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聚羟基丁酸酯的增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89973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羟基丁酸酯的增韧方法,首先将异戊二烯溶解在溶剂庚烷或甲醇中,往其中充氮气排除空气,然后密封,放置,浸泡后待用,然后将装有上述混合物的器皿置于↑[60]Coγ辐射源中,辐照,经辐射后的固体物质取出,烘干,用苯提取后剩下的异戊二烯接枝聚羟基丁酸酯用乙醇洗涤,烘干后即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接枝率高,适合作为改性聚羟基丁酸酯等医用材料的方法。(*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羟基丁酸酯(以下简称PHB)的增韧方法,属于生物植入材料
聚羟基丁酸酯是一种由微生物合成的生物可降解塑料。它的完全的生物可降解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使得聚羟基丁酸酯在环保、医学等领域有广阔的用途。然而,聚羟基丁酸酯本身的脆性极大的限制了它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长期以来,关于聚羟基丁酸酯的增韧,人们试验了许多方法,其中研究最多的是聚羟基丁酸酯与另一种或多种聚合物的共混改性,相应的,人们研究了许多种共混体系,如PHB/PEO,PHB/PVAc,PHB/PVDF,PHB/PECH等。另一种组分的引入不可避免地降低了PHB本身的生物可降解性,同时也使PHB在医学领域失去了诸多用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增韧聚羟基丁酸酯(PHB)的方法。采用60Coγ射线为高能辐射源,将异戊二烯接枝到聚羟基丁酸酯上,接枝后的聚合物宏观上是一种均一物质,而在微观上是由塑料相聚羟基丁酸酯(PHB)和橡胶相聚异戊二烯(PIP)两相组成,并有微观的相分离。塑料相的存在使接枝后的聚合物保持了聚羟基丁酸酯原有的强度,而橡胶相的存在大大提高了聚羟基丁酸酯的韧性。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聚羟基丁酸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羟基丁酸酯的增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各步骤:(1)将异戊二烯溶解在溶剂庚烷或甲醇中,其中异戊二烯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20%-90%,然后将聚羟基丁酸酯浸泡在上述配好的溶液中,其比例为:聚羟基丁酸酯∶溶液=1克∶7ml- 70ml,往其中充氮气排除空气,然后密封,放置,浸泡20~25小时后待用;(2)将装有上述混合物的器皿置于[60]↑Coγ辐射源中,辐照6~16小时后取出,辐射总剂量为7kGy-20kGy。(3)将辐射后的固体物质取出,在30-50 ℃下真空放置24-48小时烘干,然后后再用苯抽提48小时,去除其中未反应的异戊二烯单体及其均聚物,提取后剩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平江涛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