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屏及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0069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8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通讯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显示屏包括显示面板、侧框组件以及背光模组,侧框组件包括模内一体注塑成型的金属框和非金属框,金属框包括第一侧框及第二侧框,各第二侧框靠近第一侧框处设有第一衔接部,各非金属框包括主体部及第二衔接部;显示面板与侧框组件之间遮光胶,遮光胶的两侧贴附于第二衔接部和第一衔接部上并延伸至第二侧框上。该显示屏利用模内一体注塑成型的金属框和非金属框构成侧框组件,利用遮光胶贴设于显示面板与侧框组件之间以遮盖住一部分背光模组、金属框的第二侧框、非金属框的主体部和第二衔接部,这样,利用遮光胶可以将背光模组与主体部之间的空隙以及第一衔接部与第二衔接部完全遮挡住,从而起到完全防止漏光的效果。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终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屏及终端
本技术属于通讯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屏以及具有该显示屏的终端。
技术介绍
目前,许多终端设备的显示屏都存在漏光的问题,然而,大多数显示屏的结构是在显示屏边缘获知边框边缘贴高温聚酯薄膜,利用高温聚酯薄膜来实现遮光效果。但是,随着目前窄边框要求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终端设备,使得终端设备的黑边越来越窄,从而导致高温聚酯薄膜的宽度减小,而无法有效地起到防漏光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屏,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技术中显示屏所采用的高温聚酯薄膜仍存在漏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包括显示面板、侧框组件以及背光模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所述侧框组件对应于所述非显示区域设置,所述背光模组对应于所述显示区域设置并收容于所述侧框组件围合形成的容置腔体内;所述侧框组件包括模内一体注塑成型的金属框和非金属框,所述非金属框位于所述金属框的两侧,所述显示面板安装于非金属框中;所述金属框包括一对位于宽度方向的第一侧框以及一对位于长度方向且连接于两所述第一侧框之间的第二侧框,各所述第二侧框靠近所述第一侧框处设有第一衔接部,各所述非金属框包括与所述第一侧框固定于一体的主体部以及沿所述主体部两侧朝向所述第二侧框一侧延伸并搭接于所述第一衔接部的第二衔接部;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侧框组件之间设置有贴附于各所述主体部上并向所述背光模组一侧延伸以遮盖部分背光模组的遮光胶,所述遮光胶的两侧贴附于所述第二衔接部和所述第一衔接部上并延伸至所述第二侧框上。进一步地,所述背光模组包括靠近所述主体部设置的入光侧和反入光侧,所述遮光胶包括位于所述入光侧一侧的第一遮光胶以及位于所述反入光侧一侧的第二遮光胶,所述第一遮光胶和所述第二遮光胶之远离所述背光模组的边缘均至少与所述第二侧框和所述非金属框的外边缘齐平。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侧框上设有台阶面,所述台阶面靠近所述第一衔接部并将所述第二侧框的上表面分为第一表面、第二表面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的衔接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位于所述衔接表面与所述第一衔接部之间;所述第一遮光胶包括边缘覆盖至所述第一表面边缘的第一遮光部、边缘覆盖至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二遮光部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遮光部和第二遮光部之间并覆盖至所述衔接表面边缘的连接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遮光胶的边缘距离所述第二侧框外边缘的宽度范围为0~0.5mm;所述第二遮光胶的边缘距离所述第二侧框外边缘的宽度范围为0~0.05mm。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衔接部为弧形曲面,所述第二衔接部为与所述第一衔接部紧密贴合的弧形曲面。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衔接部和所述第二衔接部的衔接宽度范围为0.08-0.12mm以及衔接长度范围为0.05-0.2mm。进一步地,各所述第一侧框上开设有多个衔接孔,各所述非金属框于所述主体部朝向所述第一侧框一侧形成有多个固定于所述衔接孔内的固定柱。进一步地,所述遮光胶包括基层以及设于所述基层上的油墨层。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屏为触控屏,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的保护层、触控层和液晶层。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上述显示屏、后盖及控制组件,所述后盖设有收容空间,所述显示屏盖设于所述后盖上,所述控制组件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并电性连接至所述显示屏。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效果是:该显示屏利用模内一体注塑成型的所述金属框和所述非金属框构成所述侧框组件,并将所述背光模组设置于所述容置腔体内,所述金属框和所述非金属框具有相互衔接的第一衔接部和第二衔接部,利用所述遮光胶贴设于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侧框组件之间以遮盖住一部分背光模组、所述金属框的所述第二侧框、所述非金属框的所述主体部和所述第二衔接部,这样,利用所述遮光胶可以将所述背光模组与所述主体部之间的空隙以及所述第一衔接部与所述第二衔接部完全遮挡住,从而起到完全防止漏光的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的结构图;图2是图1中显示屏一方向的结构图;图3是图2中显示屏的分解图;图4是图2中IV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图2中V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图2中侧框组件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照图1至图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包括显示面板10、侧框组件20以及背光模组30,所述显示面板10包括显示区域12和非显示区域14,所述侧框组件20对应于所述非显示区域14设置,所述背光模组30对应于所述显示区域12设置并收容于所述侧框组件20围合形成的容置腔体22内;所述侧框组件20包括模内一体注塑成型的金属框24和非金属框26,所述非金属框26位于所述金属框24的两侧,所述显示面板10安装于非金属框26中;所述金属框24包括一对位于宽度方向的第一侧框240以及一对位于长度方向且连接于两所述第一侧框240之间的第二侧框242,各所述第二侧框242靠近所述第一侧框240处设有第一衔接部2428,各所述非金属框26包括与所述第一侧框240固定于一体的主体部260以及沿所述主体部260两侧朝向所述第二侧框242一侧延伸并搭接于所述第一衔接部2428的第二衔接部262,如图4所示;所述显示面板10与所述侧框组件20之间设置有贴附于各所述主体部260上并向所述背光模组30一侧延伸以遮盖部分背光模组30的遮光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显示屏及终端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包括显示面板、侧框组件以及背光模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所述侧框组件对应于所述非显示区域设置,所述背光模组对应于所述显示区域设置并收容于所述侧框组件围合形成的容置腔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框组件包括模内一体注塑成型的金属框和非金属框,所述非金属框位于所述金属框的两侧,所述显示面板安装于非金属框中;所述金属框包括一对位于宽度方向的第一侧框以及一对位于长度方向且连接于两所述第一侧框之间的第二侧框,各所述第二侧框靠近所述第一侧框处设有第一衔接部,各所述非金属框包括与所述第一侧框固定于一体的主体部以及沿所述主体部两侧朝向所述第二侧框一侧延伸并搭接于所述第一衔接部的第二衔接部;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侧框组件之间设置有贴附于各所述主体部上并向所述背光模组一侧延伸以遮盖部分背光模组的遮光胶,所述遮光胶的两侧贴附于所述第二衔接部和所述第一衔接部上并延伸至所述第二侧框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包括显示面板、侧框组件以及背光模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所述侧框组件对应于所述非显示区域设置,所述背光模组对应于所述显示区域设置并收容于所述侧框组件围合形成的容置腔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框组件包括模内一体注塑成型的金属框和非金属框,所述非金属框位于所述金属框的两侧,所述显示面板安装于非金属框中;所述金属框包括一对位于宽度方向的第一侧框以及一对位于长度方向且连接于两所述第一侧框之间的第二侧框,各所述第二侧框靠近所述第一侧框处设有第一衔接部,各所述非金属框包括与所述第一侧框固定于一体的主体部以及沿所述主体部两侧朝向所述第二侧框一侧延伸并搭接于所述第一衔接部的第二衔接部;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侧框组件之间设置有贴附于各所述主体部上并向所述背光模组一侧延伸以遮盖部分背光模组的遮光胶,所述遮光胶的两侧贴附于所述第二衔接部和所述第一衔接部上并延伸至所述第二侧框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靠近所述主体部设置的入光侧和反入光侧,所述遮光胶包括位于所述入光侧一侧的第一遮光胶以及位于所述反入光侧一侧的第二遮光胶,所述第一遮光胶和所述第二遮光胶之远离所述背光模组的边缘均至少与所述第二侧框和所述非金属框的外边缘齐平。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框上设有台阶面,所述台阶面靠近所述第一衔接部并将所述第二侧框的上表面分为第一表面、第二表面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的衔接表面,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忠恒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