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照射角度的建筑用照明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9869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8 2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照射角度的建筑用照明灯,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内腔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转轴上套设有第一凸轮,所述第一凸轮的顶部通过第一活动轴活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壳体内腔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贯穿设有旋转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壳体、电动机、第一凸轮、传动杆、控制器、第一承载板、万向管、照明灯本体、第二承载板、旋转轴、第二凸轮和固定板,解决了现有的建筑照明灯调节照射角度不方便的问题,该可调节照射角度的建筑用照明灯,结构简单,调节照射角度方便,实用效果好,值得推广。

Illuminating lamp for building with adjustable illumination ang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amp with adjustable irradiation angle of the building comprises a base, the top of the bas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shell, the bottom of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casing is fixed on the left side is connected with a motor box, a motor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motor box in the bottom of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rotating shaft of the motor is sleeved with a first cam at the top, the first cam through first movable shaft connected with the drive rod,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casing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fixing plate, the fixing plate through a rotating shaft.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a shell, motor, a first cam, a transmission rod, a controller, a first bearing plate, a universal pipe and an illuminating lamp body and the second bearing plate, a rotating shaft, a cam second and a fixed plate, solve the existing building lights adjust the irradiation angle is not convenient, the lights, the adjustable irradiation angle of building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easy to adjust the irradiation angle, the practical effect is good, worthy of promo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照射角度的建筑用照明灯
本技术涉及照明灯
,具体为一种可调节照射角度的建筑用照明灯。
技术介绍
灯,照明用品,泛指可以照亮的用具。人类远古时代用火把照明,后来有了蜡烛和油灯,在古时“烛”是一种由易燃材料制成的火把,用于执持的已被点燃的火把,称之为烛;放在地上的用来点燃的成堆细草和树枝叫做燎,燎置于门外的称大烛,门内的则称庭燎。在建筑方面,也需要使用到照明灯,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建筑照明灯”(专利号:201520935486.8)该专利包括工作箱,及设置在工作箱上方的套杆,及设置在工作箱内部的电池与控制板,及设置在工作箱底部的万向轮与底板,及设置在工作箱左右两侧的提把与滑块,所述套杆上设置有旋把,且套杆的上方设置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上方设置有灯台,升降杆的右上方设置有灯具,且升降杆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所述底板的两侧连接有卡块,且底板的下方设置有橡胶,所述电池、控制板、灯台与灯具之间连接有电线。该专利能够在黑暗的环境中进行照明工作,便于使用者进行施工操作,并便于施工人员对该装置进行移动与搬运,有效的提高使用者的使用效果,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但是该专利在使用的过程中,调节照明灯的照射角度不是很方便,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照射角度的建筑用照明灯,具备可调节照射角度方便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建筑照明灯调节照射角度不方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照射角度的建筑用照明灯,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内腔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转轴上套设有第一凸轮,所述第一凸轮的顶部通过第一活动轴活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壳体内腔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贯穿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顶部贯穿壳体的顶部并延伸至壳体的外部,所述旋转轴的底部套设有第二凸轮,所述传动杆远离第一凸轮的一端通过第二活动轴与第二凸轮活动连接,所述旋转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承载板,所述第一承载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万向管,所述万向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承载板,所述第二承载板的顶部设置有照明灯本体,所述壳体顶部的左侧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照明灯本体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两个安装孔,且两个安装孔对称分布于底座的两侧。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太阳能板,所述壳体内腔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太阳能板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承载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部延伸至滑槽的内腔并与滑槽的槽底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承载板顶部的两侧与万向管的连接处均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且两个万向管关于第一承载板呈中心对称。优选的,所述旋转轴通过轴承与固定板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两侧与壳体的连接处均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壳体、电动机、第一凸轮、传动杆、控制器、第一承载板、万向管、照明灯本体、第二承载板、旋转轴、第二凸轮和固定板,解决了现有的建筑照明灯调节照射角度不方便的问题,该可调节照射角度的建筑用照明灯,结构简单,调节照射角度方便,实用效果好,值得推广。2、本技术通过设置底座,增大了壳体与其他装置的接触面积,通过设置电机箱,起到保护电动机的作用,避免电动机出现损坏,通过设置太阳能板,起到利用太阳能发电的作用,节约了电能,通过设置安装孔,方便该底座与其他装置相互连接,通过设置保护壳,起到保护蓄电池的作用,通过设置蓄电池,起到储存电能的作用,通过设置滑槽,起到固定滑块移动轨迹的作用,避免滑块的移动轨迹出现偏移,通过设置支撑杆,起到支撑第一承载板的作用,增加了第一承载板的稳定性,通过设置滑块,减少了支撑杆与滑槽的摩擦,延长了支撑杆与滑槽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壳体的局部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A-A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底座、2壳体、3电机箱、4电动机、5太阳能板、6第一凸轮、7传动杆、8控制器、9第一承载板、10万向管、11照明灯本体、12第二承载板、13旋转轴、14第二凸轮、15保护壳、16蓄电池、17安装孔、18滑槽、19支撑杆、20滑块、21固定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可调节照射角度的建筑用照明灯,包括底座1,通过设置底座1,增大了壳体2与其他装置的接触面积,底座1上开设有两个安装孔17,且两个安装孔17对称分布于底座1的两侧,通过设置安装孔17,方便该底座1与其他装置相互连接,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2,壳体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太阳能板5,通过设置太阳能板5,起到利用太阳能发电的作用,节约了电能,壳体2内腔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保护壳15,通过设置保护壳15,起到保护蓄电池16的作用,保护壳15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16,通过设置蓄电池16,起到储存电能的作用,太阳能板5与蓄电池16电性连接,蓄电池16与控制器8电性连接,壳体2内腔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箱3,通过设置电机箱3,起到保护电动机4的作用,避免电动机4出现损坏,电机箱3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机4,电动机4的转轴上套设有第一凸轮6,第一凸轮6的顶部通过第一活动轴活动连接有传动杆7,壳体2内腔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1,固定板21上贯穿设有旋转轴13,旋转轴13通过轴承与固定板21活动连接,固定板21的两侧与壳体2的连接处均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旋转轴13的顶部贯穿壳体2的顶部并延伸至壳体2的外部,旋转轴13的底部套设有第二凸轮14,传动杆7远离第一凸轮6的一端通过第二活动轴与第二凸轮14活动连接,旋转轴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承载板9,壳体2的顶部开设有滑槽18,通过设置滑槽18,起到固定滑块20移动轨迹的作用,第一承载板9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9,通过设置支撑杆19,起到支撑第一承载板9的作用,增加了第一承载板9的稳定性,支撑杆1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20,滑块20的底部延伸至滑槽18的内腔并与滑槽18的槽底滑动连接,通过设置滑块20,减少了支撑杆19与滑槽18的摩擦,延长了支撑杆19与滑槽18的使用寿命,第一承载板9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万向管10,第一承载板9顶部的两侧与万向管10的连接处均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且两个万向管10关于第一承载板9呈中心对称,万向管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承载板12,第二承载板12的顶部设置有照明灯本体11,壳体2顶部的左侧设置有控制器8,控制器8与照明灯本体11电性连接。使用时,通过控制器8控制电动机4的运行,电动机4通过转轴带动第一凸轮6旋转,第一凸轮6通过传动杆7带动第二凸轮14旋转,第二凸轮14通过旋转轴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调节照射角度的建筑用照明灯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节照射角度的建筑用照明灯,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2),所述壳体(2)内腔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箱(3),所述电机箱(3)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机(4),所述电动机(4)的转轴上套设有第一凸轮(6),所述第一凸轮(6)的顶部通过第一活动轴活动连接有传动杆(7),所述壳体(2)内腔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1),所述固定板(21)上贯穿设有旋转轴(13),所述旋转轴(13)的顶部贯穿壳体(2)的顶部并延伸至壳体(2)的外部,所述旋转轴(13)的底部套设有第二凸轮(14),所述传动杆(7)远离第一凸轮(6)的一端通过第二活动轴与第二凸轮(14)活动连接,所述旋转轴(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承载板(9),所述第一承载板(9)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万向管(10),所述万向管(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承载板(12),所述第二承载板(12)的顶部设置有照明灯本体(11),所述壳体(2)顶部的左侧设置有控制器(8),所述控制器(8)与照明灯本体(11)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照射角度的建筑用照明灯,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2),所述壳体(2)内腔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箱(3),所述电机箱(3)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机(4),所述电动机(4)的转轴上套设有第一凸轮(6),所述第一凸轮(6)的顶部通过第一活动轴活动连接有传动杆(7),所述壳体(2)内腔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1),所述固定板(21)上贯穿设有旋转轴(13),所述旋转轴(13)的顶部贯穿壳体(2)的顶部并延伸至壳体(2)的外部,所述旋转轴(13)的底部套设有第二凸轮(14),所述传动杆(7)远离第一凸轮(6)的一端通过第二活动轴与第二凸轮(14)活动连接,所述旋转轴(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承载板(9),所述第一承载板(9)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万向管(10),所述万向管(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承载板(12),所述第二承载板(12)的顶部设置有照明灯本体(11),所述壳体(2)顶部的左侧设置有控制器(8),所述控制器(8)与照明灯本体(11)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照射角度的建筑用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开设有两个安装孔(17),且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柏志成倪少峰胡斌胡丽伟张卫昌李成广张永康蒋海强邵伟琪向丽常春风
申请(专利权)人:长兴鑫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