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琳专利>正文

一种底水低渗透油藏开发的实验物理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01305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8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底水低渗透油藏开发的实验物理模型,包括模型壳体,所述模型壳体的底部开设有储油槽,且储油槽的两侧壁分别安装有油管,所述模型壳体的顶部均匀竖直穿插有水平排列的打位管,且模型壳体的侧壁均匀水平穿插有竖直排列的深度测量管。通过模型壳体的底部安装有温控照射装置,可以对局部不同环境下的地域进行加温,使其与现实环境条件相吻合,也会避免在计算时影响其计算结果;通过均匀设有的深度测量管和打位管,可以根据不同的位置和深度对其进行测量,以便测量出多组不同数据进行参考;通过均匀安装的检测电极和检测触点的相互配合,可以直接使用检测触点即可完成电阻率计算所需的数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底水低渗透油藏开发的实验物理模型
本技术涉及油藏开发实验模型
,具体为一种底水低渗透油藏开发的实验物理模型。
技术介绍
现如今,低渗透油藏的开发还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而低渗透的储量动用程度较低,开采效果也差,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并启动压力高、注入压力上升快、吸水能力大幅下降、油井产量下降快等问题,采收率普遍不高;而对于底水低渗透油藏,开发过程中不仅存在低渗透的问题,还存在底水锥进现象,这严重影响开发效果。现有的用于低渗透油藏开发的实验模型,大多数都是通过测量水饱和度来对油饱和度进行计算,但由于普通的模型在测量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将影响到计算结果的因素考虑周全,例如温度,温度的不同会改变油和水的电阻率,一旦测量出局部地区的电阻率不同,就会导致计算结果产生误差,同时在测量过程中需要确定其深度及打孔位置,如不能选择深度或其打孔位置,那么对于不同点的测量会产生一定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水低渗透油藏开发的实验物理模型,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底水低渗透油藏开发的实验物理模型,包括模型壳体,所述模型壳体的底部开设有储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底水低渗透油藏开发的实验物理模型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底水低渗透油藏开发的实验物理模型,包括模型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壳体(1)的底部开设有储油槽(2),且储油槽(2)的两侧壁分别安装有油管(3),所述模型壳体(1)的顶部均匀竖直穿插有水平排列的打位管(4),且模型壳体(1)的侧壁均匀水平穿插有竖直排列的深度测量管(5),所述深度测量管(5)的侧壁均匀开设有连接通孔(6),且连接通孔(6)处安装有心脏瓣膜(7),所述打位管(4)的端部穿插于连接通孔(6)内,所述模型壳体(1)的内腔中部均匀安装有检测电极(8),且检测电极(8)之间相互串联,所述模型壳体(1)的顶部分别安装有负极接口(9)和正极接口(10),且负极接口(9)与正极接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水低渗透油藏开发的实验物理模型,包括模型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壳体(1)的底部开设有储油槽(2),且储油槽(2)的两侧壁分别安装有油管(3),所述模型壳体(1)的顶部均匀竖直穿插有水平排列的打位管(4),且模型壳体(1)的侧壁均匀水平穿插有竖直排列的深度测量管(5),所述深度测量管(5)的侧壁均匀开设有连接通孔(6),且连接通孔(6)处安装有心脏瓣膜(7),所述打位管(4)的端部穿插于连接通孔(6)内,所述模型壳体(1)的内腔中部均匀安装有检测电极(8),且检测电极(8)之间相互串联,所述模型壳体(1)的顶部分别安装有负极接口(9)和正极接口(10),且负极接口(9)与正极接口(10)分别与端部的检测电极(8)电性连接,所述模型壳体(1)的正表面和背部分别安装有检测触点(11),所述模型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倩贾艳平李春锐王琳宋岱锋潘书成
申请(专利权)人:王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