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受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0263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9 0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受话器,包括壳体、连接杆以及位于壳体中的通过连接杆连接的马达组件和膜片组件,连接杆包括杆体,杆体的端部设有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设有通孔,杆体通过第一连接块与电枢连接,电枢的端部设有第二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穿设在通孔中并与第一连接块固定连接,杆体的第二端部与膜片组件连接。直接通过将电枢的第二连接块穿设在通孔中来连接电枢和连接杆,免去焊接的步骤,简单易行的同时,还能保证连接牢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受话器
本技术属于受话器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受话器的连接杆。
技术介绍
将一根直径较小的约为0.05mm-0.08mm的金属线焊在电枢的表面,操作难度较大,很难使用激光焊接,且质量稳定性差。若出现焊接不良,如虚焊等,金属线易脱落,早成产品无法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一种使用无需焊接易于连接的连接的受话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受话器,包括壳体以及位于壳体中的通过连接杆连接的马达组件和膜片组件,连接杆包括杆体,杆体的第一端部设有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设有通孔,杆体通过第一连接块与电枢连接,电枢的端部设有第二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穿设在通孔中并与第一连接块固定连接,杆体的第二端部与膜片组件连接。直接通过将电枢的第二连接块穿设在通孔中来连接电枢和连接杆,免去焊接的步骤,简单易行的同时,还能保证连接牢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杆体为直杆。结构简单,便于制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杆体的中部设有U型弯弧。由此可以使得受话器在7KHz出现共振峰,满足客户需求的在频率响应曲线7KHz的共振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杆体与第一连接块为一体结构。一体结构的杆体和连接部易于制作,且结实耐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杆体的横截面为四边形。横截面为四边形的杆体便于与振板的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块为长方体块。长方体块易于与杆体制成一体结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孔为方孔。由此,将电枢的第二连接块支撑方块状,并套设在方孔中,不易发生转动,连接的较为牢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枢端部的第二连接块的外周与所述第一连接块的通孔相吻合。使电枢的第二连接块更好地与第一连接块连接。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受话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受话器的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3的连接杆与电枢连接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应用于受话器的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受话器。如图1所示,受话器包括壳体1、连接杆4以及位于壳体1中的通过连接杆4连接膜片组件2和马达组件3。壳体1为立方体状,壳体1设有用于容纳膜片组件2和马达组件3的腔体。膜片组件2的边缘与壳体1的内侧壁连接,马达组件3与壳体1的内底部连接。壳体1上开设有出音口11,出音口11位于膜片组件2与壳体1的内顶部之间。膜片组件2包括依次连接的膜片框21、膜片22和振板23。膜片框21为设有类方形内孔的方形框体。膜片22覆盖膜片框21的方形内孔并与膜片框21粘贴连接。振板23朝向马达组件3。振板23的一边和膜片框21的一边重叠,振板23的其余边与膜片框21的内孔之间设有空隙,便于振板23能够上下振动。膜片框21的外边缘分别和壳体1的内侧壁连接。膜片框21和壳体1的内侧壁垂直设置。马达组件3包括线圈31、电枢32、磁铁框33和两块磁铁34。磁铁框33内设有两块磁铁34,两块磁铁34分别位于磁铁框33的内顶部和内底部,两块磁铁34不接触。线圈31和磁铁框33连接,磁铁框33与壳体1的内底部连接。电枢32的一端和磁体框33的外表面连接,电枢32的另一端穿过线圈31位于两块磁铁34之间。电枢32与两块磁铁34不接触。电枢32位于两块磁铁34之间的一端的端部设有第二连接块321,连接杆4的一端与第二连接块321连接,连接杆4的另一端与振板23连接。马达组件3的线圈31通电后,将电枢32电磁化,在磁铁34的作用下,电枢32产生振动,通过连接杆4带动膜片组件3的振板23震动从而形成能量辐射,形成的能量辐射通过出音口11进行传递。如图2-3所示,连接杆4包括杆体41和设置于杆体41的第一端部的第一连接块42。下面以杆体41为直杆进行说明。杆体41的第一端部通过第一连接块42与电枢32连接,电枢32为U型。杆体41的第二端部与膜片组件2连接。具体地,杆体41的第二端部与振板23连接。连接杆4用于连接电枢32和振板23,将电枢32的振动传递至振板33。杆体41与电枢32连接的端部设有第一连接块42。杆体41与第一连接块42为一体结构。一体结构的杆体41和第一连接块42易于制作,且结实耐用。杆体41通过第一连接块42与电枢32连接。电枢32的端部设有第二连接块321。传统的做法是将杆体41的端部焊接在电枢32的第二连接块321上,从而将连接杆4和电枢32连接起来,但通过焊接连接的连接杆4和电枢32容易出现脱焊等现象而使得连接不牢固,另外连接杆4的直径一般都比较小,将直径较小的连接杆4焊接到电枢32上,操作难度较大,增加了制作成本。本技术的杆体41的第一连接块42开设有通孔43,电枢2的第二连接块321穿设在通孔43中,并与第一连接块42固定连接。为了使电枢2的第二连接块321能够穿设在通孔43且不会发生滑动脱落,电枢32的第二连接块321的外周与通孔43相吻合,使得第二连接块321穿设在通孔43中不易脱离,从而将连接杆4和电枢32牢固地连接起来。为了进一步增加连接杆4和电枢32的连接牢固,使电枢32的第二连接块321为长方体块状,通孔43为与之外周相吻合的方形孔孔,长方体块状的第二连接块321穿设在方形的通孔43中不易发生转动,可进一步增加两者连接的牢度。杆体41的形状可为圆柱体、棱柱体等柱体状;第一连接块312的形状可为圆柱体块状或立方体块或长方体块状或其他块状体;通孔43的形状根据电枢32的第二连接块321的形状而定,可以为圆孔或方孔或其他的形状。杆体41的横截面为四边形。在该实施例中,杆体41为四棱柱,第一连接块42为长方体,第一连接块42上的通孔43为方孔。如图4所示,杆体41的中部设有U型弯弧111。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将电枢的振动传递到振翼实现同步振动,从而实现机械能到声能的转换,但直杆状的杆体实现的是刚性连接,使用直杆状杆体的连接杆制成的受话器无法实现在频率响应曲线的7HKz出现共振峰,而使用中部设有U型弯弧杆体的连接杆4制成的受话器则可在频率响应曲线的7HKz出现共振峰。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受话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受话器,包括壳体、连接杆以及位于所述壳体中的通过连接杆相连接的马达组件和膜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包括杆体,所述杆体的第一端部设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设有通孔,所述杆体通过第一连接块与电枢连接,所述电枢的端部设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穿设在所述通孔中并与所述第一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杆体的第二端部与所述膜片组件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受话器,包括壳体、连接杆以及位于所述壳体中的通过连接杆相连接的马达组件和膜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包括杆体,所述杆体的第一端部设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设有通孔,所述杆体通过第一连接块与电枢连接,所述电枢的端部设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穿设在所述通孔中并与所述第一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杆体的第二端部与所述膜片组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为直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话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剑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三色峰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