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贵州大学专利>正文

弱一致性风速分布山地风电场的机电暂态模型及建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898201 阅读:3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8 2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弱一致性风速分布山地风电场的机电暂态模型及建模方法,它包括:步骤1、特定风场内风机按风速梯度分群及空气动力模型Pmech构建;步骤2、n群风速区内DFIG模型构建;步骤3、箱式升压变压器模型构建;步骤4、集电线路构建;步骤5、主升压变压器模型构建;步骤6、无功补偿装置模型构建;步骤7、风场接入电力系统线路模型构建;解决了传统的风电场建模方法并不能体现高原山地风力时空分布弱一致性的特点,很难适应西南山区风电场接入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弱一致性风速分布山地风电场的机电暂态模型及建模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风力发电并网
,尤其涉及一种弱一致性风速分布山地风电场的机电暂态模型及建模方法。
技术介绍
截止2015年,中国累计安装风电机组92981台,累计装机容量145362MW,风电装机量再创新高,同比增长26.8%。可以说,风力发电已经成为我国新能源发电的主要形式,风能比例逐步增大。但风电出力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以及反调峰特性,给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引起了国内外电力与能源领域工业界专家和学术界学者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近来,我国内陆风电重点开发区域由限电严重的“三北地区”逐渐转向华南、西南、华东地区,此类地区海拔高、地形和气象条件复杂,山地风电场运行特性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性特征。贵州特有的高原山区气象性能决定了风能所处环境有着海拔高、湿度大等特点,山区风电明显区别于我国其他区域的平原、海上风电。随着风电装机比例的逐渐增长,将对贵州电网为代表的交直流送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新的挑战。因此,亟需面向云贵高原地理和气候环境特点,开展高原山地风电场机电暂态模型及其建模方法研究,更好地掌握高比例风能接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弱一致性风速分布山地风电场的机电暂态模型及建模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弱一致性风速分布山地风电场的机电暂态模型及建模方法,它包括:步骤1、特定区域风场内风机按风速梯度分群及空气动力模型Pmech构建;步骤2、n群风速区内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模型构建;步骤3、箱式升压变压器模型构建;步骤4、集电线路构建;步骤5、主升压变压器模型构建;步骤6、无功补偿装置模型构建;步骤7、风场接入电力系统线路模型构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弱一致性风速分布山地风电场的机电暂态模型及建模方法,它包括:步骤1、特定区域风场内风机按风速梯度分群及空气动力模型Pmech构建;步骤2、n群风速区内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模型构建;步骤3、箱式升压变压器模型构建;步骤4、集电线路构建;步骤5、主升压变压器模型构建;步骤6、无功补偿装置模型构建;步骤7、风场接入电力系统线路模型构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弱一致性风速分布山地风电场的机电暂态模型及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特定区域风场内风机按风速梯度分群及空气动力模型Pmech构建,它包括山地风电场风速时空分布模型和山地风电场空气动力模型构建,具体步骤包括:步骤1.1、特定区域风场风力数据收集与风力数据库构建;根据风电场风资源评估数据和风电场风力分布评估数据,开展数据清洗,构建微气象环境下该山地风电场的风力数据库;步骤1.2、不同时段的风电场空间风速分布的聚类;依据前述山地风电场的设计风力或评估风力数据库,针对不同季节、不同典型工作日、不同工作时段,按照Vstep开展风电场空间风速分布聚类,通过风速区划分,实现风力机组分群;对于山地风电场来说,Vstep按照式(1)和(2)计算获得;n=round(Nsum/Ngroup)(1)式中,n为机组分群数量,Nsum和Ngroup为风电场机组总数和风速分群的平均机组数,round()表示取整函数;Vmax和Vmin为待分析时段内的风电场最大风速和最小风速的估算值或者实际值;步骤1.3、根据聚类参数Vstep,形成以Vstep为梯度的风场风速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松王兴龙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