述衬垫上设有将相邻的衬垫连接在一起的衬垫连接器;所述内侧组合辅助板的上辅助板和下辅助板之间、所述外侧组合辅助板的上辅助板和下辅助板之间均设有避让机构,所述避让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上辅助板和下辅助板其中一个板上的滑动轨道凹槽和设置在另一个板上的滑块。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下辅助板上,所述滑动轨道凹槽设置在所述上辅助板上。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滑块与所述滑动轨道凹槽相适应嵌合,且所述滑块滑动安装于所述所述滑动轨道凹槽内。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滑动轨道凹槽采用与所述滑块运动轨迹相配合的弧形。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衬垫可拆卸式安装于所述上辅助板和下辅助板的内壁上。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衬垫采用弹性布料缝制而成,且所述衬垫内填充海绵层。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衬垫连接器包括设置于其中一个衬垫上的挂钩和设置于另一个衬垫上的挂扣。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挂扣设置有至少三列,依序排布于所述衬垫上。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上辅助板和所述下辅助板上开设有透气孔。所述上辅助板和所述下辅助板上设有若干孔,既可以提高透气性,也能减轻支具的重量方便使用者活动,降低生产成本减轻消费者经济负担。本技术穿戴于膝关节,辅助膝关节力线改变,减轻膝关节疼痛与退变。穿戴时,将衬垫连接器代开,将上辅助板和下辅助板对应安装,铰链连接器对准两侧膝关节;然后将衬垫连接器按照病人的体型扣紧,腿弯曲时,利用避让机构,关节下方的下辅助板可随小腿运动而稍微往外侧翘起,膝关节伸直时,下辅助板恢复正常。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种下肢行走力线调整支具,包括内侧组合辅助板、外侧组合辅助板、铰链连接器以及衬垫;所述内侧组合辅助板、外侧组合辅助板均包括上辅助板和下辅助板,所述上辅助板和所述下辅助板通过所述铰链连接器转动连接;所述衬垫有四片,分别设置所述上辅助板和下辅助板的内壁上,其中,所述内侧组合辅助板、外侧组合辅助板的上辅助板利用所述衬垫连接成用以套装于患者大腿部位的环体结构,所述内侧组合辅助板、外侧组合辅助板的下辅助板利用所述衬垫连接成用以套装于患者小腿部位的环体结构,所述衬垫上设有将相邻的衬垫连接在一起的衬垫连接器;所述内侧组合辅助板的上辅助板和下辅助板之间、所述外侧组合辅助板的上辅助板和下辅助板之间均设有避让机构,所述避让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上辅助板和下辅助板其中一个板上的滑动轨道凹槽和设置在另一个板上的滑块。基于以上结构,本技术能够利用衬垫将上辅助板包裹于使用者的大腿位置,将下辅助板包裹于使用者的小腿位置,让出膝关节的活动空间,同时上辅助板和所述下辅助板通过所述铰链连接器,确保了膝关节有一定的活动裕度,利用衬垫连接器实现了对内侧组合辅助板、外侧组合辅助板的使用,而且对于不同体型的人均可适应,避让机构的存在实现了上辅助板和所述下辅助板在患者腿部活动时的正常错位,避免卡限,随膝关节的活动,使得固定膝关节的材料板,实现相应的变形。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下辅助板上,所述滑动轨道凹槽设置在所述上辅助板上,所述滑块与所述滑动轨道凹槽相适应嵌合,且所述滑块滑动安装于所述所述滑动轨道凹槽内,所述滑动轨道凹槽采用与所述滑块运动轨迹相配合的弧形。基于以上结构,该避让机构的结构简单合理,能够在患者腿部活动时使得上辅助板和下辅助板也随着铰链连接器转动,满足膝关节初步恢复时的活动裕度,同时,可以随着小腿的运动,利用滑动轨道凹槽迫使下辅助板进行相应的变形,避免下辅助板和上辅助板的边缘卡到一起,从而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所述衬垫可拆卸式安装于所述上辅助板和下辅助板的内壁上,所述衬垫采用弹性布料缝制而成,且所述衬垫内填充海绵层,所述衬垫连接器包括设置于其中一个衬垫上的挂钩和设置于另一个衬垫上的挂扣,所述挂扣设置有至少三个,横向排布于所述衬垫上。基于这种结构,衬垫能够方便的进行拆卸、更换、清洗等,而且衬垫能够裹紧患者的腿部,提高上辅助板和下辅助板安装的稳定性,同时,利用挂扣可以调整衬垫搭接的长度,实现对不同体型患者的适应。所述上辅助板和所述下辅助板上开设有透气孔。所述上辅助板和所述下辅助板上设有若干孔,既可以提高透气性,也能减轻支具的重量方便使用者活动,降低生产成本减轻消费者经济负担。本技术能够适应骨关节炎患者,尤其是后期变形后膝关节内侧间隙狭窄需行膝关节内侧单髁置换手术的患者;绞链连接器里是个斜坡滑片,伸直时使膝关节外翻,让患者行走落地时膝关节有外翻应力,改变膝关节受力力线。综上所述,本技术以闭合的方式挤压贴合固定在膝关节上下部位,确保了膝关节的稳定,同时也预留出膝关节运动的空间,使用更加便利,利于患者膝关节的恢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避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铰链连接器非伸直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图3所示,一种下肢行走力线调整支具,包括内侧组合辅助板、外侧组合辅助板、铰链连接器1以及衬垫2;所述内侧组合辅助板、外侧组合辅助板均包括上辅助板3和下辅助板4,所述上辅助板3和所述下辅助板4通过所述铰链连接器1转动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下肢行走力线调整支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下肢行走力线调整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内侧组合辅助板、外侧组合辅助板、铰链连接器以及衬垫;所述内侧组合辅助板、外侧组合辅助板均包括上辅助板和下辅助板,所述上辅助板和所述下辅助板通过所述铰链连接器转动连接;所述衬垫有四片,分别设置所述上辅助板和下辅助板的内壁上,其中,所述内侧组合辅助板、外侧组合辅助板的上辅助板利用所述衬垫连接成用以套装于患者大腿部位的环体结构,所述内侧组合辅助板、外侧组合辅助板的下辅助板利用所述衬垫连接成用以套装于患者小腿部位的环体结构,所述衬垫上设有将相邻的衬垫连接在一起的衬垫连接器;所述内侧组合辅助板的上辅助板和下辅助板之间、所述外侧组合辅助板的上辅助板和下辅助板之间均设有避让机构,所述避让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上辅助板和下辅助板其中一个板上的滑动轨道凹槽和设置在另一个板上的滑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肢行走力线调整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内侧组合辅助板、外侧组合辅助板、铰链连接器以及衬垫;所述内侧组合辅助板、外侧组合辅助板均包括上辅助板和下辅助板,所述上辅助板和所述下辅助板通过所述铰链连接器转动连接;所述衬垫有四片,分别设置所述上辅助板和下辅助板的内壁上,其中,所述内侧组合辅助板、外侧组合辅助板的上辅助板利用所述衬垫连接成用以套装于患者大腿部位的环体结构,所述内侧组合辅助板、外侧组合辅助板的下辅助板利用所述衬垫连接成用以套装于患者小腿部位的环体结构,所述衬垫上设有将相邻的衬垫连接在一起的衬垫连接器;所述内侧组合辅助板的上辅助板和下辅助板之间、所述外侧组合辅助板的上辅助板和下辅助板之间均设有避让机构,所述避让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上辅助板和下辅助板其中一个板上的滑动轨道凹槽和设置在另一个板上的滑块。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志贤
申请(专利权)人:龚志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